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德国注重传统和特色产业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07:23 来源: 经济日报

  如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德国这方面的做法及经验是,在传统和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在传统特色和 高端产品上做文章

  德国是汽车的故乡,是产生全球第一辆汽车和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地方。奔驰、宝马和大众可以说是誉满全球,迄今在汽车制造领域德国依然遥遥领先。为什么?因为德国坚持在自己的传统领域推陈出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自身最擅长的领域进行革新,是德国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法宝。

  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是德国的又一长项,世界各国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中德国制造几乎占据了一半。在机械和装备制造领域,德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奥秘,是在质量和高端产品上下功夫,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在高价值上做文章。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2010年德国公共和私人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6%;加工制造业占20.7%,金融、租赁和服务于企业的服务业占30.4%,商业、酒店业和交通占17.2%,建筑业占4.1%,农业、林业和渔业占0.9%,其他生产性行业占3.1%。

  如果仅从加工制造业所占比重看,似乎很难看到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但如果将金融、租赁和服务于企业的服务业包括在内,传统和特色产业的核心地位就一目了然了。德国的金融业与美国和英国不一样,其核心业务始终是为企业服务,租赁业务也是如此,若将这两项相加,就可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并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有着不俗的表现,与其加工制造业的强大阵容密切相关。通过横向比较,更能清晰地看出德国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2008年加工制造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韩国27.6%、德国23.1%、日本20.6%、意大利18.1%、俄罗斯18%、荷兰14.1%、美国13.3%、英国12.3%、法国11.9%。德国虽不及韩国,但加工制造业创造产值所占比重超过了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几乎相当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两倍,这说明德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非常重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当然,德国的传统和特色绝不仅限于汽车、机械和设备制造,还包括化工和机电产品。

  外围产业配套

  服务制造业

  其实,德国公共服务业、酒店和交通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企业或核心产业服务的。比如,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载重汽车,运载的都是货物和机械,有的就是刚出厂的新型轿车。

  此外,德国的酒店和餐饮业如果没有以工业为基础的博览会,也就失去了活力。德国每年都有160多场知名的博览会,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厂商前来参展或参观,这是酒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将这部分外围产业的产值计算在内,加工制造业或传统与特色产业的核心地位也就十分明显了,也就是说没有与之配套的服务业的发展,实体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在强调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与之相关的行业发展。这或许就是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经验。

  二元制教育提供

  优质人力资源

  德国制造之所以誉满全球,有两个特点,一是精益求精产品质量高出一筹,二是产品档次高利润大。

  德国产品质优、性能可靠是得到世界公认的。德国产品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质量,是与德国人的素质和特性分不开的,更与德国的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德国人踏实、办事认真、不浮躁,加上教育和培训,让这种性格特征更加明显。他们自己在总结以质取胜时说,一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队伍,二是有良好的、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

  创新离不开教育和投入。据德国联邦经济部网站提供的资料,德国教育和研发的投入近期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德国非常重视教育。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队伍得益于大专院校或专业技术学院。良好的技术工人得益于德国的二元制教育和培训。德国大学城遍地开花,很少听说稍微上一点规模的城市没有自己的技术院校的。

  二元制教育是德国的独创。德国高中生毕业后要想进工厂,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培训期为2年至3年,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动手。专门的培训基地遍布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以便他们能够掌握最实用而不是过时的技术。

  二元制教育系指一半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半是在工厂实习,由于效果好,这种培训制度已经扩展到其他各领域。比如,学习国际政治的研究生在找工作之前,必须在国际问题研究所实习1年至2年。在德国,农民也要拿合格证书,不经过严格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是不能上岗的。德国的这种二元制教育培训体系,为制造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