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强制分红还需取消红利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有关“投资者回报”的内容于今年首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

  “这显示出决策层形成了从强化和改善投资者回报入手,推进市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下一步应‘还权还利还制度’于投资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强调。众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应以强化现金分红、研究完善分红税收制度为突破口,改变A股市场高度投机的博弈特征,建立真正的价值投资文化。

  长期资本入市前提

  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一直是困扰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之一。

  去年10月,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新上任之际,即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随后,监管部门在创业板IPO新政和2011年报编制、审计和披露工作中,都有明确分红要求的条款。

  一场对股市“铁公鸡”强制拔毛的战役就此拉开帷幕。由于这是证监会首次提出将分红政策刚性化,此举也被称为“强制分红”新政。

  记者注意到,从已披露的年报信息看,监管机构促进股东回报的努力在今年已取得明显成效。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239家公司拟现金分红180.67亿元,同比增加55.52%。按可比公司对照,2011年分红规模增速创近10年新高。

  但数据同时显示,2001-2011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约为25%,而国际成熟市场该比例通常在40%-50%之间,在这10年间,A股市场累计完成税后现金分红总额为1.72万亿元,而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4.05万亿元,实际现金分红约占融资总额的42.5%,股利回报率低。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明确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督促力度,从而增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那些不重视股东回报、不重视分红的上市公司,未来将逐渐被投资者所淘汰。“上市公司分红非常重要且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会对上市公司有信心、对资本市场有信心。”

  强化分红制度安排

  在目前A股市场中,由于上市公司缺少现金分红,投资者买入股票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持续的分红收益,而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下一个投资者,于是,就热衷于“造题材、编故事”以引诱后来的投资者高价接盘,这种击鼓传花式的投机炒作既扭曲了股票价值评价标准,也导致了股市诚信文化缺失。由此,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今年两会上表示,资本市场必须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他建议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安排,逐步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工作。

  黄泽民指出,资本市场要发挥融资功能,必须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而合理的分红制度是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的主要手段。他认为,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不仅应当观察其盈利状况是否良好,还应当关注其是否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红利回报。

  “一些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很强,但分红率却十分低下。一些公司虽然盈利很好,但利润都挂在纸上,也不分给投资者,那这个蓝筹公司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从财务报表、年报上看,你是一家大型蓝筹公司,但是你没有给股民、股

  东好的回报,实际上讲,这样的公司根本不是一个优秀的公司。”

  因此,黄泽民建议,应当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安排,只有市场上存在更多分红率高、具备真正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才会自觉远离绩差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投机行为才会减少,市场环境才会得到真正改善。

  此前,证监会曾发文拟推出上市公司准强制分红制度,包括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透明度。

  红利税限制机构投资者

  郭树清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之后,一再呼吁各地社保基金入市,但红利税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抑制了社保基金入市的热情。这个恶性循环是:红利税限制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社保基金长线投资缺少现金红利的支撑,致使他们不愿意参与股票投资→股市缺少强有力现金分红的诉求→股市越发畸形,上市公司越不现金分红。

  有券商分析师向记者指出,A股整体还是个博弈市场,这也造成股市的财富效应不是很明显,难以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并使得高波动性、高换手率成为投机市的必然特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希望吸引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到股市中来,上市公司就必须给予一个较高的分红率。”

  基于此,红利税必须取消的呼声近期已“甚嚣尘上”。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原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就曾多次对红利税提出质疑。

  “我们知道征收20%的红利税争论了很多年,监管部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多方协调。因为分红是公司在缴纳所得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因此,对公司分红征税有重复纳税的嫌疑。”范福春表示,取消红利税有利于为上市公司分红扫清障碍,有利于促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的工作部署。在结构性减税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之下,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强化投资者回报的工作要求,范福春建议财政和税务部门认真考虑证券监管部门和市场投资者的呼声,取消红利税,为上市公司分红扫清障碍,为资本市场回报投资者提供良好环境。

  更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抛开重复征税不说,股票分红纳税,实际体现了“对圈钱者的纵容,对投资者的惩罚”。因为上市公司圈钱不交税,但股东获得回报要交税。而且无论经营成败,企业纳税部分自然而然都是必须缴纳的,但亏损实际是免征所得税。但不能给股东现金分红,只要给股东现金分红,一定跑不了20%的红利税。

  更为重要的是,避税变成了上市公司不以现金分红的重要借口,抑制了上市公司和股东对现金分红的热情和诉求。至少在股市上涨阶段,公司和股东很容易达成不分红的共识,这必然股市在下跌过程中,由于“蓝筹无筹”而导致股市下跌无度,使中国资本定价失效,股市无法正常发挥资本定价功能。

  强化投资者回报根本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科学合理的分红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治理水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很差,无红可分,肯定很难保证股东权益;如果公司内部没有一套好的机制和程序,也不会将投资者回报落到实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质量较高、治理结构完善的上市公司群体,是强化投资者回报的基石。”

  “市场的融资与投资功能应当是协调一致的,但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我国市场却存在融资与投资的失衡。”辜胜阻说,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相对稳定的上市公司分红收入,二是来自二级市场价格浮动的价差收入,目前这两个层面均有待提高。他认为,目前正在推进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等工作均有利于改善市场的投资功能,但要“强化投资者回报”,措施应当是多方位的。

  而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善待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回报,培养股东的文化意识,让投资赚到钱从而乐于当股东、安于当股东,才是长远吸引投资者的最实在的方法,这是中国股市真正牛市来临的重要基础。“在提高分红回报是长期目标的前提下,或许降低红利税是短期内能迅速提高市场吸引力的方法。”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高分红股票累积回报率远超综合指数,一般而言,年均高出0.74个百分点。目前,日美股息率已超国债收益率,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历史上多次成为股市反弹的主要驱动力,也使得全球资金回流股市概率大增。

  “上市公司分红比例的整体提高,在未来可能是一种趋势,这并非完全来自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现行宏观和中观经济现状的必然选择。”业内人士指出,与其关注企业分红政策的改变,不如更多关注哪些类型的企业有能力在未来创造或提高持续的分红。“资本市场很大的投资机会仍在于成长型企业。从中短期看,由于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成长型企业的长期价值已经凸显。而从长期来看,依靠选择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获取超额收益的概率将会增加,精选个股的成长型投资风格将有可能在未来有长足发展。”国泰成长优选基金经理张玮进而指出。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继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诺安基金认为,由于创业成长指数集中于这些行业,不仅具有良好的行业分散性,而且长期成长空间巨大、周期性弱、代表经济新驱动力。

  (此文网络传播由讯纳传递网协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