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修复,重现国宝之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1: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现代青铜修复技术源自宫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引入上海博物馆之后,便在上海生根、发展,50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师承有序的人才团队。日前,美银美林宣布资助上博修复“交龙纹鑑”,今年10月,这件在修复部门“驻扎”了15年之久的青铜器有望在展厅与公众见面
孙行之
“这件青铜器是对我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事业的最大考验。每个步骤都达到了我所经历的最高难度。”上博青铜器修复组组长、副研究员张光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为了修复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龙纹鑑”,张光敏陆续工作了15年,因为其所需工艺繁复、技术难关多,修复几经中断。
1975年进入上博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的张光敏经手修复的各类青铜器已达1530件。2000年,他主持了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青铜器文物修复焊接用钎料与钎剂的改性”研究课题。2007年张光敏在此课题中自主研制用于青铜器焊接“无氯钎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资深的青铜修复技术大师,面对这件损毁严重的青铜器也不免踌躇。“交龙纹鑑”修复难度之高、所费工夫之巨不难想象。
“青铜器修复的基本步骤虽然相同,但在每一个步骤中运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却各不相同。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思考、制定出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张光敏告诉本报。
上海博物馆已故原馆长马承源是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专家,对于上博的青铜器十分关注。青铜器修复技术决定了文物展出时美观、完整的程度,能够让人全面而真实地欣赏文物原本的面貌。张光敏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这件青铜器买回来后,马馆长一直十分关心,有一段时间几乎是天天来看。等到他退休以后,仍旧经常来看这件交龙纹鑑的修复情况。”
漫漫修复路
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青铜器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时常奔波于沪港两地,为博物馆抢救、收购文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香港的古董店中看到了这件器形巨大、纹饰精美的战国青铜器。与上海博物馆已收藏的两件吴王夫差鑑相比,这件青铜器体型最大,高45cm、口径79cm、低径39cm。此外,铜鑑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上博此前青铜器藏品所未见。于是,马承源当即决定将之买下,并交付青铜器修复部门进行修复。
1996年,“交龙纹鑑”的修复任务落在了张光敏身上。交龙纹鑑被运到上海博物馆经过初步清洗后,上博文物修复人员发现这件青铜器存在大量不合乎文物保护规范的修复痕迹、存在着变形、严重缺损等问题。除此之外,交龙纹鑑的器壁非常薄,平均厚度为1.5毫米,最薄处仅为1毫米。经过对原先不合规范修复处的拆除和清理,交龙纹鑑破损为89件碎片,缺损三分之一。交龙纹鑑的修复难度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之最高。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清洗、拆除、除锈、矫形、焊接、翻模、铸铜、刻纹、配缺、打磨等12道工序。“文物商的修复不符合文物保护的规范,修复之处与原件高低不一,并且,修复部分掩盖了原件的纹样。这些修复部分必须清除掉。”张光敏说。
据张光敏介绍,这样一件青铜器,即使不存在重大的技术难题,也需要花费4到5年的时间进行修复。“交龙纹鑑损毁实在太严重,整个修复过程十分不顺,当中经历了几次中断。这一方面是自己水平所限,另一方面是技术水平发展程度不够。”张光敏说。
修复交龙纹鑑的12个步骤需要层层递进,每一个步骤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前一步做得不好,后面的事情就无法进行下去。”张光敏说。在他看来,整个修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是:青铜器花纹的配缺。交龙纹鑑的花纹分为四层,自口沿开始依次为“鳞纹”、“交龙纹”、“兽头为主而龙蛇镶嵌其中的纹饰”,最后则是一层“交龙纹”。要将铜器残缺部分的纹饰补齐,就要将铜器其他位置的花纹翻模、铸造贴到残缺部分。然而,这件铜器在当年铸造之时,纹饰大小不一、间隔不规律,这就使得翻模铸造成的补缺纹样与周围纹饰无法匹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光敏运用了从日本进口的“高分子材料还氧树脂技术”,才将补缺的纹饰与原有纹饰弥合、通连。
现在,放置在张光敏办公室的交龙纹鑑口朝下放在木架上,整个青铜鑑除了几处纹饰还未补齐之外,已经呈现“器形完好、纹案清晰”的状态。“今年要完成的任务是:实现花纹的完全通连。为青铜器上色、做旧。”据悉,今年十月,这尊青铜器将走出修复室面向公众展示。
而致力于“艺术保护项目”的美银美林之所以选择资助此件青铜器的修复,也是因为得知其修复难度高、耗费时间长。资助只涉及资金支持,并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在张光敏看来,来自社会的资助并不能改变修复的整体框架。“资金的补充将会带来更为先进的工具,比如超声波多功能切割机、超声波切割刀。这些先进的工具在国内较少有博物馆使用。这些工具能够为操作带来便利,加快修复速度。”
绝技传承人
青铜器在我国主要是先秦时期的器具,代表着那个时代高超的技术与文化,属于世界性的文明象征。数千年来,青铜器作为出土文物大都由皇家珍藏。也因此,青铜器修复技术一直是皇家造办处的绝活。鸦片战争之后,国运衰落、文物飘零,宫廷文物大量流落民间,青铜修复行业也应运而生。清廷造办处有一位外号“歪嘴于”的太监,年老出宫之后专事青铜器修复,成为民间该行业的创始人。
至上世纪30年代,青铜重器在市面上层出不穷,促成青铜器修复行业的勃兴。
1955年,当时在上海博物馆负责文物征集工作的马承源将一位名叫王荣达的青铜修复艺人吸纳进博物馆工作。这个技艺精湛的青铜器修复工匠正是“歪嘴于”的第三代传人,而他的师傅王德山和同门师兄弟贾玉波则留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修复包括“司母戊鼎”、“商代四羊方尊”、“越王勾践剑”在内的国宝级文物。
此后,贾玉波一门三代形成了家族传承,在北京从事青铜修复事业。而来到上海的王荣达则留在上海博物馆,从事青铜器修复和仿制工作长达30年,使得青铜修复技艺在上海打下根基。1967年进入上海博物馆的顾友楚、黄仁生走上了青铜器修复的岗位,成为王荣达的徒弟。
上博的青铜器修复技术传承到张光敏已是第三代。“上博的传承素有传统,基本上是师傅带学生,都是博物馆培养的人。”
如今,在上海博物馆展厅之内,“子仲姜盘”的展位周围总是围满了参观者。这件青铜器洋溢着浓烈的艺术气息,揭示了春秋时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古人绮丽的想象力。而让这件青铜器重新闪现古铜光彩的也正是张光敏。
1997年,香港太阳集团董事会主席叶肇夫将“子仲姜盘”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件青铜器除了内部的铭文和浅浮雕,最为特殊的是有11尊可以360°转动的立体青铜动物塑像,设计独特、意趣盎然。
“这件春秋早期的文物被送到上博时保持着出土时的状态,器形完好,只是生锈了,使得盘中的动物塑像无法自由旋转。”张光敏说。为了能够在香港回归之前举行捐赠仪式,马承源要求张光敏在十天之内完成子仲姜盘的修复任务。
当时接到任务的张光敏立刻忐忑起来:“虽然文物几乎没有破损,但在10天之内去除铜锈、整形、作色,还是很让人紧张。那10天之中,我几乎是寝食不安,边思索、边修复,几乎没有离开工作台。所幸的是,没有耽误捐赠仪式。”
实际上,青铜器修复并不是简单的操作性工作。除了操作手法之外,这门技艺牵涉到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历史、美术、金石学、化学等。但在并不善言谈的张光敏看来,个中诀窍又很简单:“最重要的是人的心态要平静,不要有其他想法,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耐心和毅力,心思太活络则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