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贸企业危中以质谋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6:5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十部委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中,提升出口商品的品牌与质量再被提出。外部环境依然严峻,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外在因素无法左右,唯有从质量、技术、品牌等内因入手,深度挖掘自身潜能,才能求得生存、完成蜕变和发展。

  质量=高标准+诚信

  谈到产品的质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贸企业无一例外地将其摆在首要位置。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公司国际贸易部副经理骆世忠直言,质量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特别是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更有深刻的意义。

  据骆世忠介绍,新华制药除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010012及ISO22000等认证外,大多数原料药产品都已通过了COS认证(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欧盟GMP(欧盟药品良好质量管理规范)和美国FDA认证。“获得这些国际认证、诚信经营是得到客户认可的不可或缺的环节。”骆世忠说。

  双飞日化有限公司也同样认识到国际认证的重要性。该公司出口主营的品类为礼品式化妆品,产品均已通过GMPC(欧盟化妆品指令)及美国化妆品法规。

  该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文认为,只有提升了产品质量,诚信经营才有了依托。“首先,公司保证网站上的样品图片与产品实物基本一致;其次,承诺交货时间并如期兑现。”黄新文告诉记者,公司的主要客户在美国和英国,由于践行诚信原则,客户回头率很高,并且保持每年30%到40%的增长。

  “同行也有许多反面案例为企业提了醒,如报价低、实物与样品不符而失去客户等,这些都是值得吸取的惨痛教训。”黄新文说。

  技术创新进行时

  

  质量的提高并无尽头,从合格向高质提升,需要的是技术和创新。

  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仕天认为,在劳动密集性企业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唯有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公司在中国、英国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仅仅大陆地区就有100多名专业研发人员,不仅把握时尚潮流,研发尖端科技,而且在质量、款式等细节上也不敢掉以轻心,这些都可以成为增添亮点的附加值。”陈仕天说。

  提及在行业技术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陈仕天称,梅花伞业建立了福建省制伞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加强晴雨伞的共性技术分享与高端产品的技术研发。“近几年,公司还一直在推动国际伞业标准的制定,以提升行业整合力,解决技术难题。”他说。

  对于康奈集团而言,马不停蹄的创新也是一门需要认真对待的功课。“康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外贸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展了以舒适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研发,如针对白领阶层开发的商务舒适系列皮鞋,采用了微囊透气、吸湿减震、矢量鞋楦等多项专利技术。这些鞋档次高、舒适性能好,有透气、湿、减震等特点。”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莱毅说。

  医药领域的创新步伐更快。骆世忠表示,截至2011年年底,新华制药累计拥有160多项发明及工艺专利,目前每年都有六七项专利在申请报批。骆世忠举例称:“除创新产品的技术合作外,公司还正在加强成品药领域各种新剂型及释放系统技术的引进与合作,与大公司及科研院校的合作也在进行中。”

  品牌背后的得与失

  

  如果说质量、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有形资产,那么品牌则是带来“溢价效应”的无形财富。

  对于在欧美伞业市场占了半壁江山、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美元的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品牌的意义毋庸置疑。“拥有‘梅花’自主品牌,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的产品相较于其他同行的代工产品来说有着比较高的利润率。”陈仕天说。

  郑莱毅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上,康奈一直坚持走高端和品牌路线。“康奈组建了精品生产线,专门承接国际知名品牌的高端鞋订单,平均单价达到25美元,比国内平均单价高出好几倍。”郑莱毅告知记者,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康奈不仅巩固了传统欧美市场的优势地位,而且也在逐步扩张新兴市场份额的版图。2011年,康奈集团有限公司外贸出口同比逆势增长47%。目前,康奈海外专卖店达230多家。郑莱毅预计,2012年康奈外贸订单增长将达30%。

  对于产品仍停留在产业链条低端的企业来说,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升级则是建设自有品牌的重要前提。

  新华制药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知名品牌和中国出口名牌称号,但颇耐人寻味的是,“我们的品牌在很大程度上还不为终端消费者所知,因为中国原料药出口之后被用于进一步加工制造成品药。”骆世忠略带沉重地说。

  虽然我国原料药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很强,但制剂出口要走的路还很长。骆世忠称,中国出口制剂2005年才开始申请国际认证,目前制剂企业通过规范市场认证的也就20家左右,还没有形成自有品牌在海外规范市场的商业化销售。从这一点来说,是无法与发展近20年、制剂产品已经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的印度制药企业相提并论的。而印度是中国制药企业目前最大的国际竞争对手。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