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限过后部分银行不合理收费仍存在所谓价目表看得“头晕眼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12:42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制图 任萍

  鉴于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3月底前完成对不合理收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整改,在刚刚过去的小长假,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银行网点后发现,虽然网点都已经以悬挂小册子或滚动显示收费项目,但市民并不能带走这些“价目表”,一些上了年纪的客人表示“查阅不方便,看得头昏眼花也没找到自己所办业务的费用”。

  客户办业务依然难查价格

  在工行一网点,记者注意到其公布的价目表密密麻麻多达50页,涉及投行、理财、国际业务等人民币结算及账户管理业务,以及凭证工本费价目等内容。 “很多业务我们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字体也太小看不清楚。 ”家住奉贤路的章阿姨带着老花眼镜颇为仔细地找自己要办的业务收费明细,一直到记者离开,她还没有找到。

  记者注意到,目前各家银行基本都是在银行网点摆放了一本服务价目表,但是只允许在网点翻阅,并没有可以给客户带走的宣传单等。而当记者掏出手机打算拍下来慢慢看时,也遭到了保安的劝阻,称涉及金融安全,银行网点内不许对明码标价的价目表拍照。

  此外,还有一些银行网点只在滚动屏上公布少量服务收费项目,且与基金、理财产品信息一起滚动,不方便查看;还有一些银行网点只在墙上悬挂了少量常用项目的收费明细。

  在网络渠道上,除了工行,包括建行、中行、农行在内的多数银行都未在其网站上对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

  据悉,《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于3月20日截止。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将在充分研究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对新办法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印发。

  不合理收费隐于价目表中

  除了公开收费表,是否合理收费也仍然有疑问。公开资料显示,工商银行收费服务项目有409项,其中政府指导价16项,市场调节价393项;建设银行全国和一级分行统一价格的项目244项,占比73%,协议定价88项,占比27%。

  一些不合理的收费也都混杂在密密麻麻的收费项目中。以某国有大行推出的一款个人电子汇款业务为例,普通汇款收费一般按汇款金额的1%收取,每笔最低收费为1元,最高为50元,单笔最高汇款限额规定为100万元。这一收费明显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此前所规定、100万元以下最高不超过20元的政府指导价标准。

  消费者的纠纷也已经上升到司法阶段,李先生曾在工行浦西某支行跨行汇款45万元,被收了50元费用。他认为按照规定,工行只应收15元,回单上清晰标有“电汇”等文字信息,说明“汇款直通车”就是“电汇”。他认为,国家计委、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曾4次单独或联合发布行政文件,规定了电汇业务收费标准:在银行开户客户,汇划金额在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每笔收取15元费用。

  而这些纠纷在法律界人士看来,商业银行是银行服务的提供者,金融消费者是银行服务的接受者,银行、消费者是契约双方,契约遵循公平、正义原则,相关事宜双方应当友好协商。

  业内人士坦言,部分银行在一些服务收费上存在的“漫天要价”和混乱现状,与一直以来消费者在银行服务价格制定上缺乏话语权不无关系。 “不管是政府定价、指导价,还是市场调节价,都应征求消费者意见。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说,即便银行无法与每个消费者单独协商,也应该召开听证会征求消费者意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