分享更多
字体:

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0:34 来源: 一财网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于3月9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将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王刚、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李兆焯、黄孟复、万钢、厉无畏和罗富和。出席今天大会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2-03-09 08:56:14

  万钢:

  政协十一届第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一共安排三场,今天上午会议的议程是进行第一场大会发言,共有16位委员发言。首先请刘克崮委员发言。宋晓梧委员准备。

  2012-03-09 08:57:20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原副行长 刘克崮:

  我的发言题目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节国民收入分配。1994年财税改革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双提高,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税体制框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率进行的,而基于社会公平的改革未深入展开,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2012-03-09 08:57:51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原副行长 刘克崮:

  一是国民收入分配中,住户部门占比不断下降。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企业、政府和住户三大部门中,1992至2008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比重从66%下降到57%,再分配比重由68%下降到57%,呈双降趋势。这有其历史客观性,符合阶段性改革初衷,但如持续下去,将加重利益分配结构失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如何遏制这种趋势,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2-03-09 08:58:17

  刘克崮:

  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研究: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85?1,2010年达到3?45?1;我国基尼系数在2000年就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基尼系数也在提高。

  2012-03-09 08:58:39

  刘克崮:

  三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企业部门(包括金融和非金融)占比明显上升,垄断企业尤为突出。1992至2008年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由17%上升到25%,再分配中的比重从12%上升到22%。2006年,我国企业部门在再分配中的比重为19%,是同期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平均水平(7%)的2?5倍,除正常影响因素外,也有超常因素,如垄断性超额利润,资源类超额收益,国企利润上缴国家不多等。

  2012-03-09 08:59:35

  刘克崮:

  四是在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中,县乡财政困难。1994年分税制改革规范了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但其后未能在省以下地方政府展开,地方税体系尚未形成,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问题突出。

  2012-03-09 08:59:58

  刘克崮:

  下一步要加快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住户部门国民收入分配占比,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降低企业部门占比,提高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议如下:

  2012-03-09 09:00:44

  刘克崮:

  一是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住户部门占比。我国间接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而与我国税制结构类同的欧洲国家在35%以下。间接税虽利于财政收入,但会加大中低收入者实际纳税负担。应借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之机降低间接税占比。

  2012-03-09 09:01:26

  刘克崮:

  二是提高直接税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坚持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在尽快实现按家庭为单位扣除基本生活费的基础上,扩大个人所得税覆盖面。拉大税率级次间距,降低中等收入阶层税率。适时降低股票印花税率,同时对短期股票转让收入恢复征收所得税,并给予一定扣减额。发挥房产税调节居民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的作用。

  2012-03-09 09:01:45

  刘克崮:

  三是稳定并适度降低企业部门占比。强化资源超额收益税,提高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水平,降低准入门槛。必要时,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一部分用于支持社会保障。

  2012-03-09 09:02:03

  刘克崮:

  四是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分税制。完善房产和资源税制,逐步将房产税和资源税分别培育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地方税的主体税源。对大众基本居住性房产免征房产税。在现行中央转移支付框架下,借鉴德国等国际经验,改进转移支付办法,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减少项目、简化程序,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分步差异化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行省直管县的行政配套改革。财税支出和收入政策应继续对民生及小微经济体和小微金融机构给予支持。

  2012-03-09 09:02:17

  刘克崮:

  五是实行信息共享。加强全国和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覆盖全部个人、企业。建立部际联席会制,尽快实现税务、公安、工商、社保、住房、金融等部门的有条件、有约束、可控制的信息共享制度,为财税改革和提高政府效率奠定技术基础。谢谢大家。

  2012-03-09 09:05:37

  万钢:

  现在请宋晓梧委员发言。请吴一坚委员准备。

  2012-03-09 09:05:52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 宋晓梧: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合理划定界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012-03-09 09:06:16

  宋晓梧: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十五”、“十一五”就提出来了,至今进展缓慢,事实说明有待改革攻坚,尤其需要界定政府和市场界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012-03-09 09:06:43

  宋晓梧:

  如果说,前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色是政府行政主导,这一运作方式能集中各种资源把GDP搞上去,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当看到这一运作方式导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剪不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理还乱”。一些人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密码”。单纯从GDP增长的角度看,地方政府竞争居功甚伟,但积累的一系列的问题日渐显现,如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尤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还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012-03-09 09:07:11

  宋晓梧:

  近年来,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层层分解下达或变相下达GDP、投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等各种经济指标。为了完成这些经济指标,有的党政工团齐动员,有的层层考核到街道。地方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使宏观调控发生严重扭曲,国家调控的对象主要不是市场而是地方政府。地方又普遍追求高增长、大投资,中央为了保证地方高指标所需的煤电油运,实际形成地方调控中央的局面。

  2012-03-09 09:07:25

  宋晓梧:

  以“十二五”规划中GDP增长指标为例,中央预期7%,各省、市、区的指标加权平均为10.5%,比中央的高出50%。这种状况普遍出现,责任不在地方,而在相关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这也表明体制机制不改不行了。

  2012-03-09 09:07:42

  宋晓梧:

  界定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涉及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外贸体制、土地制度、分配制度、价格机制以及社会管理等众多领域。当前可以先从四方面入手逐步破题:

  2012-03-09 09:07:57

  宋晓梧:

  一、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议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设施基本完备作为衡量省、市、区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尽快取消地方的GDP、投资等规划指标,不再把这类经济指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以利于保证全国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对于近年来已经形成的20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中央突出抓好西部大开发,对于其余跨省的重在指导,省内的由各省自行协调。要警惕过多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形成层次不等、种类繁多、画地为牢的各类财税、土地、外贸等优惠政策,助长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性GDP竞争,结果反而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

  2012-03-09 09:08:26

  宋晓梧:

  二、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财权。按照公共财政框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落实与之相匹配的财力。建议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事权适时适当集中到中央,由中央统筹平衡各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尽快将各级政府间财税关系、责权划分等基本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限制中央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杜绝“跑部钱进”的弊端,同时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2012-03-09 09:08:44

  宋晓梧: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如企业经营决策等,坚决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如基本公共服务等,切实管好。以制度保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2-03-09 09:09:02

  宋晓梧:

  四、大力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我国现在已有40多万个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但绝大多数存在“官办、官管、官运作”的现象。市场主体自律与自协调机制的缺失,迫使政府在社会和经济管理方面维持“管得过宽、管得过细、管得过死”的局面。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发展完善社会组织,形成灵活的社会自协调机制,有效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要前提,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2-03-09 09:10:15

  万钢:

  现在请吴一坚委员发言。请李毅中委员准备。

  2012-03-09 09:10:27

  吴一坚:

  各位委员,我代表全国工商联作大会发言,发言的题目是《齐心协力共助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

  2012-03-09 09:10:47

  吴一坚:

  小微企业发展事关民生与稳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在现有1200多万家企业,特别是957万私营企业和3740万个体工商户中,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它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它们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保民生”的重要力量;它们主要集中在县域经济中,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小微企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战略问题。

  2012-03-09 09:11:42

  吴一坚:

  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与发展难关,“保生存、谋发展”任务艰巨。我们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的出现,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更加凸显,预计今年形势仍然严峻。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成本高。

  2012-03-09 09:11:58

  吴一坚:

  数据显示,201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平均上涨6.0%和9.1%,职工工资、原材料价格、土地征用、商铺租赁等费用纷纷上涨,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但由于应对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弱,很多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处于微利或无利状况。第二个问题是税费高。企业涉税种类多,个别税种设置不合理,部分企业甚至出现缴税总额高于净利润的情形;同时面向中小企业的行政收费项目多达69个大类,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在工资中的比重也相对偏高。

  2012-03-09 09:12:10

  吴一坚:

  第三是融资难。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仅占20%,微型企业几乎拿不到,现有的400多家村镇银行和3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远远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且其贷款利率往往高达银行基准利率的3至4倍,沿海一些地区民间融资贷款利率在25%至30%之间,短期利率有的高达80%至100%。

  2012-03-09 09:12:28

  吴一坚:

  第四是招工难。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的减速和新生代务工人员就业取向、劳动态度等日益多元,导致小微企业招不进、留不住职工。可以说,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能否“稳中求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目标任务能否完成。

  2012-03-09 09:12:42

  吴一坚:

  打赢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这场硬仗,需要各方齐心协力、统筹谋划。一是政府要以减税为基点,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心系民生,为政之要。解决小微企业发展这个难题,政府责无旁贷。要把小微企业作为结构性减免税的主要对象,长期坚持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特别是要较大幅度提高所得税起征点,加快增值税扩围步伐;适当降低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全面清理并取消不合理行政收费项目。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参股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

  2012-03-09 09:13:02

  吴一坚:

  二是大企业要以产业链为纽带,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帮助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与之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大企业义不容辞。大企业要当好行业或者区域经济的“龙头”,将帮扶小微企业作为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建设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园区为平台、以配套生产和业务分包为手段的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2012-03-09 09:13:38

  吴一坚:

  三是小微企业要以创新为支撑,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打铁还须自身硬。思变图存,根本要靠小微企业自力更生。要以市场压力为发展动力,自觉强化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苦练内功,淘汰落后产能,将转型升级作为重要突破口,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2012-03-09 09:14:00

  吴一坚:

  工商联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企业的助手,帮扶小微企业是工商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我们将继续发挥优势,特别是调动4万多家商会的力量,努力在及时反映企业发展状况、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方面多做工作,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谢谢。

  2012-03-09 09:14:14

  万钢:

  现在请李毅中委员发言。请杨凯生委员准备。

  2012-03-09 09:14:29

  李毅中: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坚定不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2-03-09 09:15:27

  李毅中:

  一、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0年,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大而不强。研发投入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只占业务收入的0.69%。自主创新不够,不少技术、材料和元器件、成套设备还依赖进口。工业增加值率26.5%,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部分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落后产能约占20%,缺乏自主品牌。总的看,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在中低端。

  2012-03-09 09:15:52

  李毅中:

  二是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不平衡。“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5%,2011年居民最终消费率35%,历年外贸依存度超过50%。过度投资,推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地方负债增加、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和风险。

  2012-03-09 09:16:09

  李毅中:

  三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2011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6%,铁矿石进口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60%以上。一次能源消耗达到约35亿吨标煤,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和化学需氧量居世界前列。照此下去,即使大力节能减排,到2020年总能耗至少再增加一半以上,资源支撑不了,环境也承受不了。

  2012-03-09 09:16:28

  李毅中:

  二、转型升级的途径和措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科学合理确定发展速度。过低不利于改善民生和就业,影响稳定;过高资源环境难以支撑,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适度放缓增速,有利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从区域发展看,欠发达地区还需要较快发展才能在2020年达到小康。这并不是不顾条件盲目发展,而是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选好优势产业,差别发展,防止趋同。相关部门应根据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已批准的各区域发展规划确定差别化政策。

  2012-03-09 09:19:59

  李毅中:

  第二,要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要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做好产业布局,控制产能过剩,严控“两高”项目,扎实淘汰落后;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增长点。在能源、钢铁等命脉行业,要积极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按照产业链要求,推动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化生产要素,促进升级换代。积极开展产业转移,促进转出地和承接地的结构调整。

  2012-03-09 09:20:18

  李毅中:

  第三,要大力推进技术改造。这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难以成为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发展仍要依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把更多的人财物力向技术改造倾斜。建议财政增加技改资金,金融增加技改信贷,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要理顺体制机制,支持企业围绕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环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嵌入、渗透、覆盖、集成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技术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

  2012-03-09 09:21:36

  李毅中:

  第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转型升级应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要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和端正主业,集中精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大型企业要作排头兵,通过创新引领行业技术方向,带动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中小微型企业,要积极为大企业配套,形成和完善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向“专精特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优势。

  2012-03-09 09:21:55

  李毅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关键是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绝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也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谢谢大家。

  2012-03-09 09:25:12

  万钢:

  现在请杨凯生委员发言。请马培华委员准备。

  2012-03-09 09:26:20

  杨凯生:

  我发言的题目是《应警惕金融创新不足可能引致的风险》。

  2012-03-09 09:27:06

  杨凯生: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度的、脱离实体经济运行需求的,缺乏有效监管的所谓金融创新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创新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我国金融市场无论是其广度还是深度都还发育得不够。例如至今为止,我国融资结构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这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金融运行的一个很大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国简单采用西方国家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放慢金融创新的步子,也有可能带来始料不及的风险。

  2012-03-09 09:27:55

  杨凯生:

  当前实体经济运行中,尤其是小微企业生产中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与此同时,银行也感到压力很大,难以满足企业的一些需求。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国金融市场创新不够,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012-03-09 09:28:27

  杨凯生:

  2011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75%左右,同期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只有14%,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十分明显。同时,有些融资表面看上去似乎是直接融资活动,比如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这些都统计在直接融资活动中,但这其中超过一半以上又是由商业银行投资和持有的,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融资。这种各类企业生产运行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投放支持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金融创新还不足,资本市场发育水平还不高,企业融资工具还太少。

  2012-03-09 09:29:02

  杨凯生:

  如果我们不加快创新,不设法推出更多的融资和投资工具,不仅越来越难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中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也使大量的信用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聚积,这个状况是不合理的,长此下去也是有风险的,不仅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更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2-03-09 09:29:18

  杨凯生: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人民币贷款总量已达55万亿元,而且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仍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必然要求银行继续保持相应的贷款资金投入。

  2012-03-09 09:29:36

  杨凯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融创新不足,缺乏贷款二级市场,无论是贷款证券化市场还是贷款直接转让市场都还没有形成,这就造成了我国银行的贷款资产是缺乏流动性的、是无法交易的。银行贷款发放出去之后,只能在手中一直持有到期,这就意味着银行贷款余额每年必然要以一个相当的速度递增,而银行贷款总额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它不仅要受到银行自身管理能力的制约,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到银行资本多少的刚性约束。尤其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更是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命题。

  2012-03-09 09:29:56

  杨凯生:

  如何既能持续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又能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我国资本市场扩容能力受到市场发育水平的制约,而我国上市银行的体量又非常之大,这就决定了我国上市银行单纯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增资扩股,以保持自身资本充足水平不低于监管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运行的能力,就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想方设法使银行走出一条自身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但却具有对实体经济运行持续支撑能力的新路子。

  2012-03-09 09:31:48

  杨凯生:

  因此,我们建议,一是要积极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下决心解决企业发债由多个部门多头审批、多头监管的问题,扩大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二是要允许银行贷款实行证券化。要通过证券化让银行贷款可以转让,可以交易,从而使银行的资产总量不再无限增长并进而具有可持续的信贷投放能力。至于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是可以通过技术设计加以防控的。

  2012-03-09 09:32:16

  杨凯生:

  总之,在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切实加强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有效防范滥用金融创新这一概念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同时,也要防止因噎废食,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不动摇,高度警惕停止创新、延缓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不仅是我国银行业保持和巩固这些年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的需要,更是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谢谢大家。

  2012-03-09 09:32:49

  万钢:

  现在请马培华委员发言。请胡成中委员准备。

  2012-03-09 09:33:30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马培华:

  各位委员,我代表民建中央发言,题目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012-03-09 09:33:52

  马培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业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工业带领国民经济实现了大踏步发展。相对来说,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左右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3.1%,服务业就业人数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34.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就业比重。

  2012-03-09 09:34:25

  马培华:

  当代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2012-03-09 09:35:11

  马培华: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但由于历史沿革与体制机制等方面束缚,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存在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缺位和多头管理并存,信息不能共享,行政和区域垄断依然存在;服务业现有税制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过重的现象,难以适应发展需要;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服务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生产要素供给与价格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土地、水电等成本较高;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

  2012-03-09 09:35:25

  马培华: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并提出了GDP中服务业占比达到47%的要求。为此,我们建议:

  2012-03-09 09:35:59

  马培华:

  一、加强整体部署,完善发展环境。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以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编制并实施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关于发展规划的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2012-03-09 09:36:18

  马培华:

  二、推进服务业税制改革,加快结构性减税进程。扩大增值税在服务业中的适用范围,扩大营业税差额征税的领域范围,尽快建立服务出口退税制度,研究出台服务业所得税减税的优惠政策。扩大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企业的认定范围,对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交易、仲裁、担保等服务获得,给予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

  2012-03-09 09:36:33

  马培华:

  三、优化金融政策。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建立发展基金、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无偿资助和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完善促进“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形成以政府投入引导、民间投入为主、多元投入并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融资模式。逐步消除土地使用、供水供电价格方面的差别。

  2012-03-09 09:37:12

  马培华:

  四、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加大开放力度。认真落实新“三十六”条,创造“非禁即入”的宽松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订各类服务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修订前置审批程序,建立全国性统一征信体系平台。

  2012-03-09 09:37:26

  马培华:

  五、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围绕市场需求,编制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规划,加快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改革更新,加强职业教育,进行专业化定向人才培养,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

  2012-03-09 09:37:53

  马培华:

  六、提升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支持企业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标准。抓好新兴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意识,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国际并购、建立海外研发基地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谢谢大家。

  2012-03-09 09:38:17

  万钢:

  现在请胡成中委员发言。请卢步东委员准备。

  2012-03-09 09:38:35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胡成中: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小制造企业的困境和出路》。

  2012-03-09 09:40:04

  胡成中: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强国富民之本。目前,国家经济平稳发展,但制造业增长却在持续放缓,特别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利润严重下滑,亏损面日趋扩大。

  2012-03-09 09:40:39

  胡成中: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用工荒日趋严重,最低工资年递增15%以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只有10%的中小制造业企业能够得到正常贷款,商业银行普遍提高了承兑汇票保证金份额,使实际利息增加近一倍,民间融资成本更是银行基准利率的四倍以上。加上为职工缴纳约40%的“五险一金”等,企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2012-03-09 09:41:57

  胡成中:

  特别是中低端制造企业,去年经营成本比前年增加近30%,而产品价格并没有相应的上升空间。一些企业主感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麻烦最多,快乐最少;干得最多,赚得最少。温州一个千来名工人的企业,苦干精算,一年利润刚百万,而该企业老板的妻子在上海买10套房子,8年后轻松获利3000万。不少靠实业起家的企业家,现在只把企业作为融资的平台,实业空心化、资本投机化、资产泡沫化的状况日益严重。去年4月份以来,温州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不下百人。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上半年,浙江省有14447家中小企业倒闭注销。

  2012-03-09 09:43:59

  胡成中:

  中小企业是孕育大企业的摇篮、就业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保持经济活力的主源泉。制造产业基础不牢,民本民生地动山摇。中小制造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自强自立。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心无旁骛干实业,坚定不移促转型,依靠做专做精做特,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2-03-09 09:44:19

  胡成中:

  在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企业的生存环境,帮助企业共克时艰。为此建议:

  2012-03-09 09:44:35

  胡成中:

  一、金融机构“放水养鱼”,与企业共进退。我国银行的存贷息差超过3%,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净利润为工业企业的12倍以上。金融业只有与制造业相互促进,才能取得双赢。银行要降低贷款利率,控制上浮空间,不强制性搭配理财产品和强制性留存存款余额,优化贷款结构,增加中长期贷款占比,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2012-03-09 09:44:51

  胡成中:

  二、政府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政府机关管得还是太细,程序多,关口杂。如一个建设项目,从选址立项到建成投产,最快也要五年以上。政府要从管制型、审批型转向服务型、报备型。要改进行政审批,简化流程和手续,避免重复审报和鉴定;大力推行上门服务、一条龙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特别是对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项目,实行急事急办;落实政务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服务对象评分等制度,严查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012-03-09 09:45:15

  胡成中:

  三、大力减税清费,为制造企业减负。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普遍超过利润的30%,除法定的税费之外,还要承担依靠行政影响力下达的会议费、协会费、评比费、捐款赞助和订阅报刊等,负担很重。要大刀阔斧地减税清费,通过直接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再投资退税以及税收减免抵销企业增加的劳资成本等多种形式,让减免税政策惠及中小制造企业。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012-03-09 09:45:49

  胡成中:

  四、打破行业垄断,开放民营银行。民营制造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投资渠道也狭窄,导致生存发展空间狭窄。非公经济两个“三十六条”振奋人心,但政府部门还要抓紧制定实施细则,拓宽制造企业的产业发展空间,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民营企业与民间金融是孪生兄弟,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只能靠民营的中小型银行解决。目前全国估算有几万亿的民间资本没有很好地用于实业发展,而在炒房、炒煤、炒金银、炒书画古董。要突破清规戒律,发展民营银行和专营贷款机构,“收编”民间资本,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难问题,并通过竞争拉低贷款利率,形成实业发展与民间资本的良性循环。谢谢大家。

  2012-03-09 09:46:09

  万钢:

  请卢步东委员发言。请张维庆委员准备。

  2012-03-09 09:48:37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副主委、浙江省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 卢步东: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土地出让收入应该好好管一管》。

  2012-03-09 09:48:56

  卢步东: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其中北京1638.5亿元,上海1527亿元,而2006至2010五年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更是达到7万多亿元,这些数据折射出的是国内土地市场的繁荣“盛宴”。但其背后,巨额的“卖地”收入如何使用值得深思。许多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几乎与财政收入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超过了财政收入,成为“第二财政”,但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如同雾里看花。

  2012-03-09 09:50:21

  卢步东: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利益,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但事实上,这块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政弥补其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的主要来源。

  2012-03-09 09:50:54

  卢步东:

  由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一是使用随意性大,缺乏应有的原则。如某市政府同意在未来十年内,将两块土地开发的增值收入优先用于某国有企业债的资本金偿付。

  2012-03-09 09:51:21

  卢步东:

  二是腐败案件屡见不鲜。审计署一项抽查显示,10个省本级、23个市本级和41个县应纳而未纳入预算管理的848.26亿元非税收入当中,土地出让收入达到626.42亿元。由于缺乏应有的监督,“土地腐败”的高发态势也就在所难免。2011年7月19日上午,历来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杭,两位原副市长因利用土地出让贪污受贿上亿元,而共赴“天堂”!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2012-03-09 09:51:37

  卢步东:

  三是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城市“透支未来的一时繁荣”。土地一般出让40年至70年,这些来自于未来的收入被用于现在的各项建设。然而,土地总有卖完的时候,到了那一天,房卖了,厂卖了,地卖了,我们还能卖什么?我们的子孙后代靠什么生存?

  2012-03-09 09:54:27

  卢步东:

  四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迅速推高的房价,让人民群众压力重怨气大。对失地农民来说,今后就业、医疗、养老,甚至生存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出来,积累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最终还得政府去还债。

  2012-03-09 09:54:47

  卢步东:

  饮鸩止渴,贻害无穷。政府应采取措施,防止这种危害的扩大和延伸,为此,我们建议:一、对近5年或10年的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进行审计。土地出让20余年,这些土地出让收入究竟累计起来有多少?用在什么地方?用途是否合理?用在老百姓身上的有多少?按照国办《通知》使用的比例有多少?这些不能是一笔糊涂账,而应该明明白白地告知社会、告知百姓。

  2012-03-09 09:55:14

  卢步东:

  二、切实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土地财政”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建议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个初步的事权明细单,努力构建财力和事权相适应的制度。

  2012-03-09 09:55:35

  卢步东:

  三、在法津上系统规定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途径。一是明确土地出让收入要优先解决失地农民和城市拆迁户的社会保障。建议以法律手段明确失地农民参与土地出让收入的分配,土地出让收入应首先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二是确保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新农村建设。建议以法律形式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回流农村有大幅度增长,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土地出让收入使用应加大民生方面的比重,特别是用于低收入群体的养老、就业、医疗等民生方面的保障。

  2012-03-09 09:55:51

  卢步东:

  四、要求省级政府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的监管,确保在阳光下运行。一是监管土地成本特别是管理费用的使用。二是监管土地出让收入中财政收入的使用。建议直辖市由中央政府监管。

  2012-03-09 09:56:07

  卢步东:

  五、改变寅吃卯粮的现状。预收70年土地出让收益,诱惑巨大,再加“政绩观”作祟,令许多地方政府只为本届考虑,不为下一届考虑,更不为数十年后的子孙后代考虑。数十年的钱一朝预支,既造成了大量腐败、浪费、政绩工程和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隐忧。建议中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早制止寅吃卯粮的状况。谢谢大家。

  2012-03-09 09:56:54

  万钢:

  现在请张维庆委员发言。请冯培恩委员准备。

  2012-03-09 09:57:19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主任、党组成员 张维庆:

  各位委员,我代表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言,题目是《加快推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2012-03-09 09:57:46

  张维庆:

  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王刚副主席、张梅颖副主席带领下,分别赴内蒙古、山西进行了调研。我们认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再也不能走高强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式发展老路,国家把山西省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推动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012-03-09 09:58:16

  张维庆:

  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以山西为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和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建国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20亿吨,其中外调出省90多亿吨,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同时,也陷入了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困的“资源诅咒”怪圈,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2012-03-09 09:59:10

  张维庆:

  一、对资源型产业高度依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长期以来,山西、内蒙古等地“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不断强化。山西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5%。新兴产业比重小,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

  2012-03-09 09:59:29

  张维庆:

  二、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过度开采,资源环境代价巨大。山西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煤炭开采,造成环境损失近万亿元,地表塌陷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8,单位GDP能耗、单位面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负荷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居全国首位,环境容量处于超负荷状态。

  2012-03-09 10:00:15

  张维庆:

  三、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在资源红利的诱导下,传统产业过度扩张,像“抽水机”一样吸纳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向煤及相关产业汇聚,造成了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导致非煤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和竞争力。

  2012-03-09 10:01:03

  张维庆:

  四、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民生欠账多。资源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弱,就业矛盾在产煤地区尤其突出。垄断集团的高额利润与矿工、农民的收入形成反差,引起群众不满。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9%,相对于丰富的资源来说是“富饶的贫困”。

  2012-03-09 10:01:21

  张维庆:

  近年来,山西等地高度重视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同意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试点工作开局良好。

  2012-03-09 10:01:46

  张维庆:

  我们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以办好综改试验区为突破口,切实加大力度,集中解决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问题。

  2012-03-09 10:02:07

  张维庆: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简政放权”,进一步巩固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果,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增强内在活力和动力。推进煤炭、电力体制改革,加快煤炭、电力企业联合重组,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2012-03-09 10:02:37

  张维庆:

  二、促进区域融合,合理制定规划。区域经济融合是促进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涵盖山西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综合规划;加快京津冀晋区域经济融合所需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并选择重点区域实行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政策。

  2012-03-09 10:03:02

  张维庆:

  三、国家应实行适应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应着力在资源型地区先行试点煤炭资源税改革,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应着力对资源型地区扩大生态环境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对水源涵养区与生态保护区比照享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民生项目的转移支付力度。

  2012-03-09 10:03:21

  张维庆:

  四、国家应赋予资源型省份一定的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权。建议将直接融资产品向重点资源型省倾斜,支持山西等地优先发展金融市场体系,提高中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超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发行主体覆盖面;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谢谢大家。

  2012-03-09 10:03:51

  万钢:

  现在请冯培恩委员发言。请蔡继明委员准备。

  2012-03-09 10:06:03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冯培恩: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着力克服制度缺陷推进股市健康发展》.

  2012-03-09 10:06:19

  冯培恩:

  股市是公民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去年沪深股市分别以21%和28%的跌幅领跌全球股市,5000万股民亏损面达87%,人均亏损4万元,机构投资亏损超过4000亿元。如此巨额的亏损激发了民怨,政府救市举措若不到位,则可能恶化为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若把数万亿社保资金结余、住房公积金和财政盈余委托机构投入股市,需慎重估计其风险。只有通过改革克服制度缺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股市的健康发展。

  2012-03-09 10:06:42

  冯培恩:

  一、强制实行现金分红,吸引股民长期投资。持续的现金分红既是股民持续投资的动力,也是上市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但A股市场20年来给股民现金分红的总额只占融资总额的17%,低于股民的交易成本,股民只能靠二级市场股票的价格波动来获利。建议修改有关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回报和现金分红计划,把上市公司的融资再融资规模、资产重组计划、经营者薪酬及相关的优惠政策等与现金分红规定紧密挂钩,强制上市公司履行分红义务。

  2012-03-09 10:07:17

  冯培恩:

  二、实施严厉退市制度,优化股市资源配置。退市制度能优化股市资源配置、防范股市风险。例如纳斯达克股市在三年间减少13.08%的上市公司数,同时培育了很多世界级企业。我国股市21年间退市公司仅占上市总数的1.82%。一些劣质上市公司因有重组预期和“壳价值”而被高估并炒作,破坏了股市功能。建议制定严厉的退市法规,并杜绝借壳上市行为。

  2012-03-09 10:07:37

  冯培恩:

  三、从严约束高管辞职,阻止上市套现行为。2011年A股市场辞离职高管达1264位,较上年同期增长68%。高管辞职套现暴富阻碍了股市稳步发展,激起了股民的强烈愤慨。建议在相关法规中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票总数的10%;公司高管在任上抛售股票须在两个月前披露相关信息;禁止公司董事、监事、总裁和董事长等高管在辞职套现后三年内到上市公司就职,一年内到非上市公司就职;对上市公司高管抛股套现开征高额资本利得税;董事、监事和高管离职后一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申请IPO时高管必须做出任职期承诺。

  2012-03-09 10:07:55

  冯培恩:

  四、强化证券民事赔偿,保护股民利益。我国股市欺诈上市、内幕交易、股价操纵、虚构利润、股市黑嘴、虚假陈述和重组等欺诈行为不断,严重损害了股民利益。2002年高法的有关通知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完善。建议在《证券法》中规定对因欺诈行为造成股民损失必须合理赔偿,同时制定证券民事赔偿的法律实施细则,指导司法实践。

  2012-03-09 10:10:19

  冯培恩:

  五、改革股市审批制度,扼制股市腐败行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PE)腐败使股市成为权贵寻租的理想场所,例如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均有人因卷入PE腐败案被查处。一些投资掮客通过行贿等手段提前从内部获取上市公司信息并高价卖给投资者。一些上市公司高价收买基金经理、媒体和专家为其吹嘘,制造股市泡沫。建议将上市审批或核准制度改为备案制,对劣质或欺诈上市公司实行严厉的退市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建议加快证监会职能从“管制”向真正“监管”的转变,以加大对股市腐败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

  2012-03-09 10:11:45

  冯培恩:

  六、发展有限合伙企业,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不少劣质企业突破层层审批欺诈上市,圈走巨资却不承担相应责任。建议参照国外风投公司模式,大力发展有限合伙上市公司,其中股民作为有限合伙人不直接参与管理,一般出资总额的99%而得80%收益,在出资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作为普通合伙人负责运行,通常出资1%而得20%收益,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只要通过监管层备案就可直接上市,在融资时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只有潜力强的优质公司才有胆量上市。

  2012-03-09 10:12:04

  冯培恩:

  只要深化制度改革,股市定能促进经济与民生的良性互动,并成为实现中央决策、增加公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谢谢大家。

  2012-03-09 10:13:54

  万钢:

  现在请蔡继明委员发言。请焦家良委员准备。

  2012-03-09 10:14:10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副主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蔡继明: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完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012-03-09 10:14:29

  蔡继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2012-03-09 10:21:17

  万钢:

  现在请焦家良委员发言。请杨先明委员准备。

  2012-03-09 10:21:41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焦家良: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借新十年扶贫开发之机 大力推进边境扶贫开发工作》。

  2012-03-09 10:22:05

  焦家良: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但对边境贫困问题强调不够突出。边境地区的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三分之一,沿边境线分布着9个省(区)135个边境县、旗、市,其中有107个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有30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边境地区人口220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7%。从扶贫的角度讲,解决了这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不仅将对我国整体扶贫开发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尽快消除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不但是一个扶贫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

  2012-03-09 10:22:42

  焦家良: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状态,部分地区仍然还没有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甚至呈现越来越扩大的趋势。以云南省为例,25个边境县(市)的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3%,有16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0年边境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715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7%。至今还有一些自然村听不到广播、看不了电视,边境道路“晴通雨阻、通行困难”的现象非常普遍。

  2012-03-09 10:23:25

  焦家良:

  在新十年扶贫开发之际,我们应该、也有能力进一步解决我国边境地区的贫困问题。我们建议:

  2012-03-09 10:23:51

  焦家良:

  一、通过目标设定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落到实处。边境地区是我国的“门面”,边境人民代表我国的形象,边境地区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土的卫士。边境人民的发展和富裕,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愿望和期盼,更是国家的责任和荣耀。建议国家设定一个明确的期限,比如说5至10年,着力解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要明确一个发展总体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脱贫并高于邻近国家发展水平的、边境各民族人民能够比较体面生活并有心灵归属感的家园。根据这一总目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指标,使这项工作能落到实处。

  2012-03-09 10:24:07

  焦家良:

  二、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利用当前投资拉动内需的机会,由国家全额投入,有效改善边境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环境,提升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2012-03-09 10:24:30

  焦家良:

  三、通过产业发展打造边境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示范区。在有发展基础和条件的边境地区,设立专项扶贫资金,通过产业发展,培育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边境人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使边境地区成为富裕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示范区。

  2012-03-09 10:24:47

  焦家良:

  四、通过边境扶贫促进各民族文化建设。边境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开展边境扶贫工作时,应设立文化发展专项投入,从尊重边境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出发,鼓励各民族继承并实践自己的民族文化,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培养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2012-03-09 10:26:15

  焦家良:

  五、通过边境扶贫强化全民族的国防与国家意识。传统的国防与国家意识教育活动,缺乏实际的感受和体验,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边境扶贫行动,调动社会各方的参与,让公益、慈善也聚焦边境、关注边境、建设边境,把国防与国家意识体现在实际的行动和具体的项目上,从而可以强化全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谢谢。

  2012-03-09 10:26:36

  万钢:

  现在请杨先明委员发言。请陈经纬委员准备。

  2012-03-09 10:26:53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云南省副主委、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杨先明: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12-03-09 10:27:37

  杨先明:

  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1年第35号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107174.91亿元,相当于1997年2994.82亿元的36倍,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52.25%。因此,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2012-03-09 10:28:01

  杨先明: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生成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及风险生成,直接表现为地方财政收支存在缺口,而缺乏法律监管和制度约束是重要原因。1.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地方政府财政收不抵支。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与地方形成“大上大下”的财政分配关系,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提升到2010年的51%,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也翻了59倍。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支出需求也在迅速膨胀,根据调研,规范津补贴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民生项目,以及扩大内需所需要的财政支出,占去了西部县级政府平均一般预算收入的65%左右。

  2012-03-09 10:29:24

  杨先明:

  2.举债权利与偿债责任时空分离,形成债务内在扩张机制。在现行体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属于政绩考核范围,但债务规模及其控制和偿还不在政绩考核范围;举债创造的政绩属于本届政府,而债务偿还的责任可转移至下届政府;这些因素引发将债务责任向后任政府、上级政府或者市场主体转移的预期。举债权利可以与偿债责任分离的现实,必然推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盲目扩张。

  2012-03-09 10:29:43

  杨先明:

  3.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乏力,债务规模难以合理控制。由于缺乏有效规范债务规模和清偿的机制,地方政府在举借债务时对债务的大小和还款能力考虑不足,从而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和严重逾期;由于没有规范有效的债务风险预警和信息披露机制,各级政府不能实时了解到债务的风险状况,上级政府由于信息不对称也不能对债务规模进行控制,从而造成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

  2012-03-09 10:30:03

  杨先明:

  二、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必须进行防范和化解。1.建立各级地方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从体制上消除地方政府盲目举债的条件。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财权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地方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通过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确定构成各地财力的主体税源,建立和完善各级地方政府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这样能够降低地方政府支出需求对举借债务的过分依赖,即便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也能准确掌握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便于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2012-03-09 10:30:25

  杨先明:

  2.构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转移预期的行为控制机制,削弱地方政府举债动机。要从根本上削弱地方政府盲目举债的动机,只能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转移预期入手,要建立债务风险分担机制和责任联动机制,将举债存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增强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责任意识,降低地方政府在举债过程中将责任转移给其他主体的预期,从而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2012-03-09 10:31:22

  杨先明:

  4.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从举借、使用和偿还方面防范债务风险的发生。除了尽快修改《预算法》、《担保法》等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外,重点需要整顿投融资平台,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融资机制;要将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和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建立资金使用的信息披露机制,对整个债务使用环节进行监管,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建立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债务偿还准备金制度,明确偿债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防止偿债资金链断裂而形成债务风险。谢谢大家。

  2012-03-09 10:31:41

  万钢:

  现在请陈经纬委员发言。请伏来旺委员准备。

  2012-03-09 10:38:16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经纬: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主题是《将香港打造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

  2012-03-09 10:38:33

  陈经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中国企业在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不仅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2012-03-09 10:39:08

  陈经纬:

  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小,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更要看到,今天中国的经济格局与30多年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地涌现出一大批实力强、资金雄厚的企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全球资源重组,内地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正遭遇资源、市场、环境等因素的瓶颈限制。

  2012-03-09 10:39:38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