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历史变局背后的爱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01: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苏娅

  勤劳、平凡的缝纫女孩希拉,有着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生格局,一度只想嫁个公务员,平稳度日,却被一次狗血的爱情经历改变了命运。这是西班牙作家玛丽亚·杜埃尼亚斯以《时间的针脚》为名的长篇小说的叙事主线。

  玛丽亚以二战时期的摩洛哥为小说时空坐标,在历史真实与小说虚构的平衡叙事中,遵循经典小说对情节设置和细节真实的要求进行创作,使这部历史小说甫一面市,便通过读者的口耳相传,迅速成为畅销书排行榜冠军,从首印量3500册到目前热销150万册,之后不到两年时间被翻译为30国语言,影响之盛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都给出了“一部包含阴谋、爱情、秘密和温柔无畏的所有元素的小说”的褒奖。

  在爱情、谍战、异国风情交错的叙事里,玛丽亚通过历史、地理和政治诸多要素的杂糅,以希拉为视角,构建了一个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的传奇世界。

  战争爆发前夕的马德里是故事的起点,主人公希拉跟随男友离开马德里,男友却骗走希拉的钱财,逃之夭夭,在西班牙所属殖民地摩洛哥的得土安,希拉深陷绝境。在陌生之地,希拉的生活悄然逆转,一个偶然的机会,重操缝纫旧业,随着希拉经营的时装店声名鹊起,和上层人物往来日益频繁,希拉得以重返马德里,而在希拉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却掩盖着她的秘密身份和不为人知的特殊使命。

  日前,玛丽亚·杜埃尼亚斯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与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为其举办的《时间的针脚》中文版首发式现场,为读者解读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始末。

  开始创作之前,玛丽亚·杜埃尼亚斯在穆尔西亚大学担任语言学教授,自称“非常晚到的作家”,几年前开始想写文学作品,最初的想法只是写一写北非这片土地——因为玛丽亚的外公一辈人曾在摩洛哥得土安生活,而玛丽亚则希望像那些对北非有着怀旧心理的作家那样,描绘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甜美时光。

  “但我家人的回忆和我身边仍然活着的老一代西班牙人的回忆,让我感觉到,如果只是浅显地讲一讲这片土地,并不够,我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到底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有过什么样的历史。”玛丽亚说。出于语言学教授的职业习惯,玛丽亚开始进行文献搜集和实地调研,为小说寻找时空坐标。

  小说人物的启示则来自一位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胡安·路易斯·贝德维格尔——西班牙内战时期,弗朗哥政府驻摩洛哥的高级专员。

  演说现场,玛丽亚翻出一张贝德维格尔的老照片。照片上的贝德维格尔温文尔雅又不失果敢干练的气质。正是这个人物开启了玛丽亚写作的灵感。“他身上无论光明还是黑暗的一面都非常突出。后来我在小说中写到他人生中的很多方面,这些方面当时恰恰也改变了西班牙发展的轨迹。”她说,虽是军人,照片上的贝德维格尔却不穿制服,“他不喜欢过普通军人的生活,愿意视自己为一个知识分子或战略家。长期生活在异国的经历,使他为阿拉伯文化着迷,与阿拉伯世界始终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贝德维格尔的政治命运与个人际遇令文学新手玛丽亚着迷:其权力的顶峰是弗朗哥政府的外交部长,但部长任命一个月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形势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在一系列政治迷局中,弗朗哥和他的小舅子拉蒙塞拉诺意识到他们犯了很大的错误,即让贝德维格尔作为外交部长。事实上,从那时候起贝德维格尔就失宠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弗朗哥与贝德维格尔的矛盾基于这样一个政治背景:西班牙虽然没有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始终保持所谓的中立立场,但这是完全虚假的中立立场,“西班牙当时完全跟德国站在一起,正是纳粹帮助弗朗哥赢得了西班牙内战。”玛丽亚说。

  当时,贝德维格尔虽在名义上依然是外交部长,却已完全离开了权力中心。这之后,贝德维格尔的政治选择为玛丽亚的小说写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情节启示。真实的历史是,当时英国最主要的任务是抵消西班牙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于是贝德维格尔与英国人走到一起,担任丘吉尔在西班牙的大使,有着特殊的身份使命,即不计成本获取情报。

  随着文献研究的深入,贝德维格尔身后的重要人物登场了——一名叫“罗莎琳达·福克斯”的英国女子。福克斯非常年轻,但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子,因为孩子的健康缘故,福克斯带着孩子住在气候宜人的摩洛哥。在摩洛哥,福克斯与贝德维格尔开始了情人关系。透过对史料的分析,玛丽亚相信:“对于贝德维格尔来说,这是一个使他同英国人站在一起的重要原因。而在每段重大历史的背后,似乎都有一段爱情故事。”

  如此,一个包罗了历史人物的公共与私人生活的故事几近成形。但新的问题在于,玛丽亚清楚自己不是为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而写作,如何以文学的方式揭示历史事件中人的境遇问题和他们的心理现实才是她的旨归。于是,如何实现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的平衡,成为玛丽亚写作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事,“我不想被一个历史事实限定死,但又不愿意漫无边际地杜撰”,玛丽亚相信“文学写作的意义,在于寻求客观生活与精神性描绘的高度平衡”。

  她后来为自己的故事找到了一个百分之百虚构的人物——希拉。这个以缝纫为业的女孩,既实现了对那个时代兴起的女性独立运动的风气之表达,又为故事的延展获得了行动空间——正是这个看似平常的小人物,在那些权重一时的人物之间的穿插,完成了各种情节的陡转。

  而历史的境况大抵如此: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变局往往只是因为爱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