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超百年”一遇大旱 石林32座水库干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08:0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近日来昆明地区持续高温、滴雨未下。昨日,记者踏上“重访干旱地区之路”,首站来到石林彝族自治县,该县于2009年发生百年一遇大旱,许多地方人、畜曾发生饮水困难。令记者感到十分震惊的是,石林今年的旱情较2009年更严重,该县对外宣传办主任张雪刚说:“如果石林2009年的干旱算是百年一遇的话,那么今年的干旱算是‘超百年’一遇的大旱了。”虽然石林遇到“超百年”一遇大旱,但由于政府重视,措施到位,石林风景名胜区的用水并未受到影响。

  缺 水

  尚有1500万的建设资金缺口

  “去年是石林彝族自治县降雨量有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目前,石林有32座小二型水库全部干涸、滴水没有,6条河道断流。因遭遇4年连续干旱,现在,石林共有87个自然村4.4万人、2.3万头大牲畜饮水出现困难。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多举措抗旱救灾,积极面对‘超百年’一遇大旱……”石林县委宣传部及防汛办介绍。

  张雪刚说,石林2011年全县累计降雨量536.1毫米,比2009年大旱时还少24毫米。石林历年平均水库坝塘的蓄水为9000多万立方,而今年仅有3455万立方米,是正常年份蓄水量的1/3。

  该县防汛办主任赵树平介绍,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石林旱情较往年更为严重,自去年夏天以来,石林县就持续干旱,鲜有降雨。据统计,现在全县233座水库坝塘中已有32座干涸,蓄水量达到历史最低值。山区乡镇均有干旱问题,小春农作物面临绝收。

  据悉,去年和前年出现的干旱地区还是存在干旱问题,许多村民还是要靠运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许多生产用水,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年9月以来,县政府启动64件抗旱应急工程,共投资1088万,现已完工49件。大量资金投入到抗旱应急工程中,目前石林县抗旱资金不足。此次大旱灾情严重,为确保人民生产生活饮用水安全,还有1500万的建设资金缺口。

  取 水

  缺水村民用车辆长途自救

  为进一步了解石林的干旱及抗旱情况,随后记者前往石林县政府设在长湖的集中供水点,据了解,这里是景区用水,在一般的年份,长湖的水是不用的,但今年因为太干,政府才在这里设6个给水闸阀,供长湖镇村民取水,听说有16534人的长湖镇80%人口出现饮水困难,镇内31个自然村的自来水管基本无水。

  在前往长湖镇的路途上,记者看到许多土地干涸,大片庄稼地寸草不生,地里绿意全无,一些小春作物因缺水枯死在地里。

  下午1时许,晚报记者来到长湖,在这里建成的6个给水闸阀旁,有村民正开闸往自家拖拉机中蓄水。所各邑村委会大平地村的村民毕有生告诉记者:“我们都到这里取水,用拖拉机拉回去存在水窖里,拉一趟够家里5口人和牲畜用八九天。”记者从负责记录的普世明老人处了解到,2月4日,长湖6个给水闸阀已供水178车、490立方米。目前,每天都有170多辆拉水车,这些取水的村民,最远的有30多公里,最近的也有五六公里,运水成本很高。

  供 水

  黄竹山挖井40米探寻地下水

  在石林,记者听说目前政府正在黄竹山投资近百万打一口40米深的井,下面有暗河,可供附近村民人畜饮水。赵树平说:“这条地下暗河于1994年就找到了,只是一直没有使用,由于今年太干旱,政府才投资帮村民引水。”

  据施工人员李培和介绍:“施工16天来,水源处供水每24小时400立方,够3000人饮用。施工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下面空气少,所以要用鼓风机不断往下面送风,运送施工材料也格外困难,所以施工的时间需要长一点,不过到2月中旬,就能向村民供水了。”

  位于石林县中部的长湖镇,水资源十分缺乏。2月3日,随着工作人员合上长湖镇黄竹山抽水站的变压器刀闸,40米深的地下水被源源不断地抽送到地面,长湖镇的村民再也不用到地下40米深的地方取水了。

  由于水源逐渐枯竭,张雪刚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量保护地上水源不受污染,并积极寻找地下水源。让百姓有水可取、取水方便、饮水安全。”

  除了64件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政府还采取了“蓄水、提水、调水”措施,在全县水库间进行科学调水,各村各户建有水窖,建立给水闸阀供村民取水,派出20多辆抗旱送水车,给一些老弱的家庭送水,帮助村民渡过难关。并对部分用水大户限制供水、水产养殖停止供水,每天限时供水两小时,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县政府还重点保护石林景区周边水库,确保了人民饮水安全和游客景观用水,石林景区用水至今未受影响。 (左学佳 毛 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