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马蕊
昆明市工商联成立于1952年,迄今历经60年的风雨征程,收获了累累硕果。为构筑昆明非公有制经济新格局,发挥了积极的"助手"作用。
自2007年昆明市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刚刚走过的这5年是工商联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的5年,是工商联社会影响显著增强的5年,是工商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5年,是工商联广泛参与现代新昆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5年。
时隔5年,2012年3月15-17日,昆明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崭新的发展思路、战略规划,新一届领导班子已经"闪亮登场"。新形势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昭示新希望。昆明市工商联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不断朝着更高、更强的工作目标奋进。在实现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的壮丽实践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继往开来,我们衷心地希望昆明市工商联的殷实努力、累累硕果能引发共鸣和思考。藉此喜庆之机,诚挚地祝福昆明市工商联工作再创辉煌!
昆明市工商联作为云南省发展历史较为悠久、迄今为止是云南省异地商会创建最多的工商联组织,有着许多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喜人业绩。特别是自2007年8月昆明市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昆明市工商联为积极拓展该市非公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往开来,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新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一目标,未来昆明市工商联在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将有很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探寻昆明市工商联过去5年的发展经验、展望未来的工作蓝图,本报记者专访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昆明市工商联主席杨勇明。
记者:自2007年8月昆明市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昆明市工商联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斐然成绩,请问您觉得这5年来有何卓有成效的工作经验吗?
杨勇明:过去5年工商联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昆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云南省工商联和昆明市委统战部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市工商联组织、商会组织和广大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5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经验值得提出。
首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工商联工作的关键。5年来,昆明市工商联组织始终牢牢把握统战性、充分发挥经济性、切实体现民间性,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始终紧紧围绕昆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能,主动把工商联各项工作融入现代新昆明建设大局,为促进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践表明,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商联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赢得党委政府的更加重视和支持,才能创出新经验,推动新发展。
其次,加强联络,扩大覆盖,是发挥工商联作用的基础。5年来,昆明市工商联组织举办政企联系座谈会,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拓宽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沟通交流渠道。实践表明,只有加强沟通,扩大覆盖,在拓展商会组织网络的同时,着力增强商会吸引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真正在思想上加入工商联、在感情上融入工商联、在行动上响应工商联,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作才能真正出成效。
其三,贴近会员,服务会员,是增强工商联活力的保障。5年来,全市工商联组织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更新思想观念,紧密结合会员企业需求,在解决融资、法律维权、咨询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举措,通过鼓励支持各驻昆商会开展会员活动,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得到了会员企业的认可。实践表明,没有服务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服务质量就没有凝聚力,只有贴近会员、创新服务,工商联工作才能不断增添新的活力。
其四,整合资源,主动作为,是工商联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年来,昆明市工商联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与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扩大工商联的影响。实践表明,只有整合资源,主动作为,善于乘势、借势、造势,工商联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记者:面对工商联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昆明市工商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杨勇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新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一目标,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及省、市委《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在新的起点上,稳中求进、创新推动、跨越发展,努力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作出更大贡献。以上就是昆明市工商联工作的总要求。
记者:未来5年,是昆明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桥头堡”战略的全面推进,昆明市非公有制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央16号文件及云南省、昆明市委《实施意见》的贯彻,工商联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新阶段、新形势要求工商联履行更多的职能、承担更大的责任。请问未来5年,昆明市工商联的战略规划具体是什么?
杨勇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央16号)和云南省、昆明市委《实施意见》,对工商联工作作出新部署、赋予新职能、寄予新期望,为工商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优势和作用,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履行职能,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努力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作出新的贡献。
具体而言,要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乘势而谋,强化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央、省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精神的贯彻落实。
201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这在工商联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工商联事业从此迈上了更新更高的起点。2011年,云南省、昆明市相继制定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这些文件的出台是昆明市工商联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更是对我们工作和执行力的严峻考验。全市工商联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委《实施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贯穿于工作全过程。通过执委会、常委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在全市工商联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政策机遇和挑战,明确工作职责、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制定工作措施,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加大对中央、省、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意见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把抽象的政策具体化,把概念性的规定实际化、数量化,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加大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和重视,不断推动工商联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推动工作条件改善和工作水平提高。
二是加强引导,拓展载体,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责。昆明市工商联组织要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贯穿工商联工作始终的生命线。
要坚持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相结合,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昆明市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出的重要贡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和维护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良好社会形象。要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培训活动,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把握培训重点,创新培训载体,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素质。
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弘扬优秀建设者精神,深入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交流、学习、借鉴的平台,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充分发挥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平台作用,组织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围绕破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组建难、党组织作用发挥难这“两难”问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支持所在企业、商会建立党组织,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和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覆盖面。
三是深入调研,密切联系,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基础性工作,在昆明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举。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要求,选取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为参政议政奠定坚实基础。树立精品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不断提升调研工作水平,多出调研精品。
要密切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立健全联系机制,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深度和高度。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推荐工作,把政治上靠得住、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到各级人大、政协和工商联组织担任社会职务,拓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平台。
四是建管并重,分类指导,促进驻昆商会组织健康发展。
制定和完善驻昆商会发展规划,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对驻昆商会建设的指导。加大行业、异地商会的培育力度,重点在地方政府扶持、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区域特点的行业,培育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商会。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重点,培育一批与昆明市经济具有较强互补作用、能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的异地商会。
积极搭建驻昆商会与党委、政府沟通平台,建立驻昆商会公共服务载体,为商会完善功能、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进驻昆商会承接政府职能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鼓励支持驻昆商会开展调查研究、招商引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充分发挥驻昆商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作用。
切实履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商会组织主管部门的职责,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推进《昆明市驻昆商会管理办法》的落实。对驻昆商会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促进驻昆商会成为按照章程自我管理、规范运作的社会团体。引导驻昆商会组织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社会服务管理职能,发挥商会组织在联系沟通政府、和谐社会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驻昆商会健康有序发展。
五是搭建平台,拓展服务,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
全市工商联组织要坚持服务立会宗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稳中求进、创新推动,拓展载体,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融资、维权、培训等服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加强与海内外工商社团、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工商联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商会的民间交往优势,着力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非公有制经济“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开拓海内外市场,提供服务和帮助。加强与驻昆金融机构的联系,搭建银企、银政沟通交流平台,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贴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按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需求,提供现代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等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开展企业维权工作,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联动机制,主动受理非公有制企业的维权诉求,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理愿望和要求。与专业法律服务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推动全市工商联组织加入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落实青年创业促进会和“贷免扶补”工作,扩大创业项目筛选视野,扶持更多人员创业,带动就业。
六是加强学习,改进作风,抓好自身建设。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队伍,既是实现工商联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的迫切要求。
要坚持学习制度,创造学习条件,丰富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工商联机关干部素质,增强工商联干部服务大局的能力、服务会员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载体,丰富服务手段,提高机关执行力和工作效能。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商会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提升工商联的知名度、美誉度,塑造机关良好形象。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提高机关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坚定信心,改变怨天尤人、甘居人下的思想,树立有为有位、敢想敢做的精神,破解难题,敢于担当,不断推进工商联事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