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坡地变梯田 生活步步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05:13 来源: 经济日报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梯田上,一颗颗鲜红饱满的圣女果挂满枝头,一群农民在忙碌地整枝摘叶和收获果实……这是记者日前在广西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看到的田园风光。
两年前,这里还是红土和石头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农民仅仅靠零星种植玉米和甘蔗获得低微的收入。“如今我们这里是产业好了,收入多了,房子新了,生活好了。”新立村共联屯村民马兰梅告诉记者。这些巨大变化,显示着田阳县以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为龙头、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的成效。据统计,两年来该县完成中央投资1600万元,建成高标准梯田1.26万亩,受益群众近1.1万人,受益群众人均直接增收1000元。
加强统筹协调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4%,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田阳县被列为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
“县委、县政府把试点工程作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头号惠民工程,确定了整合各级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工作思路。”田阳县县委常委颜勇介绍。
项目实施伊始,田阳县政府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县里专门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统筹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管理,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倾听群众代表和专家意见,依据坡耕地综合治理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处处开工、年年建设,只见投入、不见效果的做法,力争规划一片、建成一片、见效一片,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是顺利推进试点工作的重要因素。”田阳县水利局局长农海说,县财政配套和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国土整治、土壤改良、一事一议等各类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集中纳入项目区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资金的整体效益。同时,调动农业、国土、水利等部门参与,对坡耕地治理后的土壤进行分析和改良,研究和推进项目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主要种植玉米、甘蔗调整为以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为主。
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是项目实施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田阳县成立了县、乡(镇)、村、屯联合党支部,发挥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公开透明。通过宣传和引导,群众热情空前高涨,广大农民观念上由“政府为我建”转变为“我想致富我要建”,积极投工投劳配合施工。施工队进场后,群众自发为施工队送水,安排住房休息;施工机械刚刚离场,很多群众就自发到分配的土地上清理残留石块。一些地方过去因为开荒而形成很多“插花地”,不断产生矛盾纠纷,在平整土地再分配过程中,有的农户分配到的土地虽然比原来有所减少,但分到的土地是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心里依然很高兴。新立村村民马正规一家原来有10亩地,在土地调整后只分到4亩地。“以前土地贫瘠只能种些玉米、甘蔗,赚不了钱,现在山坡变成了梯田,种上西红柿,虽然土地减少了,但来钱更多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一家已经住进了新盖的160平方米的新房。
优化产业结构
经过综合治理,坡地改成了梯田地,田地间修通了道路和截排水沟,项目区内呈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畅通的良好局面。
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开始村民对调整产业结构有怀疑、观望心理,政府加强引导,给村民算明白账,”颜勇介绍。2010年,田阳县政府专门安排资金,新立村共联屯示范种植20亩西红柿,当年亩产达到8000斤,每亩收入超万元,比种植甘蔗收入增长近10倍,让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水利设施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效益。
在新立村百敢项目区,连片实施坡改梯治理,配套建设灌溉管网,引导群众流转土地500亩,引进广西醉美乡村投资开发和田阳老韦物流等公司,创建圣女果专业合作社和石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高标准圣女果示范园和林下养殖示范区。合作社按照章程的规定,负责良种的引进、防疫药品等设备的供应,负责农产品的销售、运输以及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指导等,实现农业产业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田阳县那满镇镇长黄超种介绍,“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立村共联屯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500元,2011年就达到5000元,两年内实现翻番。
36岁的马兰梅在田里边修剪圣女果枝条边向记者说,以前她家的4亩旱地是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地”,全家“靠天吃饭”;现在平整后的梯田,用上了先进的滴灌,成了“三保地”。她目前把土地租赁给田阳老韦物流公司种植圣女果,靠租金和给这家公司管理果园,收入比以前翻番。“我现在已经掌握了种植圣女果的技术,明年准备自己种了,到时候收入会更多。”她满怀信心地说。
建立长效机制
水利设施建成后很容易出现维护管理跟不上、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设施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田阳县水利局局长农海介绍,该县一开始就注意避免产生这个问题,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将坡耕地建设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提早谋划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在新立村的田间地头,每隔十几米就能看到一个水表。农海说,作为探索推进基层水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县水利局、乡(镇)水利站指导村屯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把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协会。以新立村百敢项目区共联屯为例,所有农户均参加用水者协会,由协会对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进行自主管理,实现了一户一表、按方收费,形成良好的水价机制,目前生活用水价格1.2元/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0.5元/立方米。从一年多来的运行情况看,征收的水费基本能够维持一般的管理和维护需要,也直接促进了节约用水。
“田阳县坡耕地建设工作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全区将加快全面完成坡耕地综合治理任务,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和老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广西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