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人民币或在完成自由兑换改革前“被”世界货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01:5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何志成(经济学家)
3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的90名境外代表时,就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美经贸关系、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与代表们进行了交流。
此前在“两会”记者会上,温总理也曾表示 “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我们将继续加大汇改的力度,特别是较大幅度地实行双向的波动。”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曾出现暂时回调,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降温预期被炒作,美国经济则加快复苏,两国汇率变化反映了经济趋势暂时逆向运行的基本面。而从中长期看,未来几个月中国对外出口不会持续下降,美国经济复苏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向可能出现逆转。
人民币汇改当然不意味着人民币永远升值、一路升值,但人民币持续地贬值绝不是中国经济的福音。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央行将宣布扩大人民币双向波动范围,并逐渐减少对汇率的干预。而减少干预本身,就会使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两会”以后,人民币汇改进程会加快,而且会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国际化之路。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的前提是必须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但中国将探索一条新路:即在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先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员,再通过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而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支柱性货币——人民币汇改将开创世界货币新道路。
世界货币不是自封的,它的选择也是双向的。首先,是自己愿意作世界货币,愿意主动地实现自由兑换;还有一种可能性,绝大多数国家都急切地希望某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愿意选择该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即使它暂时还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有可能属于后一种情况,比如我们看到人民币与许多国家的货币签署了互换协议,日本等国近期高调宣布将大量购买人民币国债。
近来受美债和欧债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下滑,汇率中内含的劳动力价值高估现象被市场发现,从大趋势上看,以美元为代表的旧的世界货币体系需要变革,需要调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占比上升,急需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并在这个新体系中发出更强大的声音。人民币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因此很有机会被新老世界货币拉着进入世界货币体系,而等不到人民币完成自由兑换改革。
客观地说,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环境稳定,中长期国际贸易量持续高增长,GDP增速保持世界领先。这个趋势致使人民币相对很多国家的货币更坚挺,客观上成为“硬通货”。近些年来,人民币汇改进程稳健扎实,很多国家的货币争先与人民币互换,甚至开始储备人民币。人民币客观上已经半国际化。
既然是众望所归,人民币就可以稳步分步地进行汇改,而不必急着忙着一步到位地实现自由兑换。我们从实践中已经清晰地看到:在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人民币可以先作国际货币。这个新路径是:先作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先作区域货币,通过与更多的国家实现货币互换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央行选择人民币作储备货币;先容许人民币海外投资,容许人民币回流,再容许投资者自由进出境,最终如水到渠成般地分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先开放大型企业海外投资,再开放民间投资。总之,一点点来,但大方向不变,这就是新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也是新经济时代给人民币的新机会。
不能否认,人民币一下子国际化,尤其是一下子实现资本项下的可兑换(人民币自由进出境,与外币自由买卖),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很多企业都很难承受,这也是很多人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原因。但他们没有看到,人民币的国际化很可能由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和外部拥戴的力量联合推动,而不需要进行非常激进非常快速的改革。从大趋势上看,小步慢走、适度加快是有可能的。很显然,由于中国得天独厚的条件,才可能使我们不用冒很大风险,走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中国来说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