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并发表演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8 23:28 来源: 商务部网站3月1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北京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发表了题为《共同目标,一致行动——追求内外均衡的增长》的演讲,实录如下:
我感谢多年来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感谢邀请我围绕“追求内外均衡增长”的主题发言,这是一个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题目。
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就均衡、非均衡增长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形成多种派别,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对这一理论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从现实来看,近百年来,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失衡导致了经济危机频发。所以我们在讨论均衡、非均衡发展问题时,不能不想到目前我们正在经受着金融危机的考验,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还在发酵,世界经济正处在艰难的复苏之中,非洲还有很多饱受饥荒的人们,全球能源资源争夺激烈,不排除触发战争的可能。因此说,内外均衡增长这个主题也很有现实意义。
均衡增长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
首先我谈谈对这个主题的认识。论坛的主题是:追求内外均衡的增长。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所谓“追求”的,往往是一种比较完美、可望而又难以企及的目标,比如崇高的理想等。从哲学的观点看,追求均衡就是实现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对立是绝对的、永恒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不统一,相互排斥和斗争,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经济发展的规律亦如此。经济均衡增长是相对的、短暂的,非均衡增长是绝对的、长期的。非均衡始终围绕均衡的中心线上下波动,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无限接近均衡增长的目标。
内外均衡应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关于内外的均衡增长。我认为,当前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以国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所谓“内外”的概念应该是以国界划分,“内”指国内,“外”指国外,另外也有一些国家联合体、区域经济共同体等“内”的形式。从这个角度讲,从狭义的定义上,内外均衡或非均衡增长是指各国或国家联合体的国际贸易、跨国投资、自然人移动等要素是否均衡,以及在这些要素流动基础上的国际货币收支均衡与否等。从广义的角度看,我们应当看到,考量一国的经济均衡与非均衡不仅应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跨国投资、自然人移动等,还应包括资源所有、财富分配、消费能力以及教育、养老、医保等方面是否均衡。这些要素均衡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老百姓的人权,不仅是言论自由权,首先而且更重要的是生存和发展权。因此,衡量经济增长均衡与否,还要综合、全面地分析多种要素。
全球化下经济均衡增长在发展中实现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前世界的一个主要特征。世界经济原有的均衡不断被全球化、被经济发展打破,但全球化又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大范围的、发展中的均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源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近而推动全球生产关系的调整,如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海运成本的大幅降低。全球化已不仅仅是货物贸易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到境外投资,其生产要素禀赋在全球实现最佳组合布局,资本全球化发展迅速。一些新兴国家其经济的起飞得益于跨国公司全球化投资,同时也催生了这些国家本国工业的发展,及随后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以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为例。30多年前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及1%,而2010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0%。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打破了30多年前世界贸易的均衡,然而中国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增长,新的均衡。30年间,中国的进出口基本是平衡的,前期逆差较大,后又出现顺差,近几年的趋势是越来越平衡。2011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约2%左右,即使加上资本收益项目,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只占GDP的2.8%左右。
西方一些人经常批评中国不顾全球经济平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他们从来不提中国同时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内,中国进口将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不仅给全球生产了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也吸纳了世界各地的消费品。在北京及一些大城市的商场里,全世界的各种品牌、高档消费品都可以找到。最近几年,中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年均15%-18%的速度增长,这一速度高于中国GDP的增幅。这就是中国在发展中创造出的新的均衡,如果没有这个新的均衡,世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难度可能会大得多。
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内外均衡增长目标
追求均衡增长是各国的共同目标,尽管增长总是表现出非均衡的特性。各国应该共同围绕均衡增长的目标采取一致行动。为此,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确保非均衡增长的有限度和可控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国的非均衡增长一旦不能控制,超出限度,不仅会影响本国经济,也会给其他国家甚至世界经济带来负面甚至灾难性影响,反过来又加重本国经济的受损程度。我们从至今仍然在蔓延的金融危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因此,我十分赞成G20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参考性指南的研究和监测。我们需要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求得共识。
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新兴国家的崛起。新兴国家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对发达国家而言,新兴国家的崛起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而且机遇将远大于挑战。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应对新兴国家崛起,采取的是限制出口、阻止投资入境,甚至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既对他国不公,也对本国公民和企业不公,效果也将是负面的。
三要共同努力开放市场,扩大本国消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国家,都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扩大市场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最终消费作为实现内部均衡增长的基本立足点。中国正在这样做,愿意和各国交流合作,为实现均衡增长共同努力。
今天虽不能就均衡增长中的货币与贸易关系,尤其是汇率与贸易平衡的关系详作论述,但需要强调的是,要从宏观总量上来分析和考量货币与贸易的关系,要实现二者在市场运行基础上的平衡,不能混淆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