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媒:指责中国不解决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8: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媒:指责中国不解决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3月14日发表题为《指责中国不解决问题》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抨击中国肯定是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上周在俄亥俄州取得险胜,从而得以继续保持“领先候选人”地位的原因之一。罗姆尼很可能会反复使用这种策略。正如“去工业化”的俄亥俄州将再次证明是美国大选中的关键“摇摆州”一样,中国也将随着11月美国大选的临近而成为争论的焦点。

  根据常识,抨击中国总是发生在偶数年,在奇数年则有所缓和——美国大选都在偶数年举行。由于美国选民过早地相信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政客们不得不在选举活动中反映这种苦恼。然而,当开始治理国家时,他们很快就会明白,与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挑起贸易战并不明智。美国的专家学者和外国观察人士经常挂在嘴上的是,“今年不会有任何不同”,“选举就是美国的发泄途径”。

  股民的心态和美国就业市场好转强化了这种自满情绪。目前市场更关心的是中国潜在的经济放缓,而在美国,就业岗位每月稳步增加逾20万个。乐观派还谈到了制造业——在过去18个月里,美国制造业已有近50万个就业岗位“回归”。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允许人民币升值——在过去4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约20%。他们表示,无论选民在民调中是怎么谈论中国的,根本趋势是好的。没有必要把罗姆尼或奥巴马的话信以为真。

  这种观点存在三点问题。首先,它有些鼠目寸光。在总统大选中,一切都是围绕选民的短期情绪展开的。如果经济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总统就会获得连任。或许由于共和党危机四伏,这些正统派人士对经济数据(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些趋势提高了奥巴马连任的几率)表现出了过分的乐观。然而,这依然是温和的复苏。按照目前的就业增加速度,美国的失业率还需要4年才会恢复到5%水平。

  近期的形势好转仿佛有美沙酮的作用,使得人们忽视了一些更为根本的相反趋势。其中一个趋势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迅速增长——去年增长逾10%,至近3000亿美元。另一个趋势是美国周薪中值——自2009年以来下降了3%。自2001年以来,美国制造业流失了近600万就业岗位,其中自奥巴马上台以来丧失了230万。在为数并不多的回流岗位中,许多岗位的薪酬还不及过去的一半。上月,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刊登广告,以时薪13.50美元的报酬在肯塔基州招募400名员工。在服务器崩溃前,该公司在短短50分钟内收到了6000份申请。

  其次,尽管有关“回流”的言论甚嚣尘上,但美国竞争力依然在下降。当奥巴马上台的时候,美国在高端制造品方面(最有价值的创新就发生在这个领域)存在600亿美元的逆差。去年这一数字上升至990亿美元,几乎增长了近三分之二。同样,主流观点注意到中国薪资水平日益增长,因此认为就业将回流美国并以此自我安慰,其实,说到在中国投资,薪资只占了成本中的一小部分。英特尔(Intel)最近在中国开设了一家工厂。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夫 伊梅尔特(Jeff Immelt)同时兼任白宫就业和竞争力委员会主席,最近,该集团的航空电子设备部门与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成立了合资企业。

  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秘诀在于,通过提供巨大的税收优惠吸引高附加值投资者。美国可能永远赶不上中国慷慨,甚至不会去尝试。就连奥巴马最近提议的温和举措也受到了和气的经济学家的批评。奥巴马政府前高级经济顾问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表示,消费者“对理发和吹风机一样重视”。她没有进一步说明的是,电吹风是进口的,而理发依然不适合出口。

  最后,这次的政治活动给人的感觉有所不同。通常来说,民主党会在贸易问题上猛烈抨击中国,而共和党会保持克制。但在2012年,却是共和党人带头抨击中国。奥巴马将不得不在大选期间避开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看不到他们两人中有哪一位能够解决那些真正削弱美国竞争力的问题(相对于对汇率问题的担忧,后者不过是用来转移注意力的话题)。奥巴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有一些还不错。他对国会表示,“我们不能坐等”,而国会是决心阻挠那些将帮助美国成为更佳的高端产品制造地的举措。令人担心的是,在11月过后,美国的政治气候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才会发生转变。从这方面讲,2013年恐怕将与以往的奇数年一样。(爱德华?卢斯 译者/何黎)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