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共铸诚信 有你有我(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09: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人们谴责企业失信行为的同时,一个共识也在形成:构建诚信社会,是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个部门的共同责任

  诚信缺失原因复杂。推进诚信建设需要有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的共同支撑,还需要有企业、监管、媒体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从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的追踪报道,再到众多媒体的跟进报道,以及民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的介入,涉事企业的致歉,广大网民的跟帖,连日来,这场由主流媒体主导的企业诚信监督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们纷纷谴责涉事企业失信行为的同时,一个共识也在形成:构建诚信社会,是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个部门的共同责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很多企业提出建立诚信文化,涌现出一批重品牌、重信用的企业。但从近年来央视“3·15”晚会所曝光的事件来看,从小作坊到家乐福、麦当劳等跨国企业,不同程度的欺诈行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秩序。为何经济快速发展,而失信行为越发“花样翻新”?为何一些以高标准、严管理著称的跨国企业到了中国就出了问题?从本质上看,诚信缺失原因复杂。逐利是企业的特质。当企业的逐利成本远远低于诚实守信所付出的成本,当企业的失信行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来制约,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和监控机制的缺位,很难寄望于企业家的道德成就一个诚信的企业。所以推进诚信建设需要有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的共同支撑,还需要有企业、监管、媒体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诚信建设,企业先行。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技术、人才、资金可以引进,但是诚信不能引进,要靠企业自身积累。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信用。不讲诚信的企业,注定无法做大,无法长久。

  诚信建设,监管护航。制度及法律是诚信的保障,一方面需要有制度对企业的失信行为作出严厉的约束和处罚,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先行、监管在前,把失信行为遏制在源头,以免在对社会及消费者造成损失后再行监管。

  诚信建设,媒体助力。媒体的作用是倡导、是监督、是督促,是营造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从数十年前无人知晓“3·15”为何物,到今天全民呐喊消费维权,以央视“3·15”晚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1年至今,央视“3·15”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22年,影响力直逼春晚。进入21世纪,“3·15”晚会开始把矛头指向了假冒伪劣产品,挑战“大牌”也开始成为“3·15”晚会的主旋律。从2007年曝光具备“三防”功能的诺基亚5500手机修不停,到2011年揭露锦湖轮胎原料掺假、国美电器借“以旧换新”政策骗完顾客骗国家,以及美赞臣奶粉吃出肉虫,再到今年点名批评家乐福、麦当劳等跨国公司损害消费者权益,央视“3·15”晚会用记者扎实的调查取证,展示了一个个诚信缺失甚至违法经营的典型案例,唤醒了消费者的权益意识,不仅打造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更成为规范市场秩序、传播国家法规政策的强大平台。

  企业行业全力推动、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新闻媒体营造氛围,共铸诚信,有你也有我。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出诚信和谐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