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缘何钟情建机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陈姗姗 金慧瑜
“我国去年180个机场中有133个亏损,亏了不到20亿元,但据各地粗略计算,133个机场所催生的综合效应超过了3万亿元以上。所以,现在地方政府宁愿拿出补贴修机场,开辟航线。”
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的这句话,道出了面对全国大部分机场仍在亏损的现状,地方政府仍对投建机场热情不减的重要原因,这其中,便于招商引资是首要因素。
李家祥经常引用的一个案例是江苏盐城的“汽车城”。2004年,盐城市政府财政补贴3000万元开通盐城-首尔国际临时包机航班,这一航线的开通使总投资68亿元的“汽车城”项目落户盐城,形成了包括韩国起亚在内的600多家韩资企业密集区。2010年,汽车城年销售量33.3万辆,上缴税收近30亿元,带动就业近 5万人。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和就业,是地方政府愿意投建机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建设机场带来的旅游经济效应,已经在云南边陲小县城腾冲有所体现。2009年,腾冲机场刚通航时,曾规划2020年吞吐量达到20万人。经过两年的运营,机场吞吐量达到24万人,带动当地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经济增长逾五成。
当然,也有一些城市的建设机场之举,被指有“面子工程”之嫌,比如珠海三灶机场的超前建设。
1992年,在珠三角地区已有三家国际级机场的情况下,珠海又背负起20亿元的债务,建造了一座配备国际一流硬件设备和系统的“珠海三灶机场”,当时的设计标准就是保证12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然而到2010年,其旅客吞吐量才只有182万人次,综合使用率未达设计标准的10%。
而在更多地方,航空和机场甚至也成为地方政府领导出行“撑场面”的有效途径。2010年就有网友爆料称,我国北方某县修建机场后,主要领导飞机出行时可免费从经济舱升坐头等舱,并享有“高端旅客”的特殊待遇,甚至可根据自己方便的时间登机。
“按照目前中国的经济和航空需求发展速度,修建机场在大方向上是应该鼓励的,但具体到单个城市,就需要考虑当地政府的经济实力,做好大规划、小建设,量力而行。”一位航空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决定修建机场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同时为机场配套的道路、市政设施投资,以及投资环境建设是否能跟上,否则机场建成后,面临的只能是亏损压力甚至是停航危机。
一直鼓励地方加大投资力度建机场的李家祥,也指出了另一大隐患:最近几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对机场安全投入不足,存在“等、靠、要”的现象,特别是对中小型机场的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旧、整体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有的地方领导并不了解民航的特殊性和安全的头等重要性,舍得将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投入航站楼建设,贵宾室也修得富丽堂皇,却不愿在安全设施、设备方面投入资金,致使当地机场的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降低了运行标准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