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县域经济不再是时髦词说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1 18: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中国县域经济报社记者 张君) 2011年两会期间,作为专门报道县域经济的记者,在联系代表采访、推荐自己时,时常要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报道范围和报道对象。记得向中部一位身为市委书记的人大代表递送名片,看到名片上的“县域经济”四个字,那位市委书记随口说了句:“县域经济,很时髦的词。”随后也没有多聊。

  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3月4日,记者来到某代表团驻地联系采访事宜。在电梯中,巧遇一位地市官员,递上名片,对方一看。马上来了兴致,嘴里直说:“县域经济,你们这个切入点很好啊,县域经济是篇大文章,县域经济的发展好坏关系好一个地方的整体发展呐。”

  其实,这位代表对县域经济的兴致,正是县域经济实力壮大的一个缩影。

  随着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现实难题越来越倚重县域经济的发展时,县域经济的地位已然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相应地“县域经济”这四个字也从当初的时髦词,变成了县市工作乃至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单能从代表们的言谈中感受到,更明显的是,许多代表们关注的“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农民工就业、农业现代化等等,看似是一些与县域经济关系不大的话题,实则都绕不开县域经济,都要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破解或实现。从县的上一级地级市来看是这样,从布局和发展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看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省在谋划布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时,都将县域经济摆在了重要地位,有的甚至还为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专项规划。

  记得有这样一种观点:经济越往前发展,工业化进程越向前推进,资本、人才、产业越要从城市转向广大县域地区,随后又带动这些县域经济体发展成中小城市,进而实现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最后让更多的农民变成有职业、有收入的城镇居民,而这也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

  (责任编辑:杨青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