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短期内 全球资本流动或出现相对静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1:4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预计在今后18个月,通胀率能维持在4%以下,如能实现,将给货币和财政政策留下缓冲空间。”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首席经济顾问、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迈克威廉姆斯,昨日(3月27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近期将相对宽松,以保持经济的增长。

   NBD:现阶段,您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更侧重哪个方面?

   道格拉斯:今年中国政府提出7.5%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可行的,中国经济对投资增长的依赖在减弱,今年投资增长将有很大的下滑,尤其是对房地产业的投资。

   预计中国政府将实行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我认为在今后的18个月里,保持经济增长更为重要。我们预测在今后18个月里通胀率会在4%以下,如果中东局势有所缓解,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话,明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水平将会低于今年,当通胀率在一个可控的较低水平,应该更注重于保持增长。2014年以后,相信政策的重点会有所偏转,因为到那时经济增长已经保障,通胀问题更突显,保持平衡是很难做到的。但从中长期来看,通胀的挑战应该是更严峻的问题。

   NBD:怎么看人民币汇率?最近人民币的官方价格波动幅度扩大,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您如何看人民币未来在国际的地位?

   道格拉斯:人民币汇率走向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中国经济的成功,在大部分情况下,强势的经济会促成强势的货币;二是货币政策,建议未来18个月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很可能在这段时间,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是相互抵消的;三是2014年以后需要抵制通胀,一旦为了抗通胀而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将推动人民币的又一轮升值。

   我们认为从中期来看,每年人民币会平均升值3%~4%,这是指与美元的比价。这不仅是抵抗通胀的货币政策所致,也受到人民币国际化影响,预计人民币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贸易结算和国际商品定价,现在许多产品是用美元定价的,未来可能会被人民币取代。

   NBD:国际经济和金融情况动荡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动更为频繁,过去几年,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都是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方向,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西方经济危机的演变,国际资本的流向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道格拉斯:过去三个月里,全球各国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印钞票,美国还在收回投资,收回在欧洲的钱,把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效果成倍扩大。所以,美国拥有的货币远远超出最早设计的量化宽松的结果,美国的资本富余度比去年超出20%,现在美国的银行非常愿意贷款。欧洲央行增加印刷了1万亿欧元,然后统统投放到欧洲银行,否则大部分的欧洲银行将倒闭,金融系统崩溃。

   现在各国大部分的钱都待在自己家里,在背后驱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力是平静的。今后两年,如果美国财政赤字改善,经济相对复苏,推动资本外流的动力将加大。

   而现在,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出现非常罕见的全球资本流动相对静止。中期来看,国际资本将再度向高增长的国度流动。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资本流向石油产品生产国和大宗商品生产国,当中期石油价格再度飙升,贵金属和大宗商品飙升时,需要资本涌入来提供供应。我担任经济顾问的很多矿产和石油公司认为,今后五年的增资会远远超过前五年的增资,以用来扩大生产。

   NBD:您对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有何建议?

   道格拉斯:未来中国更多的银行将覆盖到全世界。一般来说,金融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障碍和阻力,改革过程中会有很多可能的赢家和输家,而这些可能的输家是改革路上的绊脚石。我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过程还很漫长,现在计划的金融体制彻底改革可能需要20~30年之久,比许多人想象的要长。这并不是坏事,西方有过在金融改革方面欲速则不达的教训,即使慢一点,也不要犯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