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西班牙华人房奴被“套牢”“换贷”恐有一线生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17: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和失业者的增多,西班牙难以偿还房贷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多。在众多因沉重房贷而苦不堪言的房奴中,旅西华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在房价最高的时候出了手,现在却被活活“套牢”。不管有钱没钱,房贷就在那里,就是那点。

  2005年,正值西班牙房价最高时期。马德里市区南部的华人货行老板张先生纠结很久后,终于决定买下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打拼多年后总算成了有房一族,这让他很欣慰。这套住房的总价为37万多欧元,每月的还款额在1500欧元左右。当时这个金额还不到自己净收入的一半,经济上完全可以承受。

  可随即情况却急转直下:自己店面周围相继开了几家华人货行,相互竞争非常激烈;更重要的是,经济危机也随之而来。到如今,还款金额随着房贷利息的递进式增加,已经上升到了每月2000多欧元,可他的收入却大幅降低。现在,每个月的房贷支出已经占了他净收入的大半以上。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房奴”。

  房价巅峰买房:悲剧

  无独有偶。也是在2005年,当巴塞罗那房价正值每平方近3000欧元的巅峰时期,旅西华人张饴经过多年打拼攒了点钱,在他母亲的张罗下,买下了一套位于Badalona海边附近的住房。

  “2005年我还没结婚,那时我妈就以我的名义买下这套房子。当时房价很高,将近3000欧元一平方米,整套房子一共120多平方米,房价款达到35万欧元。和银行签约贷款是分20年还清,每个月要还900多欧元。”

  虽然房价高达35万欧元,但是当时的张饴自己经营着一家发廊,收入颇丰,因此并未有太多的经济压力。然而5年后的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

  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之理发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这几年来收入越来越少,繁重的生活压力加之孩子的出生使得张饴感到生活压力的巨大,每月900欧元的房贷更压得夫妻俩不堪重负。无奈之下,张饴多次想将这套“烫手山芋”转售出去,然而一方面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西班牙购房者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房价较之5年前已经跌了近三分之二,此时转售房子连本都捞不回。

  “想把房子抛售出去,但是按照原房价贷款,压根就没有人会接手购买这么昂贵的房子;如果按照现在的房价抛售房子,那我亏损实在是太大,几乎要亏掉一个店面的钱,这让我更加没办法承受。多少次和爱人商量下来,要么是我除了理发店,再去做另一份工作;要么就是坚持要这套房子,但我们夫妻只有分开居住。”

  根据西班牙央行的统计,自从经济危机开始以来,西班牙的房价已经累计下降了22.4%。面对低廉的房价,许多旅西华人都开始纷纷出手买房。然而就在一些华人抄底西班牙房市的时候,像张饴这样被死死“套牢”动弹不得的华人也不在少数。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真正沦为房奴的华人大多是在2008年危机发生以前买房,并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开货行做小买卖的中小业主。当时,西班牙房地产市场正值泡沫繁荣期,房价屡创新高。

  一些当时买房的华人介绍说,中国人大批进入西班牙都是在2000年前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在2005年左右,许多华人都已有了自己的店铺。在事业初步有成,稍有积蓄的情况下,大家都相继开始买房,一方面是为了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也是为追随当时不断走高的房价,把买房看成一种投资,希望在今后大赚一笔。

  可世事难料,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西班牙的房价开始急转直下,此前买房的华人正好买在房价的最高点,成了击鼓传花游戏中的最后接手者。

  据介绍,当时华人所买房子的类型大多在一百平方米左右。虽然根据情况的不同,价格也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二手房的价格基本在二三十万欧元上下,而新房的价格则通常在30万到50万。

  相应地在贷款方面,这些华人的还款额大多在每月1500欧元上下,高的甚至达到两千欧元以上。而现在,同类型的房子,二手房只要十几万就可以买到,新房也基本降到了30万以内。虽然房价下降了,但此前侨胞买房的房贷,却是基本维持原状。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这些买房侨胞的收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和房价一样降下来了。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 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会造成买房者在生活中的长期压力,影响其正常消费,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而大部分华人房奴的月还款额基本都超过其家庭月收入的50%。面对当年的高还贷额,许多华人开始觉得房贷就像扭在脖子上的绳子一样,越扭越紧。

  (责任编辑:林秀敏)

  

  出租分担房贷:太难

  “既然房贷压力这么大,为何不考虑将其中的一间出租,好歹可以分担掉一点?”面对记者的疑问,张饴的回应充满了无力。“我也考虑过出租,可现在这世道,租不出去啊。”

  不仅是张饴,很多华人房东都对记者表示,现在出租房子非常困难,就算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几天也没有一个人打电话过来。偶尔有人联系看房,也是挑三拣四的,在房价上一压再压。

  半年前在马德里市区南部买了房的侨胞李先生介绍说,为摊付贷款,自从房子买到手后,他就开始出租。如今已经半年过去了,要出租的3间卧室依然没住满。他说,出租房子的电话在报纸上刊登以后,平均一周只有两三个询问电话。这种情况下,他只好每周都往报社打电话出租房屋,长期把广告登在报纸上。

  出租难,原因何在?李先生倒是有自己的看法。“卖房子的华人多了。除了一些华人老板利用危机中西班牙房价下跌的机会投资买房以外,许多打工族也开始买房,这样房源不断增多。而随着西班牙移民政策的收紧,华人移民的数量却维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出租房子的华人肯定要遭遇租房难。”

  据了解,造成马德里华人房主房子出租难的原因除了房源增多以外,西班牙近来的移民政策也是影响华人房东房子出租难的重要原因。

  一位家住马德里EMBAJADORES地区的华人房东说,由于华人餐馆和其他商家对工人基本是管吃管住,同时大多数来西多年的老移民都有了居留,所以从近几年来看,求租房间住的大多是刚来没几年的非法移民和留学生。

  可从前年起,随着马德里在扎根居留政策上的不断收紧,在这里办扎根居留越来越难,许多新来的非法移民都到西班牙其它地区寻找机会了。现在,马德里大区又进一步收紧接收移民的政策,由此到外地发展的华人就更多了。这种情况下,求租房子的人就大大减少,自然房东们租房子也就越来越难了。

  其实对于要买房或是要单独租住一套房子的华人来说,未来房间的出租情况,一般都是他们要事先考虑的。毕竟分租出去,会减轻自己很大的经济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正是由于自己的房子以后可以出租,由房客帮其负担一部分费用,才促使他们做出买房或是租整套房子的决定。可现在许多人却发现,自己在把房子弄到手后,招租房客竟成为意想不到的难题。

  李先生提醒旅西侨胞:如果是以做包租公包租婆而考虑买房子的话,那就要慎重,因为房屋分租市场太不景气;而想着靠把房子出租来缓解还贷压力的人,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多打份工还比较实际。

  “还房清贷”严苛:没戏

  随着危机的日益加深,西班牙无法偿还房贷的人数不断大量增多。在过去的3年中,已经有30万人的房产被银行强制收回,而今后的3年,则可能有50万人的房子面临还贷违约被没收的危险。

  面对房贷给困难家庭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以及银行大量强制回收房屋所带来的社会动荡,西班牙政府近期宣布将制定新的房贷还款政策,房奴们在退房时,只要交出房子,就可以结清全部欠债。虽然许多西班牙人都对此表示欢迎和高兴,但详细了解了西班牙新政的主要内容后,华人房奴们却无法高兴起来。

  据悉,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参照美国的模式,当购房者把房子退给银行以后,也就抵消了其全部债务。而根据以往的政策,退房时的房价要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来计算。

  由于西班牙的房价已大幅下降,如果房奴们现在退房的话,不仅无法以房抵债,而且还要倒欠银行一笔债务,让其几乎终身成为银行的“奴隶”。

  此外,新政策还将规定,房产被银行收回后,强制迁出行动将缓期两年执行。被没收房产的债务人可以用“合理的租金”继续以租赁的方式,再延长居住两年。西班牙政府的新政,对于压力巨大的房奴们来说,这无疑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但为了避免“退房清债”现象的泛滥,引发金融业动荡,政府规定各银行是否执行这一政策,由其自行决定。并且适用这一政策的家庭必须是家庭成员全部失业,没有任何存款和资产的“赤贫户”。同时,该政策所适用的房屋也是购房者用于自己居住的第一套房屋。

  在政府宣布要实行房贷新政以后,西班牙的两大银行BANKIA和SANTANDER都已经表示,将实施这一政策,放房奴们一条生路。

  西班牙政府即将实施的新政,看似有利于房奴,但很多背负高房贷的华人却在采访时表示,“新政救不了我们”。

  首先,“还房清贷”的政策由各银行自行决定是否适用,如果贷款银行不采纳这一政策,谁也无可奈何。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要适用这一政策,必须是符合政府规定的“赤贫户”,多数的华人房奴离这一“标准”还相去甚远。

  由于华人勤俭节约的习惯,很多房奴们再困难,也多少都有一些存款,并且很多都是在买房前攒下的。此外,华人大多也都有店面和生意往来中的货物和流动资金。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华人房奴们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赤贫”。

  可如果真要到了存款一分没有,生意彻底关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那一天,华人在西班牙也就基本无立锥之地了。而这是许多人都不愿看到和无法接受的。

  于是,走在政策边缘的华人房奴,只能维持着一种家庭经济收入大部分交给银行,而自己只能维持最低生活质量的窘境。

  (责任编辑:林秀敏)

  

  银行兴起“换贷”:生机

  经济危机的持续发酵,导致西班牙失业人口不断升高,现在西班牙银行在房屋贷款方面的利率也不断上升。但银行总要生存,不能由于危机而因噎废食,停止房屋贷款业务。在一方面又要赚钱,另一方面又要提防无力偿还者的两难境遇中,西班牙银行相互间展开了吸引对方顾客“换贷”的热潮。对于不能适用“还房清贷”政策的华人来说,可能是最后的生机。

  所谓的“换贷”,就是一家银行吸引那些已经在其它银行申请了房屋贷款的客户,把其房贷转到自己的银行来。而吸引客户的手段,就是比其它银行更低的利率和更优惠的政策。

  对银行来说,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首先,房贷者当初在向第一家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对方银行就已经做了大量的顾客财力和偿还能力的审查工作,所以说“换贷”的客户在房贷的偿还能力上,通常是有保证的。其次,“换贷”的客户基本都是已经偿还了一定时间的房贷了。通过其偿还房贷的经历和记录,接受“换贷”的银行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客户的支付能力和信用。在这种情况下,转换房贷的客户与新申请房贷的客户相比,有更大的信用。相应地,银行对转换房贷的客户发放贷款会更安全,更节约成本。目前,在大量房奴无法偿还房贷的情况下,吸引“换贷”的客户,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面对西班牙银行间的“换贷”热,众多房奴同样也有利可图,至少能减轻压在自己身上的还贷压力。采访中,一位已经更换了自己房贷的侨胞介绍说,原来自己的房贷是4年前在一家西班牙信贷银行申请的,利率较高。现在换了房贷以后,每个月的还款额要减少接近200欧元。整个算下来后,在偿还期内,他要比原来少付接近4万欧元的利息。

  转换房贷可以让房奴们在目前的危机中稍有喘息,所以现在许多西班牙的房奴都在忙着跑银行,寻找最优的贷款条件,转换自己的房贷。

  据介绍,现在西班牙各银行房贷利率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因为储蓄所的不同,以及客户条件的不同,其适用利率也有很大的差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高的利率有达到欧洲房贷指数(EURIBOR)加3.8%的,而最低的则只有欧洲房贷指数(EURIBOR)加0.45%。

  “还房清贷”严苛:没戏

  随着危机的日益加深,西班牙无法偿还房贷的人数不断大量增多。在过去的3年中,已经有30万人的房产被银行强制收回,而今后的3年,则可能有50万人的房子面临还贷违约被没收的危险。

  面对房贷给困难家庭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以及银行大量强制回收房屋所带来的社会动荡,西班牙政府近期宣布将制定新的房贷还款政策,房奴们在退房时,只要交出房子,就可以结清全部欠债。虽然许多西班牙人都对此表示欢迎和高兴,但详细了解了西班牙新政的主要内容后,华人房奴们却无法高兴起来。

  据悉,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参照美国的模式,当购房者把房子退给银行以后,也就抵消了其全部债务。而根据以往的政策,退房时的房价要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来计算。

  由于西班牙的房价已大幅下降,如果房奴们现在退房的话,不仅无法以房抵债,而且还要倒欠银行一笔债务,让其几乎终身成为银行的“奴隶”。

  此外,新政策还将规定,房产被银行收回后,强制迁出行动将缓期两年执行。被没收房产的债务人可以用“合理的租金”继续以租赁的方式,再延长居住两年。西班牙政府的新政,对于压力巨大的房奴们来说,这无疑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但为了避免“退房清债”现象的泛滥,引发金融业动荡,政府规定各银行是否执行这一政策,由其自行决定。并且适用这一政策的家庭必须是家庭成员全部失业,没有任何存款和资产的“赤贫户”。同时,该政策所适用的房屋也是购房者用于自己居住的第一套房屋。

  在政府宣布要实行房贷新政以后,西班牙的两大银行BANKIA和SANTANDER都已经表示,将实施这一政策,放房奴们一条生路。

  西班牙政府即将实施的新政,看似有利于房奴,但很多背负高房贷的华人却在采访时表示,“新政救不了我们”。

  首先,“还房清贷”的政策由各银行自行决定是否适用,如果贷款银行不采纳这一政策,谁也无可奈何。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要适用这一政策,必须是符合政府规定的“赤贫户”,多数的华人房奴离这一“标准”还相去甚远。

  由于华人勤俭节约的习惯,很多房奴们再困难,也多少都有一些存款,并且很多都是在买房前攒下的。此外,华人大多也都有店面和生意往来中的货物和流动资金。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华人房奴们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赤贫”。

  可如果真要到了存款一分没有,生意彻底关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那一天,华人在西班牙也就基本无立锥之地了。而这是许多人都不愿看到和无法接受的。

  于是,走在政策边缘的华人房奴,只能维持着一种家庭经济收入大部分交给银行,而自己只能维持最低生活质量的窘境。

  记者手记

  “换贷”要经过精打细算

  虽然“换贷”能给房奴们带来不少的好处,但由于西班牙房贷合同通常有更换成本,再加之“换贷”时要重新进行房屋估价,以及要重新公证等,所以“换贷”也要产生一笔额外的支出。此外,有些银行在接受“换贷”的时候,还会要求申请人购买保险等,这样“换贷”者如果不经过精确的计算,比较得失,往往会发现,自己经过一番折腾“换贷”以后,实际的支出和花费,再加上新的还贷额,往往和原来差不了多少。这样一来,“换贷”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由此,建议侨胞在决定“换贷”之前,一定要问清楚答应接受“换贷”银行的具体条件和收费,同时也要弄清楚自己原来贷款银行的有关收费内容,因为通常提前取消贷款是要收费的。在弄清这些内容之后,大家要仔细衡量,看看自己“换贷”的花费,以及自己日后所要偿还的房贷额,与目前的偿还额相比,是否值得?如果有利可图的话,那就可以“换贷”,减轻一下自己当房奴的压力了。(周佳)(上海侨报)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