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尚未完成经济统一 照搬西德模式行不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7 07: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德国西部一些城市近日纷纷要求取消《团结公约》,停止向东部提供支援资金。而东部一些城市则强调西部支援必不可少。分析人士认为,关于《团结公约》旷日持久的争论凸显德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依旧存在的巨大鸿沟。20多年前,两德统一的政治进程迅速完成,但直到今天,经济上的融合还面临着严峻挑战。
“西部用家长制方式看待东部,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模式最好。其实我们一无所知。”
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各个州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统一条约生效。德国《明镜》周刊曾刊发题为《失去的东部》的报道,指出统一以后德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依旧巨大: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西部的73%,且大部分集中在公共事业部门;20年来,德国东部人口流失了200万;德国100家最大企业中,没有一家总部在东部;东部失业率为西部的两倍等等。
文章说,德国东部经济发展不理想的症结在于当时联邦德国所做的政治决策。德国前内政部长、现任国防部长德迈齐埃说,“西部用家长制方式看待东部,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模式最好,其实我们一无所知。”
哈雷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约阿希姆·拉格尼茨指出,完全照搬西德经济模式虽然为两德迅速统一提供了条件,但在移植过程中忽略了东部的经济社会实情。比如将民主德国马克同联邦德国马克一比一兑换造成东部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私有化导致东部大规模企业倒闭和失业等。
“凭什么鲁尔区贫困城市要为履行公约债台高筑,东部城市资金却多得不知道怎么花?”
1991年起,德国每个公民和企业都需要缴纳所得税的5.5%作为团结税,用于东部经济建设。1995年起实施的《团结公约Ⅰ》规定,德国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需为东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945亿欧元资金,2005年生效的《团结公约Ⅱ》将持续到2019年,资金规模达1560亿欧元。统计显示,德国西部每年的净转移支付约为德国GDP的4%—5%,占德国东部GDP的近1/3,至2009年总额已达1.6万亿欧元。
德国西部的北威州5月份即将迎来地方选举,该州不少城市的市长近日纷纷指出,《团结公约》已经失去意义。多特蒙德市市长说:“凭什么鲁尔区的贫困城市要为履行公约债台高筑,东部城市的资金却多得不知道怎么花?”奥伯豪森市市长表示,奥伯豪森为节约资金关闭了音乐厅,公立游泳池的数量从7个减少到3个,运动场被迫停业、公交线路减少,市政管理部门减少了1000个职位。市政府决定提高税收,结果“吓走”了想到此投资的企业。《南德意志报》说,北威州400个城镇中,只有8个收支平衡,很大原因就是《团结公约》的负担,选举时这势必成为热议话题。
北威州基民盟政治家拉舍特认为,未来资金的分配应该更加合理,但不赞成提前结束《团结公约》,因为保证规划安全十分重要。东部的梅前州州长埃尔文·泽勒林强调,德国东部的劳动生产力仍然较低,转移支付是东部经济能够站稳脚跟的基础。
“东部必须适应人口流失的变化,同时迎来转移支付逐渐减少的局面。”
德国联邦政府2011年的一份相关报告指出,德国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今后仍面临严峻任务,必须适应人口流失的变化,同时迎来转移支付逐渐减少的局面。
德国联邦政府今后的政策是将扶持重点放在培育德国东部的创新上,并将教育、科研投入和工人技术培训放在更突出位置。歌德研究所的报告称,近年来,德国东部一些州形成了产业集群,比如德累斯顿因其微电子产业被称作“萨克森的硅谷”,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在东部五个州发展迅速。
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娜·凡·德福伊登表示,德国东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一些城市已经好于部分西部城市,但东部还面临人口流失、就业岗位少等严重问题,《团结公约》对此无法起到直接的改善作用,这使得该政策饱受争议。
德福伊登认为,德国东西部差距可能无法完全平衡。目前东部较富裕的联邦州的经济水平已经与西部较落后的联邦州水平接近。她将东部经济发展的动力寄托在发展德国整体经济和扩大内需上。“从工业结构上来看,西部工业更加面向国际市场,我们期待东部工业的发展能靠国内市场带动”。
(本报柏林3月26日电)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