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两会记者会的中国经济网记者(组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9: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围绕会议展开的新闻报道竞争也日趋激烈,今年“两会”本网共派出95名记者,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各个记者会现场,代表广大网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张平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火灿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摄
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火灿): 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请问张平主任,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是如何安排的?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另外民生很重要,在预算内投资这块,对民生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
张平: 实际上刚才我已经部分回答了你的问题,我们立足于扩大内需,首先是扩大消费需求,但同时也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
张平: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是4026亿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200亿。安排的重点和方向是:第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690亿。第二,“三农”建设,包括水利、农业农村的民生工程和设施建设等,这个应该是1400亿多一点。第三,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大体上是480多亿。第四,节能环保、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大体上也是480多亿。第五,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基础设施,我们安排了240多亿。第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体安排了290多亿。这就是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主要方向。
张平: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点是向民生倾斜,直接为老百姓服务或者直接让老百姓受益的,大体占投资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还有一些就是要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自主创新、推进技术改造,实际上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当然,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对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以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我们也都做了一些重点支持,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样一个安排,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符合要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工程的大方向。谢谢。
点击进入专题:发改委谈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
(责任编辑:张晓晔)
谢旭人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星期二)15时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副部长王军,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将就“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璐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摄
图为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璐):谢谢主持人。部长您好,我是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最活跃的细胞,您刚才也提到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我想请问,去年财政部门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今年又会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正如你所说,这几年来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发展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去年,中央财政在落实原有一些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体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谢旭人:一是进一步扩大了对小微企业支持的专项资金的规模。去年中央预算安排用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是128.7亿元,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促进专业化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开拓市场,也为他们融资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二是提出了一系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国务院专门研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包括比较大幅度地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将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政策延续到2015年年底。
谢旭人:同时,应税所得从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6万元,扩大了支持的范围,将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纳入到现行科技开发用品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等等。另外,去年还有一项政策,也是非常有利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我们调整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有关应纳税额的范围,普遍地、比较大范围地减轻了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负担。
谢旭人:三是出台了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在政府采购当中预留中小企业的一定份额,从而保证小型微型企业能够参加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在政府采购评审当中对小微企业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价格扣除,也鼓励大中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政府采购的活动。四是集中清理、取消了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去年我们公布了这方面的政策,也就是从今年1月1号开始,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以及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谢旭人:五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各项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推进了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规范地发展。同时,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谢旭人: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去年四季度出台的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因为这些政策在去年11月份发布,具体执行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所以要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谢旭人:今年还有一些新的措施:一是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二是进一步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小微企业推进结构性调整和科技进步。三是设立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地方、创业投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四是要进一步清理各种涉及企业的不合规的收费,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建立涉企收费的维权机制。与此同时,继续研究支持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做好对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持工作。谢谢。
点击进入专题:财政部谈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
(责任编辑:张晓晔)
马秀红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全国政协于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主题为“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许善达、陈锡文、马秀红、杨凯生、任洪斌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许红洲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洪波 摄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马秀红回答记者提问。陈竞超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许红洲):有个问题想请问一下马秀红委员,近段时间有舆论指出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您如何看待近期利用外资增长速度的放缓,您认为中国吸引外资的走向应该是什么?谢谢。
马秀红:对刚才您所提到的有的媒体或者是有些评论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恶化,这种说法我是不大赞成的。我承认我们的投资环境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的投资环境还是得到不断完善的,中国吸收外资也应该说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规模的。201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的金额超过了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10%,这在全球的跨国直接投资处于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10%的增长应该算是比较高的增长了。而且116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规模应该说也是比较大的了,也创造了中国吸收外资的历史新高。
马秀红:中国政府一直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吸收外资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1992年开始,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觉得应该说在中国掀起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的进程,对外开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1992年中国吸收外资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达到了110亿美元,就位列全球发展中国家之首位。20年过去了,这20年中国吸收外资的环境不断地完善,我们吸收外资的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提升。
马秀红:今年我们迎来了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去年吸收外资的总量刚好是1992年的10倍,我们仍然处于全球发展中国家之首位,同时我们也是位列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吸收外资的第二位。所以中国吸收外资能够取得快速的、稳定的,并且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发展,我觉得得益于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动摇,也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马秀红:到去年年底,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经突破了1.177亿美元,累计外商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73万家,尽管现在有些企业不一定现在还存在,但是总体来讲,外商投资的存量和规模已经比较大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们也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就目前在册运营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大概占全国企业数的将近3%,但是给国家上交的税收却占到我们国家税收总额的21%,占生产总额的近30%,占进出口总额的52%-53%。作为在中国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按照中国的法律在中国运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我觉得这就应该通过我们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为其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更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马秀红:当然,我们的投资环境尽管在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刚才你谈到“恶化”这两个词我觉得与事实是不符的。首先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现在市场主体企业的投资意愿不强,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在全球来讲都是普遍存在这么一个情况:投资意愿不强、决策比较滞后,所以外部环境面临着比较大的问题。
马秀红:另外外部环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吸收外资的国际竞争也是日趋激烈。现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与以往不同,过去中国吸收外资所面临的竞争主要是发展水平比较近似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最近这几年一个明显的竞争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欧盟都提出“制造业回归”、“实业再造”等等,而且也实施了一系列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所以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马秀红:从国内来讲,因为我们国内资金相对比较充裕,对外资作用的认识我认为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建立,所以我们对所有的企业实行公平待遇,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因此,对外商投资我们过去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经过若干年的改革现在也已经全部取消,所以外商投资企业和我们国内其他类型的企业都处于相同的政策环境之下,进行平等的竞争。
马秀红: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国家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我觉得还确实有一些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加以应对和解决。以上这些是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当然,也面临着一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环境成本上升、土地等等问题,所以从国内来讲也有一些外商投资所认为的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马秀红:我认为作为中国政府来讲,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出,下一步加大改革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而且对吸收外资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吸收外资的环境改善方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加强:一是要进一步凝聚共识,要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加大改革的力度,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跨境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增加资金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引进的是以跨境的资本流动为载体的国际竞争力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把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作为发挥外商投资对我们国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马秀红:二是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还有各省市的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地全面落实国务院九号文,也就是2010年4月份所发布的九号文的20条政策措施,要通过全面落实并让这些措施全部到位的努力,使我们的投资环境更上一层楼。三是要加大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的导向。今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正在制定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优势产业目录。我觉得这些目录的实施可以正确地引导外商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找到他们投资的项目,找到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空间。
马秀红:四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行政体制的改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改革方向,同时提出了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务,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行政体制的改革,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要简化审批的程序、减少审批的内容,下放审批的权限,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人民币投资的试点要进一步加大,从去年10月份允许跨境外商以人民币在中国投资,短短5个月,外商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就达到了70亿美元,这方面也是一个新的方式,确实可以探讨并且加大它的力度。第三是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最近在报纸上公布了人民银行研究机构提出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几个进程,我觉得第一个进程目标如果可以实现对于改善投资环境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秀红:总的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现在正在实施中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加快进程,我们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也会释放出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会提供更多的机遇。所以我相信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也随着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包括外商在内的各类投资者都会在中国的发展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大的发展,也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谢谢。
点击进入专题:政协委员谈宏观经济记者会
(责任编辑:张晓晔)
沈健、方青、邓秀新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2012年3月6日19:3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展情况”的网络访谈,邀请3位全国人大代表沈健、邓秀新、方青(女),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秦宇雯。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沈健。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方青。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邓秀新。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中国经济网记者(秦宇雯):问沈健代表,目前江苏省校车普及和运行情况如何?您认为该如何避免“校车安全”成为短期的“政绩工程”?政府方面该如何探索建立校车投入和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沈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希望尽快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去年个别地方,包括江苏苏北丰县发生了校车交通事故问题,当然主要是驾驶人员违规操作导致的个别的的交通事故,导致了15名小学生的死亡,这使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江苏现在的校车情况大体有四种:一是学校自购的,作为自用车;二是由专业的校车公交化的校车;三是学校包租的车辆;四是学生家庭自发和社会上的一些营运组织签订合同提供的校车。大体是这四种情况。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车辆出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管理不够到位。
第二是非法营运的车辆比较多。第三,在营运过程当中一些违规操作,比如说超载,超速,不顾道路和桥梁的安全,走一些不好的路线,导致一些问题。第四,在这方面监管的交警警力不足。江苏省有12000多个小学、初中等教学单位。我们觉得下一步要加强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以前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江苏省有无锡模式,也有张家港模式,也有句容模式,也有六合模式。我们把各地好的做法总结起来,下一步准备这样做:一是由政府统筹,二是专业管理,三是市场运作,四是财政补贴,五是社会协同。
我再具体解释一下。因为这是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政府牵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校车的营运过程中,必然有很多市场行为,所以在这一点上只能按照市场经济运行,但是财政必须补贴。另一方面必须专业管理,比如说公安部门就要对车辆的安全、驾驶员的专业培训、年检等负起责任,交管部门必须把车辆管理,比如核载、限速、规定的线路这些方面管起来。最后一个社会协同,学校要跟社区、跟乡村一起,在校车接送过程中共同把孩子们管好,最后送到社区或者乡村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校车这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事关教育的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方青:我们千万不能把校车作为政绩工程。因为这个事情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安全,现在大家特别操心这件事情。校车不是学校的车,刚才厅长讲到的整个过程我很赞同,要有专门的管理,由政府来做这件事情,学校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余力,又管路上、车子运营的情况,学校毕竟要给大家腾出精力搞教育。
邓秀新:要做好这个事情,任重道远。我们国家地区差异比较大,江苏还比较好,到西部一些省份,特别是西部的山区,其道路的状况、财力状况。我们国家1亿孩子,大家可以算一下,这笔开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来说还是很大一笔开支,所以期望值不要过高,还要考虑我们的财力和国家的承受能力。
点击进入专题:人大代表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展情况
(责任编辑:张晓晔)
郎胜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2012年3月8日下午,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郎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李寿伟将就“刑事诉讼法修改”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 摄
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朗胜。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我想请问,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将债券、股票还有基金等列入了可冻结财产范围是基于哪些考虑?在实际执行中会不会遇到一些问题?谢谢。
郎胜: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我们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冻结、查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存款、汇款是有规定的。实际上从追究犯罪的需要出发,对犯罪的一些财产进行冻结、查封、扣押都是需要的。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财富的增加,财产已经不是过去所说的就有点存款和汇款了,存款的形态变化了,有的变成了基金份额,有的变成了一些股权,财产发生了形态变化。
郎胜:但是在追缴犯罪所得赃款赃物的时候,如果赃款赃物等已经变成了这样一些形态,同样应当予以查封、扣押、冻结。在固定一些证据的时候,如果这些证据变成了这样一些形态,那么也同样应当查封、扣押、冻结。所以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改,主要是根据财产形式的变化作出的新规定。至于在执行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困难,我想,总的来讲,法律一经公布,我们的司法机关就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去办。但是,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遇到了困难怎么办?还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去解决、去克服。
点击进入专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刑事诉讼法修改”答问
(责任编辑:张晓晔)
陈燕萍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3月11日19:3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网络访谈。邀请3位在地方法院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参加在线交流活动的代表是:陈燕萍(女)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其宏(女)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夏(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巡视员。
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秦宇雯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津津 摄
图为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燕萍。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津津 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中国经济网记者(秦宇雯):感谢主持人,各位代表晚上好。中国经济网网友“一只兔”向三位代表提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位优秀的法官还是女同志,工作压力大不大?平时的工作一定很忙,各位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
陈燕萍:我记得有一句话叫作“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优秀的职业女性可能是难上加难了。我虽然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女法官,每年要处理很多案件,就我本人来说可能每年要处理300件,每天要对着那么多求助的群众,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刚才你问到,如何排解压力。应对这些压力,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陈燕萍:我除了承担审理案件还要接待许多来信来访的人,这样一来压力更大了,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我肯定也不行,我后面有许许多多支持我、鼓励我的人。比如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更包括我的当事人,也包括我的家人,他们都给了我很多支持,如果说离开其他的群体,我想不管你自己怎么样去努力可能都不行。因此我非常感谢他们。刚才你问到家人,我也很珍惜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我也在工作之余会给予我家人最温馨的关怀和关爱,举个例子,我们家的家务活都是我干。谢谢。
汪夏: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有句话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工作做好。我们在做工作,实际上我们背后有一个法官群体。作为法官来讲,作为法律人来讲,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法官不仅是法律方面的精英,同时也是生活和工作的智者。在生活、工作当中需要用我们的智慧进行协调,作为女同志首先工作要做好,但是家庭更要处理好,毕竟我们是东方女性,所以这当中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从基层院到中院我一直感到家庭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家,才有停泊的地方,有怨有苦的地方才可以诉说,有不解的问题可以寻求解答,有家的支撑,可以在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李其宏:作为一名女法官,我的追求是事业和家庭要和谐发展、互为动力。我作为一个母亲,也是一位妻子,也是一个女儿。我会尽量做好这几个角色赋予的工作,承担社会责任。在工作上,我的家庭和睦了,我的工作也就会带来动力。有时候工作上有压力也会有一些烦恼,回到家里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你的家人给你一个微笑,给你递杯水或者一个安慰,你就会释放压力,你可以马上又轻松,让你的思路又归于清醒,回到正轨。作为一个法官要把家庭搞好,我们的事业也不会放松。如果问事业与家庭你更看重哪个?我两者都要,一个都不会放。
点击进入专题:三位法院代表就审议高法报告体会在线交流
(责任编辑:张晓晔)
刘士余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3月12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胡晓炼、副行长刘士余、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就“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 摄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刘士余。中国经济网记者 秦宇雯 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近来个人资料泄密有从互联网行业向金融领域蔓延的迹象,据悉,客户资料在银行内部几乎是透明的,对于“内鬼”来说,银行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基本上靠道德来约束,请问未来会不会在这方面有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出台考虑?谢谢。
刘士余:谢谢你,我试图来理解和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前一阶段,的确网上有风传,说我们某家大的银行甚至几家银行泄露了上百万客户的信息,后经查实,没有这回事。但是,银行在客户信息保密、隐私保密方面,确实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这已经纳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范畴。银行的客户资料外泄以前也曾发生过,这在国际国内都不奇怪。但是监管当局包括央行在内,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要切实加强各家银行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客户信息系统,保护客户隐私的工作要落到实处,特别是在下一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谢谢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点击进入专题:央行答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
(责任编辑:张晓晔)
魏丽惠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3日(星期二)上午10:00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王正荣、魏丽惠、王静成、沈进进、马文芳等五位卫生领域代表就“发挥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提问。中国经济网秦宇雯 摄
图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妇产科系名誉主任魏丽慧。 中国经济网秦宇雯 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我想问一下魏丽惠代表,新医改已经推进三年时间了,您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代表,您这三年感受变化最大的是什么?还有,您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最难以沟通和理解的是什么?
魏丽惠:谢谢刚才记者的提问。在三年的医改实施过程中,我们作为基层一线的临床医生,医改是积极参与的,也是医改的主力军。在这三年里,因为我是在大型的三甲医院,作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这样一个大型的医院里面工作,我们也是和全国的医务战线一样,面向广大老百姓,扩大对老百姓的服务,努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实施预约挂号,特别是在今年,要求80%的门诊号都能做预约挂号,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病人为了到大医院求医,不惜举家来到北京,甚至连夜排队,非常困难。有了预约挂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魏丽惠:再一个,实施节假日门诊。为了方便群众,我们节假日敞开门诊,给大家就医的方便。因为很多外地的疑难病人到北京的大医院来,比如我们建立的疑难专家会诊门诊,外地的疑难病人到北京以后,我们通过医院组织全院的专家,用一个小时或者多一点的时间,给这个患者全面做检查,就不用他一个科一个科地去看。我们知道,很多外地的疑难病人在外地都经过治疗,或者经过很多地方的求医,到达北京以后,靠他一个科一个科地看,弄不好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我们开展了绿色通道会诊疑难门诊以后,可以使病人在短短一两天内就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另外,像刚才苏北王院长讲的,我们对一些大型的检查缩短时间,这些都是给病人提供更多的方便。
魏丽惠:另外,为了支援基层的医疗,我们做了一个医疗共同体的建设,很多病人在基层看病,通过我们的卫生信息化手段实施。我们在北京的西城区开展了这项工作,我们和新疆、青海、四川都做了一些医疗共同体的建设,发现可以使很多的基层病人很快能得到大医院医生的诊疗意见和实惠,我们是通过基层的医院来完成的,一些社区的病人常见多发病都可以在基层完成,需要到大医院来做的时候,由他的基层医院通过电脑联网,直接挂号,就不用到医院挂号,然后到医院定时就诊。这些我想都是大医院在参加医改中给群众提供的一些方便。
魏丽惠:我们还定期支援基层,到基层去,包括我曾经到过很多基层参加他们的查房、参加他们的讲课,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这也是大医院特别是我们这些教学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些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魏丽惠:现在在我们国家,已经把医疗工作向前提到预防的水平,比如我们参加卫生部贯彻的,也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进行妇女健康普查,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的普查。另外我们对农村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孕期服用叶酸,减少神经管畸形的措施,以及住院分娩,我们作为大医院医生都积极参加这些医改,所以我们也经常走到基层去,帮助培训,帮助他们做质量的控制。我们把预防工作提前,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这是三年来医改我最大的感受。
魏丽惠:关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问题,不是我们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医患的矛盾问题。刚才王厅长已经就医患矛盾做了四方面的分析,我非常赞成他的分析。我觉得在这里面,首先我还是要呼吁,大家不要认为医生是万能的,因为在医学领域,未知数太多了,尽管我们现在有临床路径,有医疗常规,而且我们要求医生都是按医疗临床路径和医疗常规去处理日常的医疗问题,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魏丽惠:所以我一直在讲,对于这样一个医学的科学问题,大家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不能希望百分之百都是治愈的,肯定在中间会有一些治疗不当,包括我们现在实施的临床路径、医疗常规,应该说是从数百年现代医学里得到血的教训制定出来的,才使我们临床医生认识到这些病应该这么治。我想这是我第一个要呼吁的问题。
魏丽惠:第二,关于一些医患矛盾,实际上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在医疗改革中碰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医疗费用,国家制定的价格,过去我们都是公费医疗,恐怕大家在早期甚至一些老年人都记得,在他们年轻时实施公费医疗,看病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涉及到自己掏腰包的问题,农村全部都是自费。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农村进入到新农合,城市里走向了医保,这个医保过程有自己付费部分,有自费部分,有部分付费部分,这些矛盾最终体现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因为最后病人在医院看病是要从自己腰包掏钱付给医院的,比如看病贵的问题,很多矛盾就集中到医疗的终点——医生和患者。所以,我觉得在这里面,我们希望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随着医改的深入,老百姓、社会要理解,我们大家共同在医改中探索共同的道路。
魏丽惠:第三,我也要特别呼吁,媒体要理解医生。我可以这样说,随着医改我们加大了医生工作力度,比如节假日都在开门诊,都在进行医疗行动,可是我们医生的身体状况确实值得担忧,像人民医院,医生早上七点半就到了医院,晚上七点半才能回到家里,还不要算路程,这12小时工作是非常紧张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很多手术医生都在手术室里吃盒饭,每天都吃盒饭,大家想想是什么滋味,包括节假日,所有的医生都要跟他的丈夫、孩子或者妻子来讲,你要等我排完节假日的班才能知道我节假日什么时候休息。而且在家里休息的时候,如果接到医院通知,我们要毫无疑问地立刻冲入医院第一时间去抢救病人。这些艰辛是医疗工作战线上目前面临的非常不容易的现状。而且很多中青年的医生,像我所在的科室里,大概40岁以上的医生都在吃降压药,他们有时候一天要做五到七台手术,之后还有下乡的任务、基层的任务、会诊的任务、门诊的任务等等,都加在一起,他们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所以我觉得,要理解医生的不容易,我相信马医生即使是村医,他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跟我讲,只有三个医生,全村所有的病人都要找他们去看病。大家知道,医生的职业告诉医生,即使你是生病发烧的时候,你在病人面前仍然是医生,你不能推卸你的责任,这就是医生职业道德的要求。我相信,广大医生是遵循这样的职业道德来做的。
魏丽惠: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也呼吁要制止“医闹”,我昨天在谈两高报告的时候,我说医生被打被害,到现在没有一个公开判决的结果告诉我们。所以,很多医院的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因为觉得这个职业太难做了,太危险了。所以我呼吁,社会要想解决医患双方的问题,除了医院要教育自己的医生遵守职业道德以外,也希望广大的社会来理解医生。所以我想,只有患者对医生信任,医生遵守职业道德,遵守为病人服务的这样一个崇高的职责,同时社会理解医生的工作,这样双方面互相加强信任,互相理解。同时,呼吁政府进一步在医疗上注意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同时,关注医生的健康和医生的待遇。谢谢大家。
点击进入专题:卫生领域代表谈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
(责任编辑:张晓晔)
沈进进、王正荣、马文芳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3日(星期二)上午10:00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王正荣、魏丽惠、王静成、沈进进、马文芳等五位卫生领域代表就“发挥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喻剑提问。中国经济网秦宇雯 摄
江苏省盐城市归侨侨眷联合会副主席、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进进。 中国经济网秦宇雯 摄
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 中国经济网秦宇雯 摄
农工党四川省副主委、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 王正荣。光明网记者 靳铃涵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喻剑):有一个问题请教沈进进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请问取消“以药补医”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政府加大补偿力度之外,公立医院本身还将采取哪些配套的措施?另外,我国正在推动新农合实现全国联网,但目前看同样一种病,城镇医保、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的标准都不太一样,各地新农合的报销标准也不一样。请教一下王正荣代表,怎么看待这种差异?如何有效地缩小这个差异?
沈进进: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陈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一是在政策方面,要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来支持。医院长期形成的以药品差价作为医院收入的补充,这是长期存在的,医院目前需要在“以药补医”这一块进行改革,除了这方面,怎么样让其他的政策能够到位,能够保证医院正常的运行,这需要在制度设计上面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沈进进:我个人觉得,除了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以外,医院一些诊疗费用应该做相应的调整,通过合理的价格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另外,医院内部也应该加强管理,节约成本,更好地提供优质的服务。
王正荣: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新农合和城镇医保之间的差异问题,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作为新农合,属于卫生系统在管,城镇医疗保险属于社保系统管,两个系统不一样。我就把新农合实施以来特别是医改以来的情况给各位记者朋友做一个情况的汇报。
王正荣:实施新农合以来,农村参合率达到了97%,以四川省为例,接近98%了。报销比例,如果在县、乡、村看的话,报销比例最后达到60%,有的达到70%,报销比例非常高。再综合二甲以上这些大医院来看,报销比例也接近40%,所以效率是非常高的。
王正荣: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对白血病和先心病开始报销,因为这才是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大病,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更多的是指大病,如果大病都能给报销了,那就真正解决了农村的大问题。所以从我们去年的实施来看,白血病的患儿绝大部分得到了报销,而且报销的最高金额达到7万,对农村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庭来说,真是救了命了。
王正荣:目前,从农村农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来看,去年参保的经费已经持平了,都是两百块,国家给予补贴。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了,要增加到240元。他们之间报销比例不一样,将来的走向应该是两个走在一起,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要均衡发展,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实现均等化,两个应该是合拢,谁来管的问题,就要看谁产生的效益好,谁来管,这个是最好的。
马文芳:我说说农村的事。由于农村的医疗改革,在没改革以前,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农民由小病到大病,大病不敢进医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村有个病人,他有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炎,因为时常小便不利,有一次疼的没钱,他的尿竟憋了三天三夜,最后我拿的钱给他去看病,如果他有钱他能憋三天三夜吗。通过这三年的医疗改革,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受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确实得到了大的缓解。
马文芳:今年开始,国家又实行了基本用药零差价,就是买一块卖一块,买一毛卖一毛。所以,老百姓受益是最大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村有一个换肾的,将近二十多,最后报销了十五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农村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通过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和我省各个企业家的捐助下,我的诊所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诊所农民体检站,去年6月16日开始,一共体检了260多人了,通过体检,发现了高血压196人,糖尿病68人,其中体检出一个乳腺癌,这个病的情况现在已经治的不错了。在我来之前又发现了一个肺癌,现在正在住院。我建议,国家在体检这方面,农村每一个乡建一个体检站,使老百姓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农民省钱了,国家也省钱了,所以我建议国家在一个乡建立一个体检站,农民体检,国家来拿钱。
点击进入专题:卫生领域代表谈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