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周观中国:逼中国出口稀土尽显美国虚伪(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07: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逼中国出口稀土尽显美国虚伪
稀土【资料图】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25日文章】题:中国的稀土与奥巴马政府的虚伪(作者约翰·塔姆尼)
众所周知,奥巴马政府最近与欧盟和日本联手在世界贸易组织就所谓的中国限制稀土元素出口一事提起诉讼。也许有人完全没有注意到如今本应该家喻户晓的这件事情,那么请注意,稀土是生产从智能手机到混合动力汽车和军用设备的各类产品的必备金属。
目前,中国的稀土产量约占全球的95%,人们当然会以为这些不知名的金属之所以价格高昂是因为出口限制。在这个问题上奥巴马等人应该扪心自问——而一旦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就应该放过中国。
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让我们先想一下这件事的全部含义。美国等国家在告诉中国这个国家,它必须出售更多本国的特有产品。这里的虚伪令人吃惊,尤其是考虑到我国政府对几乎所有矿物的勘探和开采实施了名目繁多的限制。
奥巴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所作所为,相当于中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要求我们更多地开发阿拉斯加及美国控制的其他富含石油的地区,更不用说放宽限制开采美国其他蕴藏丰富的矿物的各种规定了。倘若中国真的这么做了,可想而知美国政界将会作出什么样的负面反应,更不用说美国民众了。我们会因为别国干涉美国的事务而义愤填膺。可以认为,美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集体缺乏自知之明。当我们干涉别国事务,跟它们说“开采我们让你开采的东西,然后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超越底线吗?稍稍表现得谦逊一些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其一。
其二,假设中国人真的对我们发号施令,比方说要我们开采更多“美国石油”以拉低原油价格,那么他们的主张是没有道理的。今天石油之所以昂贵,是因为美元的廉价,而不是因为联邦政府错误地禁止在其控制的土地上勘探石油。
21世纪是中国的也是美国的
美国《西雅图时报》网站3月27日文章,原题:美国与中国:在21世纪展示姿态
米特·罗姆尼曾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表示,“我当上总统的第一天,就会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并采取适当的反制行动”。不过,中国官员没有把罗姆尼的这番言论当回事。
从亚洲来看,情况似乎确实如此。1992年,或许有人会叫中国向美国磕头或滚开。但现在不一样,中国太大了,它向我们供应太多东西。虽然美国对华出口低于进口,但自2001年,我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4倍。中国购买波音飞机就像我们购买公共汽车一样。
美国对中国投资巨大。在中国,销量第一的汽车是“别克”,那是在上海的通用汽车工厂组装的。微软亚洲总部设在上海,拥有1500名员工。笔者问微软客户服务经理,美国总统有无可能对中国发号施令。他沉吟片刻说:“关系好,生意才会火。”
像美中这种大国关系都会有问题。比如,微软多年来遭到盗版的侵害,北京的官员对笔者说,政府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客服经理表示,确实如此,“法律都摆在那,近来我们打赢了一些官司”。要有耐心。
这就是在中国听到的。罗姆尼在《华尔街日报》上说,要使21世纪成为美国世纪,而不是中国世纪。这种看法简直荒唐。现在已经是中国世纪了。你能切身感受到,亲眼看得到。21世纪也可以是美国世纪。何必非此即彼呢?
(责任编辑:彭金美)
印度军事劣势情结与中国无关
印度海军导弹艇夜间发射巴拉克防空导弹(资料图)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3月25日文章】题:印度的军事劣势情结
印度官员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忧心忡忡。他们最好是调整好自己缺乏连贯的防御机构。
现代印度在经济和战略上都生机勃勃,随着21世纪的延续,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信。因此,想到这个同样充满自信的地方在中国军事力量问题上正在产生劣势情结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尽管新德里刚宣布将2012-2013年的国防预算增加13%.尽管这个国家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系统进口国,印度大多数评论员似乎都是从负面来消化这两则消息的:与中国可支配的106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相比,印度39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显得微不足道。
批评者在羡慕中国的军事预算前应该记住两件事。首先,在预计印度经济增长率来年只有7.6%的情况下,13%的增幅实际上已经相当可观。更大的增幅不仅负担不起,在战略上也不可持续,因为它们会使邻国感到惊慌。
其次,印度军队早就接受了两个战略方面的事实:中国军队的规模总是更大,它也总是更富裕。中方告诫印度莫卷入南海争端
【印度《经济时报》网站3月26日报道】题:南中国海勘探:中国让印度走开
中国要求印度不要在南中国海资源储量丰富的越南区块进行石油勘探活动。
各通讯社发自北京的报道援引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孙卫东的话说:“该区域是争端区域。因此我们不认为那样做(勘探石油)对印度有好处。”
这位负责印度事务的外交部官员要求新德里不要卷入“争端”。他说,该地区岛屿的主权归属是个重大问题,在这一争议得到解决前,印度不应进行石油勘探活动。
有记者提起印度在该地区的石油勘探属于商业性质。孙卫东回答说,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中国正在尽一切努力寻找这一问题的和平解决方案。
在被问到为什么中国反对印度在越南石油区块进行勘探、而中国企业却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时,孙卫东说,这两个问题“完全不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我们一直说这是双边问题,应当由印巴双方来解决”。
在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辛格总理曾表示,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海外投资子公司在南中国海的活动并没有侵犯中国的主权。辛格说,“主权问题”应当“依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解决。
(责任编辑:彭金美)
新媒:中国须巧妙应对美国特殊模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文章,两次帮助小布什胜选总统的智多星军师卡尔·罗夫和前白宫同僚、共和党战略专家吉尔斯丕联名在最新一期(3-4月份)《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建议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从外交政策上抓奥巴马的小辫,长美国志气,当“American exceptionalism”(美国特殊模式)的鼓吹手与振兴者。
“American exceptionalism”这个名词的意思是: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例外的、特殊的、提倡自由的国家,两百多年来推行了这一模式因而全球一枝独秀。人们把它译成“美国例外主义”或“美国卓异主义”,我看最好称之为“美国特殊模式”。
目前,中国正被各方面的因素推上“老二”甚至“老大”位置,中国崛起“深水过河”免不了与“美国特殊模式”发生摩擦。共和党候选人的罗姆尼,极力鼓吹采取比小布什与奥巴马更严厉的对华贸易政策,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形容他这样做是在美国不处于“萧条时期”所不需要的、不明智的对华“贸易大战”。罗姆尼大唱“美国特殊模式”时夹杂着“反华”调子,其实是为了确保自己“到达彼岸”,如果他真正进了白宫,也会变成识时务的俊杰。
前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前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去年召开研讨会并发表报告倡导“与中国同行的前路:掌握与中国交往的正确路线图”。
亲民主党的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中国专家李侃如3月22日在香港科技大学作“从华盛顿看中国崛起”讲演,谈到“中国老二”飞速发展呈超越“美国老大”之势是值得欢迎的,虽然会引起美国紧张,但两国和谐相处绝对必要。
李侃如在美国不断发表的言论以及最近新书立论中观点与普理赫相似。他一面担心美国大选年辩论可能对美中关系产生“比些微危险更严重”的后果,也劝下届总统先把国内经济整顿然后增进美中互信,关键在于两国对“在亚洲的军事信条”展开深入与持续的讨论。
从前面这番讨论看出,不完美的“美国特殊模式”正在自我调整改善,正逢中国崛起而设法达到美中和谐相处,即使最反华的美国政客都不敢鼓吹与华“大战”。从中国方面来看,实际上也在摸索一种“中国特殊模式”,它是不能跳过“美国特殊模式”的。
傲慢让西方国家忽视中国的崛起
【英国《观察家报》3月 25日文章】题:为什么我们继续忽视中国的崛起?傲慢(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马丁·雅克)
历史正在抛弃我们的国家和大陆。曾经,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权力、思想和未来都发源于这里。这种情况持续了200年。但已经今非昔比。世界的中心正以一种引入注目的方式发生倾斜。我们正在见证两个多世纪来世界经历的最大变化。但我们却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由此也带来了问题。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三年前我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初版时的情景。在我做的多次讲座中,我都用到了高盛公司的一张图表,它预测中国经济的规模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最新一期的《经济学家》周刊预测说,中国将在2018年超过美国。那么,为什么我们——和欧洲——落后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坚持要生活在过去而不是现在?为什么我们那么不愿意谈及中国崛起的速度和意义'
我们过去两个世纪雄踞的支配地位——先是欧洲后是美国——培养出了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即西方才是所有智慧的源泉。我们觉得自己思想开明,但我们的优越感蒙蔽了我们的心智。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可能有一天超过美国。落后、缺乏民主、不懂启蒙运动的信条,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环境下的产物,它不是西方的。所以怎么可能?其他任何人要想成功,我们的模式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西方化。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失败——它的成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坚持用西方的多棱镜看中国,我们拒绝按它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中国。傲慢带来的是无知——我们甚至一点也不好奇。
尽管我们总是说要在学校中加强汉语学习,但在国家和私人层面,没有人认真地提供汉语学习的机会。我们的经济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症状——英国对爱尔兰的出口比对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总和还多。除非解决这些问题,否则我们就面临靠边站的危险。
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始于1978年,当时它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然而,到了世纪之交,经过20多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而其全球影响力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故事也不再简单地只是关乎中国了,因为它的崛起已经开始改变整个世界。只是到了 2008年的金融危机,西方才最终开始意识到中国崛起的影响。
(责任编辑:彭金美)
美媒:美应学习中国碳收集成功经验
美国彭博新闻社3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向美国展示如何推进碳搜集技术
未来某一天,“碳收集”技术将从煤炭发电厂排放的废烟中分离出温室气体,这一前景显得诱人。毕竟,这种发电厂为美国提供了45%的电力,其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占该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小规模的实验已经相当成功,从这个角度讲,工程师们对这项技术会的奏效几乎不存在任何怀疑。然而,美国推动这项技术的努力却被停止了。曾经有望成为美国最大规模的“碳收集”项目——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登山家煤炭发电厂——已经停滞了。
与此同时,《彭博市场》杂志5月期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碳收集技术正在稳步前进。中国一家企业的小型实验项目已经能够从煤炭发电厂的废气中分离出碳,用于分离每吨被收集的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39美元,这要比美国所耗费的成本高出三分之一还要略多一些。
中国如何会在清洁煤领域成为领导者?答案部分在于中国的需求较大,其对煤炭发电的依赖性巨大。不像美国,中国缺乏可供勘探的巨量天然气来替代煤炭。部分原因还在于中国的管制型经济。中国政府计划资助一个示范性项目,到2015年,该项目每年将(从废气中)收集数百万吨的碳。各家能源企业争相竞争希望赢得这一资助。
美国也希望用上更清洁的煤炭,并已经为此进行了众多有前途的实验。但问题不仅仅在于用新技术手段从事实验,还在于全面在发电厂中推广应用这样的实验。
美国将永远都不会有、也不应该拥有像中国那样用于帮助推动碳收集技术发展的政府指导性项目。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并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发展清洁煤技术。(仲伟东译)
(责任编辑:彭金美)
英媒:糖尿病患者加重中国医改成本
英国路透社3月25日报道,原题:糖尿病患者加重中国医改成本
30年间,中国人已从食不果腹转为担心腰围过粗,这令该国医疗体系疲于应付像糖尿病这类以指数级猛增的“富贵病”。慢性病与日俱增的治疗费用将加重中国为其庞大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的负担。《柳叶刀》杂志刊登的论文说,近1/8中国家庭因昂贵的医疗费用而陷入窘境。
随着中国人食量增加且寿命更长,慢性病的负担将日益严重。以糖尿病为例,中国成年人的患病率已从1980年的1%上升至如今的近10%,与美国大体相当。“近20年来糖尿病迅速蔓延,但直到现在才在医疗体系中显现出来”,北京医师童晓琳(音)表示,“未来10年将耗尽中国的医疗资源。”
中国目前约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2030年时将达1.3亿。这种快速增长意味着,直到表现出中期症状后患者才可能发觉,导致治疗更加困难。老年患者刘雪香(音)已为中医治疗疼痛和腿部肿胀花掉3万元,每年还要为西药控制血糖而支出1.2万,其中80%费用由医保支付。“如果家里没医生,我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正在培训乡村医生的北京协和医院专家项宏鼎(音)表示,“这个病很容易诊断,但大多数医生不知道如何确诊。”
《柳叶刀》文章显示,2003年中国人住院治疗比例不到4%,2011年增至9%。在中国控制糖尿病的基本医药相对便宜,每年约2000元。但严重患者的年治疗费用动辄高达1.8万,相当于中国城镇人口的平均年收入。更严峻的是,30至50岁的亚洲人比相同年龄段的白种人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据新加坡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发布的白皮书,中国2011年治疗糖尿病费用为170亿美元,占该国医疗总支出的5%。若中国治疗该病的年费用达到美国的2010亿美元,中国医疗体系将陷入瘫痪。▲(作者露西·霍恩比,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彭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