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引关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1 14: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华盛顿3月20日电(记者阳建王宗凯)最近一周来,美国频频采取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美方在行政和法律层面也有强化贸易制裁的趋势。这些都表明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在大选之年,美方再次挑起两国经贸事端,其影响和后果值得高度关注。

  贸易救济措施接踵而至

  美国商务部20日做出两项终裁,认定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输美化学增白剂存在倾销行为,认定中国输美镀锌钢丝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美商务部同时还初裁认定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接受程度不等的补贴,并定于5月17日公布对此类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

  尽管按照美方程序,贸易救济案还需美国另一大贸易管理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决,但后者通常会跟随商务部作出肯定性裁决。这意味着美国未来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已基本尘埃落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同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通过日落复审裁定,认定从中国市场进口的金属硅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持续的损害,由此美国将继续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就在一天前,美国商务部刚刚终裁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一周前,美国还联合欧盟和日本就中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

  从13日到20日,仅仅一周时间,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多达6起,频率很高。除对外实施贸易救济行动,美国近期还从内部采取行政和立法措施,强化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包括设立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快速出台《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等。

  尽管很多裁决是基于早已开始的“双反”调查,但是美国有意无意地多次推迟作出中国相关产品的裁决,造成20日一天内作出四项肯定性裁决。有分析人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既是奥巴马作秀给国内选民看,也是给中国施加压力,旨在率先制造强硬氛围,以使美国在随后的谈判中获取更有利地位。

  (责任编辑:林秀敏)

  

  贸易保护手段呈新特征

  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凸显其国内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明显升温,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和趋势。

  第一,美国“防守”与“进攻”并举。在“防守”方面,设立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将强化对国内贸易法律的执行,调查中国产品对美出口是否存在不公正的竞争优势,是否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伤害等。同时,通过对中国产品接连发起“双反”调查,阻止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在“进攻”方面,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近期多次表示,美国政府今后将帮助美国企业和产品打开他国市场,特别是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机械产品和服务产品市场。而新成立的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的一项工作就是监视竞争对手在汇率政策、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提高美国在推行市场开放方面的能力,为美国企业创造竞争和扩张机会。

  第二,除常见的“双反”调查,美国今年还频频动用隐蔽性更强的“337调查”手段,以保护专利为名打压中国产品。仅2月下旬以来,就有15家中国公司涉案,产品包括激光打印墨盒、照相手机、平板电脑、可调节能荧光灯等。据统计,2011年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多达16起。

  由于“337调查”不仅监督国际贸易,也管控美国国内的州际贸易,因此该调查表面上并不针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作为一种事实上的技术壁垒,这种调查具有更强的隐蔽性。“337调查”的处罚比“双反”调查更为严厉,最坏的结果将是彻底丧失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第三,除自身发起的“双反”和“337调查”等单边贸易制裁行动,美国还联合其他发达国家利用世贸组织等多边平台对中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管制施压,试图打着“尊重国际规则和程序”的旗号行贸易救济之实。

  (责任编辑:林秀敏)

  

  互利共赢才是贸易之根本

  华盛顿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驻中国前首席代表黄育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现在有一种趋势正在形成,即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多,对贸易开放的热衷度在下降。

  从动机来看,美国对华贸易救济行动增多背后,除显而易见的经济因素外,更有大选年的政治利益考量。除总统大选外,美国国会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今年也面临换届,因此从白宫到国会均在竭力打造公众利益捍卫者的形象。而在美国部分政界人士眼中,以创造就业为由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是争取选民的最有效手段。

  黄育川说,可以预见中美贸易摩擦在大选年将更加频繁。柯克日前在国会听证会上更直言不讳地说,今年奥巴马政府将对中国等贸易伙伴发起更多贸易救济调查,并将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平台敦促中国开放市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尽管美国政治人物言辞强硬,但美国也深知其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因此强硬表态未必会全部转化为实际政策,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

  美国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史剑道指出,美国成立新贸易执法机构、修订关税法等行动更多是出于大选政治需要,不会实质性伤害中美关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迪也表示,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措施不太可能激增。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伊肯森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避免两败俱伤对美国政府来说才是明智之举。据美国廉价太阳能联合会估算,若美方对来自中国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将在未来3年内损失5万个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