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花自己的钱,让“欧商会”去说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3 13: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工信部公务车采购目录征求意见稿甫一公布,立即引发国内外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响:国内舆论一片叫好,包括购买了合资公司乘用车的众多消费者。这表明国人是热切希望能拥有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目前大家选择购买国外品牌轿车也是出于无奈,因为中国轿车业起步太晚,并多受压抑,在一段时间里,自主品牌轿车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必然。所以支持自主品牌尽快尽好发展,是一项顺应民意的正确决策。当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更应当感到肩上责任之重大,一定要尽快把自主品牌轿车造好,不可辜负民众的厚爱与厚望。

  在国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有人因《目录》大受刺激,欧盟商会便在第一时间致电北京,声称“欧洲商会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该商会秘书长丁凯更是威胁道:“欧洲国家向中国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开放投资市场的情况可能将不再重演。”

  其实,欧洲国家对中国自主车企的所谓“反制措施”,早就实行了并一直在实行着,这就是他们的“技术壁垒”。尽管欧洲市场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并且有许多欧洲消费者对具有优良性价比的中国轿车表示很感兴趣,但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进军欧洲市场却几乎全部铩羽而归。这次中国政府制定公车采购目录的依据:“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至于“双18”标准是出于勤俭节约、降低排放和反腐倡廉的考虑,更是符合当前世界潮流。而且上述标准对国外品牌和自主品牌是一视同仁,并无厚此薄彼之举。

  欧盟商会发此言论,自然是出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当然明白,在中国1800多万辆的汽车年销售量中,几十万辆公务用车的采购量,其实是无足挂齿的,但它却明确无误地传达了中国政府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政策取向,也是对中国汽车消费者实行的一种引导:要节约,要低碳环保,不可过于奢靡。可谓“一叶落而知秋”,欧盟商会担心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轿车市场上一统天下的局面,会不会由此而发生逆转?

  有关机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公车中80%为跨国公司品牌,其中仅欧商会成员大众及旗下奥迪品牌一家的车就占据了政府和国企用车的1/3以上!尽管他们已经占领了我们1000多万辆的巨大汽车市场,却连几十万辆的零头份额也不想留给我们自己,即使是用我们纳税人的钱采购自己品牌的车,他们也认为是“动”了他们的“奶酪”,冒犯了他们的尊严,亮出一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王嘴脸,看来他们的确是把中国市场看成了他们的后花园。

  “我的市场我做主”,对他们的威胁与恐吓,我们大可不必太在意。

  真正令我们担心的,不是来自欧商会明目张胆的威胁和恐吓,而是跨国公司与合资公司的“政府公关”。我们知道,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都设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这些部门聘用的都是一流的“中国通”,他们不仅才艺超群,还拥有深厚的“政府资源”,他们既爱中国,也爱外国,但最爱的是发钱给他们的老板。我们绝对不可低估这些人的公关能力,过往经验多次证明,对政府部门公关,他们几乎是无往而不胜的。

  所以我们担心,下一批“目录”公布时,人们看到的会不会是一个挤满跨国公司品牌的“目录”?自主品牌会不会被挤压得无立身之地?退一步说,即使在后续目录中加入少量的合资公司车型,也足以使第一批目录沦为一纸空文,因为无论采购目录上合资车型占多大比例,主导公务车采购的官员,都会理直气壮地将采购单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投向跨国公司品牌车型。一旦我们这种担忧变成现实,自主品牌就将是空喜欢一场!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