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花旗售罄浦发股份获利3.49亿美元(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1 07: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花旗售罄浦发股份获利3.49亿美元(图)

  的确,每次境外投资者抛售中资银行的股权,中资行都始终以“大度”的姿态来看待并表示理解,且均强调股权遭到抛售对银行运营没有任何影响

  3月19日,花旗集团宣布已经通过大宗交易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售出了其所持的2.71%的浦东发展银行的股票,接盘的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这笔A股史上最大笔的大宗交易再度引发市场对境外投资者抛售中资银行股份的关注及质疑。

  花旗获利颇丰

  按照当前汇率计算,花旗出售所持有的2.71%(约合5.06亿股)浦发银行的股份,交易的全部收入为6.68亿美元,计税后约为3.49亿美元。相较于花旗在2003年以6亿元人民币入股浦发银行,不到10年的时间花旗从这一投资中获利高达4倍。其实,根据双方在2005年签订的协议,花旗承诺增持浦发银行股份至19.9%。但直到售罄浦发的股份,花旗始终未有增持的举措,而且在浦发多次的扩股融资后,所持有的股权从原先的5%被摊薄至2.71%。

  尽管花旗并未说明此次出售浦发股权的原因,但外界似乎对此并不难猜测。美联储在3月14日公布了美国大型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其中花旗银行并未通过测试。显然这预示着花旗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补充资本。“母行危情”几乎成为了近年来包括高盛、美银、大摩、小摩等在内的境外投资者接二连三抛售中资银行A股及H股的最大及最好的理由。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解决本身资金周转问题,花旗出售浦发股份很可能也是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因为花旗对浦发的持股比例一直都比较低,因此出售股份对浦发的经营管理等没有多大影响,之后花旗可能会集中精力在与广发银行的合作上。”

  花旗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时则指出,股份出售是基于花旗集团对投资的评估,同时考虑到花旗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发展机会。花旗还强调,其目前正在中国投资与发展,持续增设网点,拓宽业务范围,招聘新的人才。2012年第一季度,花旗宣布了几项重大业务进展,其中包括获批在中国发行信用卡,以及初步获准与东方证券成立合资证券公司。

   实为财务投资者

  尽管任何股权的出售都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市场行为,但市场投资者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境外投资者抛售中资银行股权的交易后,不禁对所谓的“战略投资者”产生强烈质疑。

  本世纪初,中资银行引进高盛、美银、花旗等这些境外投资者之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将他们定位为战略投资者。然而,纵观这么多年的中资银行与境外投资者的战略合作,除了发行联名信用卡之外,似乎很难再给投资者其他深刻的合作印象。反观近年来这些境外投资者频频抛售中资行股权并获取巨额利润的现象,不得不让人将他们定位成财务投资者。

  此前一位外资银行业内人士在跟《国际金融报》记者交流时就指出:“当初外资行入股中资行之时,是中资行纷纷进行改制以求上市的时候,而引进境外投资者显然能更好地包装中资银行,并以更高的价格发行股票。同时,外资行那时也急于找机会进入中国市场,而战略投资者的名义则能以更低的价格来购入中资行的股权。可以说,一个愿挨一个愿打。”

  的确,每次境外投资者抛售中资银行的股权,中资行都始终以“大度”的姿态来看待并表示理解,且均强调股权遭到抛售对银行运营没有任何影响。“大家彼此都只是作为跳板而已,中资银行本身也并不愿意外资行真正成为他们的战略投资者。”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显然,境外投资者不吃亏,中资银行也不吃亏,现在惟有中小投资者们在承受着中资行股价的低迷。“当初中资银行改制之时,不少银行都是资不抵债,可以说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中资行当时又急于改制,因此在引进境外投资者方面的谈判都不太有利。不过,境外投资者在中资行的改制及上市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意义。”(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