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长期理财产品又热卖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13:59 来源: 扬子晚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贸易逆差加剧、新增贷款走低……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相继出台,带来理财市场新变化。近日,记者走访京城各大银行时发现,去年红极一时的短期理财产品已有所降温,半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正受到更多客户青睐,同时,货币基金、黄金挂钩类理财产品也呈现热销行情。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分析,通胀缓解、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降准预期升温都将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而与之挂钩的债券、货币市场理财产品收益也呈下降趋势,居民应考虑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高收益。除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投资货币基金、国债和保险。

  两次下调存准率影响显现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增长3.2%,创20个月新低,且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3.5%;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07亿元,低于1月份的7381亿元;2月贸易逆差315亿美元,创10年来单月最大逆差。

  “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认为,“在通胀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为控制经济下行风险,央行年内可能将调低存款准备金率2次。”

  上月,央行启动了2012年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为市场释放了约4000亿元的流动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宇雯认为,根据目前情况看,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将调1-3次。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很大。

  采访中,工商银行顺义支行中山街分理处理财师王慧认为,降准和降息都将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从而“牵连”与之相关的理财产品收益,尤其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因为这类稳健型产品大多投资于对货币市场利率极为敏感的债券等。

  据王慧介绍,去年12月5日、今年2月24日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就已呈现下降势头。以工行3月13日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BB1219为例,该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基金等,期限4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2%,而去年12月10日到期的一款产品ZH1147,期限、投资标的均与BB1219类似,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6%。

  长期理财产品走俏

  半年到一年期的最受青睐

  记者18日在走访各家银行时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前来咨询长期理财产品。在工商银行顺义支行中山街分理处记者看到,有不少客户都是来咨询半年至一年期理财产品的。

  李女士去年以来就一直购买期限在三个月内的保本型短期理财产品,但现在她决定配置一款半年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4%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投资短期产品不划算了,将来收益可能还会降,不如买一款半年的。”李女士说。

  王慧告诉记者,在降准、降息预期下,还是投资长期理财产品划算,“如果未来降准或降息,理财产品收益也会跟着降低,还不如买长期的,可以锁定收益。”

  据普益财富统计,受市场需求影响,2月份以来,长期理财产品占新发理财产品比重已有所上升。2月27日至3月2日一周,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半年至1年期产品数量占比较前一周增加了3.72%。3月5日至9日一周,半年至1年期产品市场占比增加0.24%,1年期以上产品市场占比增加0.33%。

  尽管中长期理财产品新发行量占比有所提升,但在市场上依旧“供不应求”。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还是1至3个月期的短期理财产品居多,期限半年以上的理财产品供应量很少。

  “金融界”网站最新发布的理财产品周报显示,在3月8日至14日发行的194款理财产品中,6-12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占比16%;12个月以上的产品只有7只,占比仅为4%。

  邢成认为,目前银行普遍存在理财产品短期化倾向,但一个成熟的理财市场里,长、短期理财产品应该都比较丰富。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产品设计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成本和风险控制等诸多因素,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在力推1至3个月期产品,甚至将长期产品拆成短期来卖。

  买货币基金挂钩黄金理财

  多样化投资配置更适宜

  记者采访中,工行理财师陈艳艳建议,在中、长期理财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考虑购买货币基金,“投资货币基金允许随时赎回,流动性好,而且按月分红,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都有5%,比短期理财产品还高。”

  据陈艳艳介绍,货币基金主要投向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包括政府公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本票、银行承兑汇票等,风险相对较小。目前诸多理财产品的投向也包括货币基金,投资者不如直接投资货币基金。

  此外,记者发现,随着近期金价震荡加剧,市场上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发行量也较去年同期剧增。普益财富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月28日,银行共发行黄金类理财产品15款,而去年同期仅为2款;就全年而言,2011年黄金类理财产品一共才29款。照此计算,今年前两个月发行的数量就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

  陈艳艳告诉记者,黄金类理财产品多为保本浮动型产品,总体风险较小;但需注意的是,金价只是支付投资者收益的依据,与价格涨跌不一定成正比,投资者需要对产品具有一定认识后再“下手”。

  中国银行理财师韩芳建议,投资者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将一部分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而不急于动用的资金则可以用来购买期限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或保险。

  韩芳认为,无论市场行情如何,一般来说投资中长期理财产品更划算。短期理财产品在收益日前后都会有几天“闲置期”,摊薄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如果不能立刻投资下一个理财产品,“闲置期”还会更长,导致收益率被拉得更低。

  据新华社电

  ■相关阅读

  买理财产品多个心眼

  理财产品夸大宣传和隐瞒风险,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本身特点……这样的情况想必许多人或多或少地都遇到过,但是与一般的消费维权相比,在理财领域,由于涉及到专业知识,再加上众多“霸王条款”的存在,使得“维权”雷声大雨点小,要想获得赔偿,难度很大。

  既然事后维权这么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该从开始理财时就“多个心眼”。综观百姓日常购买的众多理财品种,许多都是通过合同方式订立的,至于人民币理财、信托等,也需要投资者在购买之前,签订有关提示风险的“告知书”。如果普通投资者一开始不仔细看其中的条款,会大大增加发生风险的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理财合同中,不少都采用的是格式条款,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免责内容,特别是在银行理财产品、保险合同中,这样的情况更加明显。客户在签字的同时,也就等于将自己的权利放弃了;而且由于这些条款往往印在一些隐蔽的地方,不太容易被发现,因此切记不要在没有仔细阅读条款的情况下就匆忙签字。

  据文汇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