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经济恢复期的中国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7 07: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全球经济正进入恢复期。各国都希望能通过发展科技创新,率先带领世界走出危机。”在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欧债危机下的中国产业机遇”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目前各国仍在摸索产业发展路径。在这个阶段,中国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学会在金融与产业相互支持的过程中趋利避害。

  各国摸索产业发展路径

  “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的恢复时期。”李扬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正经历着痛苦且全面的国内经济调整。

  在李扬看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正互为“镜像”,世界各国的国内经济结构均存在着扭曲。在发达经济体,人们看到的是过度消费和过度负债,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过度发展,金融活动的过度杠杆化,日趋严重的财政赤字,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社会消费性支出的过快增长,以及国际收支逆差和日趋严重的债务负担。新兴经济体则是另一番景象:过低的消费率和过高的储蓄率,投资的高速增长,服务业的低水平发展,金融业的落后,社会性消费支出的缓慢增长,以及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和储备资产的迅速积累。他判断,发达经济体的长期低迷和新兴经济体的持续增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

  “在当前世界形势下,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于重大的科技革命。只有科技革命才能导致产业革命,最终推动世界走出危机。”各国政府都深刻认识到,经济危机后全球面临一场全面且广泛的科技竞争。谁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领科技高峰,谁就能占领经济高峰。可以看到,各国不约而同地提出产业振兴规划,欧美国家即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还是会在科技上增加支出。如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上台,就提出美国要“再工业化”、“再出口”、“再制造”以及创造高新科技产业的口号。中国政府也如此,2008年以后中国启动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资金,还推出了一整套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

  不过,李扬认为,尽管各国提出发展科技产业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但依然处在摸索阶段。各国都知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如何发展、路径是什么,其实没有统一标准。

  让金融与产业更好地互动

  金融危机暴露了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金融的弊端,让“金融”在很多场合备受质疑。李扬认为,看待金融要理性客观。

  经济发展,特别是一种科技从概念到实践的过程中,肯定需要金融的支持。在现代社会,没有金融的支持,产业化是很难迅速完成的。不过,金融的支持方式比较特殊,有其自身运行规律。“这种规律有点‘夸张’,甚至可能会造成泡沫。具体来说,当一个新兴产业产生并展示出前景的时候,金融资源一定会趋之若鹜,迅速地把它炒出泡沫来。如本世纪初的信息产业泡沫就是金融业炒作出来的。当时全世界的资金似乎都投向了信息产业,只要一个公司名后面加个‘.com’,股票马上能翻倍。金融支持产业革命就是采用这种‘潮来潮涌’的方式,这是金融的运行规律所致。”李扬说。

  “不能简单地给金融套上一个‘笼头’,那样就完全违背了其自身规律。我们要学会利用金融,研究如何在金融与产业这样一种相互支持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尽管中国的金融产业发展比发达国家晚很多年,但在如何让金融与产业进行更好的互动问题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李扬说。

  眼下,中国金融市场最急切要做的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李扬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采取了大规模增加银行贷款、降低投资项目的资本金率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金融杠杆率有所提高,一种表现是目前中国居民、企业、银行、政府的四张资产负债表均开始呈现负债率过高状态。其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重点在于创造有利于股权资本形成的机制,包括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营资本发展、开展金融创新,致力于将债务性资金转变为股权性资金等。(记者唐烨)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