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俄应奉行遏制战略 拒绝加入大西洋体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9: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俄对美采取遏制战略;而近年来,俄在处理与西方关系时不得不采取弱者战略。如今俄内部对战略选择存在分歧,文章认为俄应在奉行遏制战略的基础上保持积极中立,而不可加入大西洋安全体系。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4月5日文章】题:俄罗斯的选择:绥靖抑或战略遏制?
无需证明的是,当前俄罗斯已无力在军事政治领域遵循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方针。那就是“强者战略”,即对于美国(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挑战给予同等规模和效果的回应。今天,至少在未来10-15年,俄在安保问题和与西方关系中,将不得不奉行“弱者战略”。
绥靖战略效果难料
原则上,这种行动战略在国际冲突关系中所有可能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安抚强者”(太平战略),二是战略遏制(动员战略)。
必须指出,第—种绥靖战略的“效果”从其实施伊始就可能至少导致国家主体性丧失殆尽。频繁使用该战略则会引发国家解体及其各个部分的边缘化。同时,该战略行为对“社会机体”的好处则完全不明显。可以在历史上举出许多因为缓靖战略而迅速出现灾难性后果的事例(典型的有《慕尼黑协定》)。当西方的基本安保战略为“和平的保障即是将战斧与敌人一齐埋葬”时,绥靖战略的效果即便在短期内都很令人怀疑。
战略遏制概念走样
在众多一知半解的“专家”努力下,第二种战略的概念已完全走样,被等同于“核遏制”。
其实,“战略遏制”是在矛盾的潜伏和爆发阶段驾驭国际冲突关系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安保领域政策的特殊形式。至于核遏制因素,它无疑属于针对国家间冲突参与者的极端手段。显然,战略遏制承担的是国家防御体系的功能,不能光以“不可接受之损失”、“回击”等军备竞赛时期催生的概念为出发点,尽管这些概念也应当考虑。
当今战略遏制概念的主导思想是,从分析实际存在的情况(或明或暗的敌人、显而易见的威胁和意图、业已部署的兵力和武器)转向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全球军事化加速、暂无大规模战争和国际矛盾加剧的今天,战略遏制正在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安保手段。它不仅是防止各类冲突升级的方法,而且能够给运用此种战略的国家提升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
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今日俄罗斯面临在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中作出选择。
2012年2月24日,普京就全球性国家安全威胁、加强防御能力和提高俄军战斗力与专家举行的会议表明,明确、可靠的战略遏制理念正是俄罗斯在军事政治领域的战略基石。
与此同时,俄罗斯政界也存在另一种战略倾向,这种倾向的代表致力于使俄加入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构建者的行列。但他们在这么做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下三点:
第一,这等于是斩断俄罗斯“双头鹰”向东看的那只头,只保留向西看的那只。同时,俄卷入局部和地区军事冲突的风险将会增加。
第二,在努力与西方结成“牢固伙伴关系”之前,俄必须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与西方友好的前提条件将是什么?写在纸面上的欧洲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的保证已然不够。
第三,在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俄美“重启”失败的将近25年间,俄罗斯融入西方世界的尝试屡屡失败。
为这个挥之不去的念头付出了如下代价: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军事实力下降:经济破产,放弃独立的国家金融体系,加入“华盛顿共识”——这很像是冷战输家某种形式的赔款;资金和人力资本外流。
但俄罗斯换来的却是北约东扩、美国在其周边部署反导系统、西方对俄境内分离主义者和恐怖分子的资金和道义支持、雅尔塔一波茨坦国际关系体系的瓦解、国际法准则被“强权法则”顶替。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不久的将来,华盛顿会要求莫斯科交出最后两个筹码——战略核力量及战术核武器。
由此可见,俄罗斯中短期内的最佳行动战略应是,在动员国防和经济力量的战略遏制基础上保持积极中立。(作者维克托·布尔巴基)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