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汉鼎咨询IPO研究:种业自主知识产权少 研发能力待提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1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国种业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发展体系,2010年市场规模已达500多亿元。

  2011年11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修订草案,大幅度提高了种子企业的准入门槛,特别将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从原来规定的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将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从原来的3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

  根据中国种子网信息,我国现有种子生产企业8700余家,种子零售商超过10万家。但国内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仅有200多家,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仅有95家,并且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88%的品种出自科研单位。

  目前我国以种子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有8家,相对于8700多家的总量基数,比率相当偏低。2010年前,丰乐种业(000713)、隆平高科(000998)、澄海种业、敦煌种业(600354)、万向德农(600371),先后成为上市公司,从2010年至今,共有5家种企申请上市,而仅有荃银高科(300087)、大北农(002385)和神农大丰(300189)获批,但J种业、K种业IPO申请却未过会。新措施的实施将加快种子行业兼并重组,届时将有超过九成的中小种子企业被淘汰。种子行业的兼并重组势必出现更多的大型种业企业,政策利好、上市种企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吸引更多大型种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目前业内已有多家企业在着手准备。

  但种业存在很多不可测、不稳定的因素,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评价种业公司能否上市除了经营业绩外还应包括产权品种和研发能力、营销服务、管理团队。其中自主研发品种是种业企业第一竞争力。目前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其他未上市企业都缺乏自有品种,育繁推脱节,产业链松散。多家公司经营一个品种,造成一个品种托起几家公司,也可以毁掉几家公司,难以自主掌控公司的发展命运。J种业、K种业IPO申请却未过会的原因之一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研发能力不强。因此,尽快改善上述问题,是种业企业在上市前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上市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来源:金融界)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