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挺起科技兴农的脊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7 15:26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文章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来自埇桥区杨庄乡的探索与思考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杨庄乡位于埇桥区东北部,是全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杨庄乡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交通区位优势。然而,近几年,杨庄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科技兴乡作为科学发展的首选,把科技兴农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2011年,全乡农民收入突破7000元大关,其中蔬菜、养殖、各种农业合作组织的农业总产值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科技对农业增收的贡献率突破56%。2003年杨庄乡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之乡。

  择优选定农科项目 实施良种良法良田三位一体

  这几年,杨庄乡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需要,因地制宜,择优确定不同层次、具有前瞻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低成本、低风险、好管理、优质高效并能长期保持市场优势的农科项目,走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的农技推广之路。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加快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加快科技服务引导。

  “去年合作社为农民销售了560万斤蔬菜,销售渠道扩大到内蒙、江苏等4省9市,农民不出门就能在家点票子。”杨庄乡街东村合作社党总支书记董庆功说,这要归功于科技的力量。街东村现有千亩蔬菜大棚,入社社员100多户。2009年,农技站帮助这个村成立了“四季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社订了《中国蔬菜》、《农村百事通》、《安徽科技报》等报刊杂志,聘请科研单位的专家来村里上课,积极学习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创新科技增收渠道,扩大产业规模。从2008年开始,杨庄乡实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去年,全乡种植业良种覆盖率已达98%,小麦、大豆、玉米优质率分别达到85%、85.6%、88%,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9项,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已达到56%。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激发农技人员内生创造动力

  2009年,杨庄乡在全区率先推行农技人员聘用制,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环节,在全乡择优聘用了10名农技人员,并让服务对象参与对农技人员的考评,农民的增产增收情况直接决定他们的去留。在这种创新机制下,农技人员根据种养不同,实行定位服务,在各自“承包田”里,大显神通。

  杨庄乡只有6.8万亩土地,10个行政村,4万人口。资源有限,于是,这些科技人员按照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科技兴乡的战略思路,根据每个行政村的区位特点、资源情况和村庄基础,分别建立桑蚕、瓜果蔬菜、蛋鸡等养殖基地,创建一村一品的种养模式。街东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林说,现在村里成立了三个养鸡合作社,共有养殖户128户,鸡的存栏数超过50万只。合作社统一供苗、供药、供饲料,还准备统一注册商标,进行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品牌经营后,村里的鸡蛋比邻村每斤高出0.15元以上,年纯利率在500万元左右。据杨庄乡畜牧水产站站长高波介绍:目前,全乡已形成街东村养鸡,刘楼村养猪、苏湖村养牛等6个养殖专业村,去年全乡畜禽业养殖产值达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农业全面转型的核心力量,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杨庄乡乡长曹鹏程说,去年全乡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亿元,比2010年增加30.6%,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全乡规模以上种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30多家。今年,杨庄乡将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龙头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全乡农产品走出去。

  改革绩效考核方式 加速科技推广转化周期

  “过去农技人员是不叫不应,不请不到,即使来了也是村里转一转,地头看一看,念几段文件,发几张传单,说几句空话,喝几盅小酒就走人。”郑楼村村民赵德祥说,“现在不一样了,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工资多少,我们农民说得算”。从2009年开始,杨庄乡启动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工程——在每个村选择10个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制定近20种蔬菜、养鸡、养鸭等种养技术标准,送到农民身边,每名农技人员包20个科技示范户,每年平均入户100天以上,农技员与农民实现“零距离”对接,并结合标准化技术推广召开现场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发放技术图书手册,建立农业推广示范实验基地,组织推广集成配套技术,逐步使农业技术完成新一轮的换代升级,科技成果普惠广大农村和农民,将“致富真经”送到农民手上。

  此外,杨庄乡还健全了一系列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将岗位责任、任务目标具体化,分解落实到每个机构、每个农技人员,实行全程目标管理。为提高农技推广的实效性,杨庄乡还创新推广方式,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留下了一支不走的技术人员,成立村民科技活动室。农技人员将电脑、电视、DVD等硬件,进行“捆梆”使用,及时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生产、市场等信息,将科技服务“一杆子”伸到农户,加快了新技术推广步伐。通过园区带动、先进技术推广以及科技培训等途径,广大农民学习、掌握了众多农业科学技术。全乡种田能手迅速增加,家家有了种地明白人,7000多名农民成为种养业的行家里手,“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民经纪人达2000多人,成为科技兴乡的中坚力量。 (郑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