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印度的"东向政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07: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前驻印度大使裴远颖

  “东向政策”是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的,被认为是印度外交的重大战略措施。当时印度拉奥政府在财政部长曼·辛格(现任总理)的主持下,推行经济改革,改变印度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陷入危机,印度同这些国家的合作空间严重萎缩,而印度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不大顺畅(如同孟加拉国有水源问题、移民问题),印巴矛盾很尖锐(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在南亚地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受限。而东盟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与印度位置临近,又有较深的历史和地缘政治渊源,因此,东南亚国家成为印度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首选。不过,总的来说,当时印度东向政策的着重点主要还是在经济方面,同地缘政治的关系不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印度当时推行东向政策的力度较弱,措施也不多,而东南亚国家的目光一直聚集在东亚,低估了印度的实力,东向政策没有明显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亚洲格局的变化,印度的东向政策激发了新的活力,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它的主要特点是,从笼统的意向转为具体的行动,从单纯经济交流转向全方位合作,从东南亚扩大到东亚与澳大利亚。印度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多层次的交往,参加东盟条约,同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10+1”),参加“10+3”、“10+6”等东亚合作机制和东盟安全论坛等。合作内容也超越了经济范围,明显向军事、文化合作方面发展。印度的东向政策成为印度外交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印度强化东向政策是否跟美国战略重点东移有关?上面提到的事实说明,印度推行东向政策远远早于美国的战略重点东移。“东移”与“东向”可以说是不期而遇、不谋而合。美国为了实现“东移”,积极鼓励印度参与东亚事务,与美形成合力。因为美国“东移”迎合了印度对中国疑虑、防范的心理,印度也表现了一定的积极性。前不久,印度同美国、日本举行了三边对话,印度和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日趋密切,多少表露了印度的心态。但是,也不宜据此认定这就是“美印合流”。印度的外交政策一向强调独立自主,印度外交所依据的还是自身利益。很难设想,自认为是大国的印度会把自己完全绑在另一个大国的战车上。印度外交是全方位的,在发展印美关系的同时,也很重视加强同其他大国的关系。印度同俄罗斯的关系仍然密切,同欧盟国家、日本的交往也很频繁,同中国的关系也是向上的。

  在新德里进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刚刚闭幕,印度作为东道主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力图深化金砖各国相互关系,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扩大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再次体现了印度外交的全方位性。事实证明,认为“东向”和“东移”合流是没有根据的。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