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国际化期待“水到渠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4:57 来源: 经济日报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既可减少现有国际货币体制不利影响,还可为我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渠道——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外界认为,这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会加快。而两会前,中国人民银行与土耳其中央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30亿土耳其里拉,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是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第16份货币互换协议。

  随着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越来越多,人民币国际化也备受关注。有关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取决于它被市场接受的程度,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要,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动力不断增强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前景可期,支撑各国政府和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充满信心

  一般认为,衡量一国货币是否成为国际货币通常有3个标准:一是是否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二是是否成为一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三是是否成为金融投资的主要货币。这就是说,如果人民币在未来成为国际货币,意味着在境外不仅有相当规模的人民币现金,而且人们愿意持有人民币,并能以此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境外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凸显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为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了契机。”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说。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债权国,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可期,这将支撑各国政府和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充满信心,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强劲的动力。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客观上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也有能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减少现有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进展稳步加快

  跨境人民币业务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给企业、金融机构及个人都将带来便利

  据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币国际化初期主要体现为人民币现钞的跨境流通。200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的ATM机上,可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和加元。2005年,菲律宾央行宣布,人民币在菲律宾成为自由兑换货币。近几年,在新加坡、越南、蒙古,以及法国巴黎等地的街头,人们都能够找到人民币兑换点,人民币受到越来越多境外消费者的青睐。

  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在香港发行。此后,内地多家商业银行先后在香港发行了总额超过2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快速发展,人民币跨境业务的种类更加丰富、规模不断扩大。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08万亿元,我国货物进出口中人民币结算的份额超过7%,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基本确立。“随着升值预期减弱,去年人民币结算仍然保持稳健发展,表明存在人民币结算的真实需求。”丁志杰说,跨境人民币业务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给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好处。

  随着人民币跨境循环渠道不断拓宽,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也呈现明显增长。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量近1.92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4.19倍;人民币债券发行量10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倍;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08亿元,比2010年增长超过16倍,人民币已成为香港特区除港币和美元之外的第三大货币。

  此外,央行间货币合作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如今,在越南、俄罗斯、缅甸等国大多数与旅游有关的行业、部门以及商品零售业均受理人民币,持卡人还可以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使用银联卡进行购物消费,人民币流通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距离仍然明显

  要真正成为世界“硬通货俱乐部”的一员,还需深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出现了一些端倪,但这只是预示着它在这方面有潜力,还要继续往前推进,不等于已经国际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和现实经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非常明显。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殷剑峰认为,由于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业务量大部分集中在进口,出口方面相对很小,这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外汇储备增加,也说明进出口企业在贸易结算的货币选择方面没有太多主动权。“应鼓励企业在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加大资本输出力度,并使汇率机制更有弹性。”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我国所能承受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也提供了推出相关改革的有利时机。

  日前,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发表题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并将整个过程分为短期、中期、长期3个阶段。报告还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机遇期,开放的风险基本可控,不能过分强调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完全成熟再进行资本账户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贾康表示,当前还需深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后,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继续提升,人民币将真正成为世界“硬通货俱乐部”的一员,并被各方欣然接受,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