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合组织呼吁欧元区提高危机救助机制规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15:54 来源: 商务部网站

  3月27日,经合组织发布2012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报告,其中欧元区经济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欧元区数国正在经历主权债务危机。危机根植于欧元区积累了过度的金融、财政和经济失衡,也与全球信贷周期有关。迄今为止,这些失衡的解决方案都不完整,导致2011年中开始出现新一轮的不稳定。在公共财政改善和结构改革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之前,财政整固和潜在的银行去杠杆化存在限制经济活动的风险。高的风险溢价和预期的自我实现可能导致债务发展不可持续。这些情况还可能波及全球经济。为此,欧元区既要采取短期行动,又要进行长期改革。

  欧元区需要采取果断措施稳定脆弱的主权债务市场。在信心尚未恢复的情况下,未来欧元区需要采取的行动包括财政整固、经济治理改革和欧元区救助机制与IMF提供资金支持。多个欧元区稳定基金的规模应提高,以提供可靠支持。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敦促欧元区领导人将救助机制的放贷能力提高至1万亿欧元。希腊债务负担不可持续,应通过自愿方式实现债务重组。银行业资产负债表需要重建,但同时也应防止过度去杠杆化。

  财政整固需与维持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相结合。欧元区内需疲软,正经历严重金融和财政危机的国家尤其如此,且面临重大下行风险。在欧元区和全球增长缓慢导致通胀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欧央行已通过下调短期利率的方式放松了货币政策,并扩大自身资产负债表向银行业提供流动性,进而支持货币传导机制。若传导过程进一步受损,可能需要更多非常规措施。大多数国家财政都面临困难。在符合财政约束的情况下,结构调整过程中原则上应允许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对财政尚有空间的国家,如果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导致经济状况恶化,可以放缓原定的财政整固步伐。接受资金救助的国家则应坚持承诺的目标,受市场密切关注的国家也应实现既定目标,并准备好在需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整固措施。将债务占GDP比重降至稳健水平需要连续多年紧缩财政,更强劲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降低债务比率。

  为促进增长、改善债务可持续性、再平衡经济,需要推行高标准的结构改革。结构改革应着重解决产品市场监管、劳动力市场制度、税收体系的薄弱环节,并加强单一市场。尽管改革的全部好处需要时间才会完全体现出来,但一些改革措施即使在短期内也能促进经济活动。结构性措施有助于解决盈余国和赤字国过度不平衡的根源,包括妨碍投资的管理体系和削弱竞争力的工资形成制度。在积累了过高债务和竞争力大幅下滑的国家,结构改革尤其将发挥重要作用。结构改革有助于缓解债务负担,恢复竞争力,吸引外来资本。在潜在增长率低、内需疲弱的国家,服务业结构改革将促进投资和内部经济活动。

  欧盟结构、财政和金融治理已得到加强,但拟定的措施需要付诸实施,还有一些领域需要进一步改革。在欧盟学期、新的宏观经济失衡程序、《稳定与增长公约》改革等措施作用下,欧盟经济协调和财政治理已得到提升,且还在考虑进一步的措施。有效实施新制度是成功的关键。欧洲理事会对实施财政纪律仍有灵活决策权,虽然许多决策需要以反向有效多数的方式通过,更难形成大多数反对的局面。成员国财政制度得以加强,可以在改进财政绩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范围的金融监管改革已然开始,包括创建欧盟微观和宏观审慎管理机构。其他改革应着重解决银行业与政府风险头寸联系过于紧密的问题,这一问题将助长道德风险,并增加金融不稳定的风险。为改善当前薄弱的危机管理体制,应加强银行监管,并使共同融资尽可能多地依赖私人部门基金。(谭亚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