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增长推动就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3 04:44 来源: 经济日报本报博鳌4月2日电 记者牛瑾报道: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2年报告,未来10年全世界要创造6亿生产性就业机会,以应对每年超过4000万新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挑战。那么,扩大就业空间的推动力在哪里?实现就业优先还是增长优先?在博鳌亚洲论坛就业与增长分会上,与会嘉宾认为,增长仍然是推动就业的基本力量,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在扩大就业空间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中国有8亿劳动力,其中仍然有30%至35%的劳动力在农村地区务农。同时,不仅仅在农村地区,30%至35%人口的收入主要还是与农业有关。正因为如此,我国平均收入水平还很低,还会有大量劳动力不断迁移到城市,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不管用GDP衡量还是不用GDP衡量,我们依然需要增长,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和增长过程中解决。”樊纲说。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董事长三村明夫则表示,经济增长确实是一个能够创造就业的最大因素,譬如美国每年都会有很多劳动力涌进就业市场,如果没有达到2.5%的增长率,美国的失业率就不会降下来。但是,如果经济增长超过了适当的比例,就会出现全球性的问题。
过去30年中,亚洲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劳动力价值也不断提高,亚洲已经有能力迎接更多的挑战。但是,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文·格罗夫认为,目前各个部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创造的工作质量还很不均衡,很难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求,亚洲各国和地区不仅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还要关注创造就业的质量。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开始将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部需求,而不依赖外部需求推动,这对本地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将带来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势头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动力减缓的问题,中国也出现了经济放缓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认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有很多潜力可挖,能够创造出一种内在的经济发展动力。“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中国能够实现内部自主创新能力大爆发,并通过这样一种动力来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