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联姻市场 我省“非遗产业”蝶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7:21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联姻市场我省“非遗产业”蝶变
楚天金报讯 图为:杨德元展示传统榨油技艺

  □文/本报记者海冰 图/通讯员刘建林

  近日,我省楚式漆器髹(xiū)饰技艺和江汉平原皮影戏两个“非遗”项目,在北京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时大放异彩。其中,“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工艺品几天卖了上十万元。对昔日养在深闺的“非遗”,尤其是传统美术类和手工技艺类“非遗”,各地都在尝试生产性保护,以让其实现“活态传承”。

  我省“非遗”如何实现传承保护与市场化齐驱并进,是否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

  楚人“漆器”技艺融入现代元素

  20人团队年产值过百万

  “买椟还珠”是大家非常熟知的典故。其实,有专家考证,“买椟还珠”成语中的“椟”,可以看成是今天荆州楚式漆器的“漆盒”。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这个精美的“椟”已加入了现代元素,“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邹传志设计开发出《鸳鸯墨盒》,将砚台镶嵌进漆盒,打开可作文房工具,盖上可作精美摆件。

  记者上周末来到邹传志的工作室,见到了这个融入诸多现代元素的墨盒。据邹传志介绍,鸳鸯墨盒目前售价500元,售价有点贵,但销售得还不错。

  “但在早些年,这项古老、神秘堪称楚文化支柱的技艺,陷入了濒危境地。”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专家称,当时仅是家族式生产,经济效益难以保障,面临无法传承的困境。该项目纳入保护后,荆州市成立“楚式漆器技艺保护工作小组”,开办培训班,定期招收学员,鼓励拜师授徒;同时大力宣传、推介,带领其参加上海世博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大型活动;此外还建立起市场开发营销机制,推广“楚式漆器”产品。

  如今,邹传志坚持采用纯手工地道髹漆技艺,复原楚式漆器风采。在他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几名工艺师正对器物进行彩绘,一般漆器要经过设计造型、雕刻、打磨、修漆、补灰、上漆等二十多道工序。“目前市场反应非常好,特别是结合现代人需求新开发的文房四宝和台灯,颇受欢迎。”邹传志说,去年,他带领不到20人的团队创造了百万元产值,年前还接了一笔10万元的国外订单,还有从事高端礼品生产的客商,想与他合作开发绘有楚式漆器图案的包装产品。

  市场所迫 传承人不断改进

  老榨坊变身为小微企业

  “我能把祖传的榨油技艺传承下来,并发展到这个程度,其实是被市场所迫。”日前,黄陂杨氏榨油技艺的传承人杨德元,在他的老榨坊博物馆接受采访时感叹。

  杨德元自小随父亲在榨坊做榨油生意,随着盘龙城开发,村民几乎没人种芝麻了,榨坊开不下去了。为不让一家人断了经济来源,杨德元琢磨着进入市场经营。2006年开始做产品,生产瓶装芝麻油,并制作包装,将产品送到武汉质监局检测,相关指标均合格。

  同时,杨德元着力挖掘祖传家业的文化内涵。据其祖谱记载,在明嘉靖年间(约1558年),杨家开始从事榨油行业,开设了杨楼子榨坊,榨油技艺世代相传,传承至他已是第十三代,生产的食用油一度是皇宫贡品。随后,榨油技艺被列入非遗保护。

  有了“非遗”的身份,其芝麻油等产品受到土特产店追捧,但未料,刚适应了市场水性的杨德元,险些又呛了口水。2009年,相关部门对食用油生产单位,除要求卫生许可证外,还要生产许可证。而杨氏麻油当时仍采用传统技艺,其中有用脚踩出油的环节,显然不符合要求。对此,杨德元绞尽脑汁,自己设计了一套不锈钢设备替代木制设备,保留传统工艺的低温、纯物理压榨的特质,同时使相关检测顺利达标,产值也翻了一番。

  杨德元称,该榨坊现在也相当于一个小微企业,一年油料加工量在10万公斤,纯利润能落个上十万元,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办了老榨坊博物馆,展示与榨油相关的老古董,现场展示传统榨油技艺和农耕文化,自开办以来,已免费接待数千游客。

  小小鞋垫成就一番大产业

  留守“绣娘”创2000万产值

  一块小小鞋垫上,既可“绣”天上人间、过去未来,也能嗅到这片土地散发的文化气息,红安绣花鞋垫因制作精良、舒适耐用,成为当地人人馈赠亲朋的佳品,还是姑娘订亲、出嫁时的必备物品,她们少则十来双,多则百余双。如今,这朵民间奇葩,在与市场接轨后愈发显示出它的生机。

  为更好保护该“非遗”项目,红安县启动了“红安绣活”工程,成立了“红安县传统手工技艺研究会”,通过几年努力,已在太平桥镇、七里坪镇123村挂牌设立两座“传习所”,城关镇倪赵家村、王家畈村、七里坪镇叶家畈村等多个基地已粗具规模。全县“绣娘”从原来的数百名猛增到近万名,更是培养了一批刺绣能手。此外,该县逐步建立了4个收购、销售点,产销基地的建立为“绣娘”们解除了后顾之忧。目前,红安绣活成为当地“留守妇女”创业的首选,目前,已经建档入册的“绣娘”就达3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获经济收入共约2000万元。

  专家把脉“非遗”生产性保护

  交给企业家运作需把握“度”

  “目前,‘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绝大多数不景气,对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中的一些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非常有必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姚伟均接受采访时称。

  如何推动“非遗”项目发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的吴志坚建议:首先,“非遗”与旅游深度结合,在景点推出本土特色的“非遗”产品,其次,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制定可行规划,给予政策支持。

  “古老的汉绣,必须适合现代人的口味才能有市场。”在武昌红巷开绣坊的黄春萍在色彩、题材方面对汉绣不断创新,赢得了稳定的顾客群。近年来,她的绣品一直供不应求,其中一件卖到18万元。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赵金龙谈道,目前,汉绣传承人主要是凭兴趣在做,有的甚至拿出家底来推动汉绣的发展,这不是长远之计。建议交由企业家来对某些“非遗”项目市场化运作,但市场是把双刃剑,需谨慎把握一个“度”。

  姚伟均则强调,“不管是采用何种运作方式,落脚点都要落在保护上,如果只是披着‘非遗’的外衣来抬高产品的价格,无疑会背离保护的初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