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德未来应在能源方面加强合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7: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德未来应在能源方面加强合作

  在日本福岛发生重大核泄漏事故不到4个月的时候,德国做出了一项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的决定:德国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于2022年前退出核能应用的决议。在福岛核事件后,德国立即决定停运其17座核电站中的8座。这些核电站将保持关闭,剩下的几座也将在接下来的10年中被陆续关闭。

  德国做出能源转型这一决议一石激起千层浪,且质疑的声音占了上风:德国真的做得到么?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一个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排名第四的国家,能够实现其能源供给1/3,将来更是绝大部分都来自可再生能源么?放弃使用核能会不会导致新的二氧化碳排放上升么?

  这些问题与其它问题一同成为了3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德中研讨会“能源转型——新能源经济框架条件、机遇与挑战”的主要议题。研讨会主要发言人有德国工业重地北威州的经济部长HarryVoigtsberger(福克斯贝格),德国商会驻北京代表AlexandraVoss,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先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等。

  首先,福克斯贝格强调,能源转型绝不意味着偏离德国所肩负的保护气候的目标。德国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实现其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降低40%的目标。

  接下来他谈到了北威州能源密集型重工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增加的同时,仍必须保障这些重工业有充足而具竞争力的能源供给。北威州是一个工业重地且希望在将来仍保有这个地位,因此同时退出核能利用和煤电利用是不可能的。

  为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北威州政府颁布了气候保护法案,明确了气候保护目标,这在德国各州是第一次。该法案指出到2020年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相较于1990年的水平减少25%,到2050年减少至少80%;要在民众的充分参与下制定气候保护特别计划,该计划将每5年更新一次。

  福克斯贝格表示坚信德国能源转型能够成功。他指出,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预想不到的商机,这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更大的福祉。

  北威州投资促进署署长PetraWassner在欢迎词中首先赞扬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努力。对包括德国太阳能经济在内的各国来说,已经出现了一位强大的竞争者,凭借其巨大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技术领先的德国企业。Wassner表示要注重竞争的公平性,并呼吁两国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她希望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参与到德国的能源转型中来。

  石定寰在讲话中指出,在发展能源经济过程中,中国同样把发展可再生能源置于优先地位。中国光伏太阳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还表示德国推动能源转型的决心让人印象深刻,在德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若能成功实现能源转型对其它国家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数位德国专家学者在论坛中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能源转型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PeterHennicke曾是著名的乌帕塔尔气候、环境及能源研究所所长,他在报告中主要强调了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的必要性。他也认为太阳能领域将是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面向未来的能源体系必须是高效、低排放和可再生的。

  来自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KlausGorner教授在他的报告中研究探讨了可再生能源系统引入的问题。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受制于很强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同时,必须采取维持网络稳定的特殊预防措施。Gorner教授指出,可再生能源设备所产生的装机容量中只有约10%可归为“安全容量”,因此在将来,也不能完全放弃运行现代化的、低放射性的、灵活的传统发电站。

  可再生能源发电、分散式能源生产和供应、智能电网和各领域能源效益的显著提高将决定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自德国莱茵TUV集团的Wilde教授在他的报告中强调了这一点。他所在的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技术设备的检测服务并提供相应证书。全球80%的光伏组件生产商的产品都由位于科隆的德国莱茵TUV集团进行检测。Wilde教授还指出,随着能源转型的发展,市场上将出现大量能源储备及网络智能控制方面的新型创新产品。能源生产和分配的新商业模式也将出现。这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未来市场。

  Wassner谈到了她所在的机构两年前在同一地点举办的以电动汽车为主题的德中研讨会。在那次会议上来自北威州和中国许多地区的研究机构与企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她希望在此次能源转型研讨会上大家也能充分交流。她呼吁在场的中国企业积极把握德国和欧洲能源转型带来的新的商机。北威州为欧洲市场范围内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了许多绝佳机会。

  北威州投资促进署署长

  PetraWassner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