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大选流行"中国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7: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2除了是玛雅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还是全球58个国家的选举年。在这个当之无愧的选举“大年”,各国元首为求得竞选胜出用尽浑身解数。在各种竞选策略中,许多国家都打起了“中国牌”,赢得选民手中的选票是他们惟一的目的。

  美国:政客偏爱“中国威胁论”

  在各大候选人奔走全美四处拉票宣传竞选理念时,与“中国”有关的词汇再度成为各州热点。“中国制造和美国就业”、“人民币汇率和美国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和美国海外市场竞争”……这些辞藻随着选情的不断升温,开始在选民中引发极大关注。

  据悉,民主党候选人罗姆尼在其经济竞选纲领中用五页纸的篇幅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而奥巴马总统也在多个场合提到现在是要对中国强硬的时候了。分析人士认为,除非美国的就业情况有明显好转,否则在总统大选的竞选阶段,美中经贸关系议题将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除此以外,尽管老生常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仍然是美国大选年的热点话题。罗姆尼在此前就曾明确表态,如果入主白宫,将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有分析指出,美国一向习惯于在选举中向人民币施压的心理意义或者说政治意义远远多于经济意义,因为饱受失业之苦的民众需要找到“发泄口”,而且民众普遍关注中国话题,甚至嫉妒中国的“高增长”神话。屡试不爽的中国威胁论成了美国政客竞选时的重要砝码。

   法国:“反华”可争取左派选民

  再有半个月就将到达决战时刻的法国选举也少不了有关中国的话题。

  从去年底开始的选战中,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就反对中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认为这将威胁法国的国家主权,而萨科齐则对此表示欢迎。除此之外,奥朗德还坚持把中法贸易赤字归罪于人民币问题,甚至强硬宣称“我不接受不可兑换的人民币”。对此,法国外交部长、前总理朱佩指责其不够实际,甚至批评他总是攻击中法贸易顺差,其实法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是德国。

  一方站队,竞选对手为了赢得中间选民的支持就势必将站在对立面上。奥朗德与萨科齐关于中国问题的态度就是这样形成的。作为总统候选人,他对中国的强硬姿态其实是针对了萨科齐“和华”战略的反制。

  除此以外,身为左派的奥朗德并不擅长经济,而且确有很多法国企业迁移到中国生产而导致法国本土工人失业,因而“反华”是相对轻巧的讨左派选民欢迎的竞选手段。

  全球:选举绕不开中国话题

  不止美法两国,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选举都绕不开中国话题。2010年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一向亲华的小泽一郎靠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来争取选票。同年的英国大选,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曾在电视演讲中以“我们不知道伊朗将发生什么,不确定中国的未来”作为英国保持核威慑力的理由。甚至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曾因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被反对者抨击“对华绥靖”。

  随着中国力量越来越强,与各国利益的咬合日益加深,打中国牌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选举中已变得越来越时髦,也通常会成为发达国家候选人安全且有效的选择之一。但实际上,分析认为一味地指责中国并不会成为解决各国国内问题的方法,反而会增加新的麻烦。而更多民众也日益看懂,这种时髦反映的是全球各国面对现代中国的不安。商报记者 王可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刘潇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