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络祭扫受欢迎 绿色环保清明 倡导文明祭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4 09: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4月2日,中国清明网演示虚拟陵园的网络祭扫。清明节期间,不少网站开展“传承清明文化·倡导绿色殡葬”专题活动,倡导绿色殡葬,推行低碳祭祀理念。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又是一年清明到。在北京的各大公墓,文明祭扫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习惯。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利用微博(http://weibo.com)、网络空间、网上纪念堂等方式来祭奠逝者,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北京的八宝山人民公墓和万安公墓,前来扫墓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据民政部门估计,今年北京市的祭扫人数将超过320万。前来扫墓的人大都会安静地清扫墓碑,然后献上一束鲜花、一杯薄酒和几份简单的点心,表达自己的思念。为倡导文明祭扫,在八宝山人民公墓不仅为群众提供免费的祈福垫,还准备了一定量的菊花。
今年,北京市组织了多项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并倡导网络祭奠。比如,延庆县大榆树镇为村民们免费提供了5000株树苗,呼吁村民以植树的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孝顺,文明过好清明节。大兴区举办了“清明时节忆先烈”爱国主义电影周和“鲜花寄托哀思、缅怀革命先烈”网络祭奠活动,呼吁群众绿色祭奠、文明祭奠。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继续提升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低碳的网络祭扫也越来越受欢迎。今年清明节期间,直播生活官方微博就建立起了“微祭扫”平台,网友可以“寄往天堂的信”为主题编写微博,记录自己想对已逝亲友说的话,寄托哀思。
清明祭扫是出于对逝去亲友的感情,本不需拘泥于形式。但若在祭扫中大搞攀比之风,将各式祭品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则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量“白色浪费”,还增加了在风干物燥的清明时节发生火灾的概率。淡茶、薄酒、丝带、鲜花,同样可以寄托哀思,通过微博、网络纪念堂也可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清明节的铭记——弘扬爱国传统践行北京精神”主题教育活动4月1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启动。4月1日至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教委、首都文明办、丰台区委联合在抗战纪念馆举行“清明节的铭记——弘扬爱国传统践行北京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据悉,今年清明节,北京市将开展8项市级重点清明文化活动。
福州:倡导绿色殡葬
清明时节雨纷纷,遍野花开尽芳菲。享有“民间诗人”称誉的李亢先生带着家人,提着一个小竹篮,手捧一束鲜花,随着凭吊祭扫的人流,行走在直通福州妙峰山陵园的盘山公路上,他外婆的骨灰就安放在这座陵园里。李亢告诉记者,今年的祭扫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前往祭扫的人流中,很多人都只是手捧鲜花,顺带几根香烛而已,没有见到所谓的豪华别墅、汽车等仿制祭祀物品,更没有轰鸣刺耳的鞭炮声,肃静的氛围中散发着温馨、和谐、有序、文明的气息。
正在现场督导指挥的妙峰山陵园管理处林经理介绍,为倡导文明祭拜,福州市有关部门在各大陵园外围专门开辟大型临时停车场,专辟多条公交线路直通停车场。陵园管理处则开通免费巴士,不间断地从停车场接驳市民到陵园,然后步行上山。
福州市民庞娟同样选择了现代文明方式来纪念亲人。在清明来临之际,她遵照老母亲的生前嘱托,响应福州市民政部门发起的海葬、海祭号召,把寄放在西禅寺里面的父母骨灰取出,从福州台江客运码头统一乘坐由民政部门组织的船只出海。一声汽笛声过后,20组逝者亲属来到特定海域,通过安装在甲板的长长漏斗,将先人的骨灰和鲜花缓缓撒入大海。
福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陈光辉表示,近年来,福州市相继启动海葬、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旨在倡导绿色殡葬。同时,提倡文明祭扫方式,鼓励公众尽量采用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社区祭扫等形式,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乐意接受采用敬献鲜花、种植纪念树、播放纪念音像等文明环保的方式来祭祀先祖,缅怀亲人。
长春:和谐健康树新风
全国文明城市吉林省长春市以“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为主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现代殡葬文化理念,营造清明文化氛围。
连日来,记者在长春街头看到,传统的烧纸祭祀方式大为减少,各街路的十字路口挂满了“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标语。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部门组织的新颖、有吸引力的新型祭扫活动,吸引广泛人们参与。3月30日以来,在长春各殡葬服务单位开展清明公益信息提示,鲜花换烧纸、送祈福条、公益海葬等,还开展了网络祭祀,代客祭扫等公益活动,把单一的祭扫变成清明文化宣传,让人们在追忆先人的同时,领略到传统孝道文化的内在精髓,从而自觉地抛弃旧俗,选择更加文明、时尚,富有个性的祭扫方式。
记者参加了长春市各界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清明诗会、书画家笔会及征文活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纪念科学家蒋筑英逝世30周年活动。在硬件建设上,长春都市陵园人文游暨长春人文纪念园举行揭牌仪式。树立阳光殡葬、民生殡葬、人文殡葬、生态殡葬的新形象,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文明、健康、和谐的清明融融景象。
兰州:鲜花祭扫成风尚
4月3日,兰州市殡仪馆所在的华林山迎来祭扫高峰。上山的路上,记者看到大部分人手里都拿着鲜花。在华林路几家售花摊点看到,菊花、百合被摆在了显眼位置,店内康乃馨、勿忘我等其他品种的花也不少,挤满了选购鲜花的市民。
在华林山天桥公墓,负责人介绍说,为倡导绿色祭奠,公墓区管委提出了拿纸钱香烛换鲜花的活动,所有前来墓区扫墓的群众,只要留下携带的纸钱香烛,就可以在公墓内的鲜花销售点换取一束鲜花。“我觉得公墓区的这种做法非常好,让我们既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又减少了纸钱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前来扫墓的一位市民用带着的纸钱换了一束菊花,“其实人们的观念就是在这种过程中逐渐改变的。”
“虽然民政部门要求全面禁止塑料和其他不易降解的祭祀用品带入墓区,但是短时期内还是难以彻底改变。”兰州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令峰说,兰州市殡仪馆在每个祭扫区都安排了15个人左右的保洁队伍,对于进入墓区的污染较重的祭祀用品,都会在祭祀结束后及时做好卫生管理,确保墓区干净整洁。
令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兰州市殡仪馆每年清明集中祭扫期间,都会向存放骨灰盒的祭扫群众免费发放一枝鲜花,并推出了点播乐曲祭扫等服务。“截至4月2日下午,今年已经发放鲜花1.3万枝,预计在集中祭扫期结束后能达到1.8万枝。现在鲜花祭扫已经是主流了,绿色、文明、人文的祭扫习惯已经渐渐形成。”本报记者 苏 民 张 忱 陈 煜 李己平 李琛奇 陶 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