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躁动背后的机会主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郭立场
考核干部政绩应走群众路线,让群众当裁判,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评价权和监督权,将干部的政绩置于群众公开监督之下。
客观上看,以民主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时的确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这正是民主权利的体现,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添了一些小"麻烦",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导致的大"麻烦"。一些看起来很复杂很难办的事,只要真心相信群众,真正还权于民,办起来就真的不那么难。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孟学农表示,“现在说躁动,真正躁动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各级政府官员”。孟学农说,官员躁动跟现行的体制设计有关,所以有些官员面临三年不升迁的时候有些心理躁动。
躁动,或曰浮躁,即心浮气躁,是一种危害极大、传染力极强的社会病,主要表现是急功近利、不求甚解。在认识论上,它是主观脱离客观的一种价值判断;在方法论上,它是缺乏科学规划的“短视病”;在心理学上,它是一种急于求成的不良心态;在社会学上,它是一种投机钻营的庸俗化倾向。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贪图虚名,不务实效,是浮躁病的突出病症。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孟学农怒斥各级政府官员的躁动,并指出现行的体制设计纵容了官员躁动,可谓是切中肯綮,引人深思。
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是“风向标”。各级政府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科学的考评机制。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并出台了一系列干部考核的要求,但仍让人心存疑问,官员最大的政绩究竟应该是什么?显性政绩和隐性政绩究竟应该如何区分?让干部考核不变味、不走样的关键又是什么?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方,上级机关对干部政绩的考核,仍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上,并以此作为干部进退留转的主要依据。而任期太短,过于注重“面子”,又容易助长一些地方干部在任期内急于出政绩,不顾本地条件,寅吃卯粮,大兴土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遂层出不穷,投机心理和躁动行径暴露无遗。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与事,有太多因为老实而吃亏的活标本。其实,躁动之所以盛行,“政绩工程”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迎合考核标准及更高一级领导的欢心。如果上一级的领导不喜欢“政绩工程”,考核标准不彰显“政绩工程”,这些所谓的好大喜功的干部断然不敢也不会有这个喜好。
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不仅要对“无赖”行径实施有效的钳制,而且要能防止和遏制人们萌发各种损公利己的“无赖”冲动。在某种意义上,“显性”绩效成为许多领导抓工作的指挥棒,致使一些领导热衷于追求“短、平、快”的形象工程和一时的轰动效应。由此可见,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才能在领导干部中形成踏实肯干的浓厚风气,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的良好环境。这就提供了一种思考,有关部门在考核评价干部时如何是做到实事求是,如何把干部的政绩考准、考真、考实,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下些什么,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为此,发展和完善干部考核的理性路径选择是构建制度化体系,体现干部考核的制度之美。
无论怎样设计政绩考评的标准,人民的利益应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换言之,干部考核既应重视上级部门和分管领导的意见,也需要强化群众的参与度,让广大群众了解各级干部在干什么、干得如何。广大干部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之中,其政绩的大小、真伪和优劣,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考核干部政绩应走群众路线,让群众当裁判,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评价权和监督权,将干部的政绩置于群众公开监督之下。客观上看,以民主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时的确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这正是民主权利的体现,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添了一些小“麻烦”,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导致的大“麻烦”。一些看起来很复杂很难办的事,只要真心相信群众,真正还权于民,办起来就真的不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