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巨资引进福特SUV江铃深陷合资依赖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0:5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李绍仪
[ 福特先后三次入资江铃汽车,总投资额约为7.85亿,但在2002~2011年间,福特光从江铃汽车分红中就共获得约9.67亿元收益,早已“连本带利”收回成本 ]
一面花巨资从福特购进技术,一面耗资不菲进行自主研发,在汽车类上市车企中盈利瞩目的江铃汽车,因此受到业界与投资者的质疑。
昨日,江铃汽车(000550.SZ)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批准投入2.22亿元,拟从福特汽车公司引进一款SUV产品——U375项目,前期费用主要用于相关的工程开发费用和购置模夹具。
较早前,有媒体报道指出,江铃汽车近年来在研发上投入巨资14亿元,但仍不断通过引进福特技术生产产品,引发投资者质疑。
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江铃汽车与福特合资合作的17年来,在车型和核心技术上基本靠福特“喂养”,自主研发力量薄弱。公司虽意欲通过自主生产SUV扭转局势,但转型新品并未如愿获得市场肯定。
与福特相互“喂养”
作为国内轻型商用车龙头企业之一,江铃汽车在高端轻客和皮卡产品上长期占据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业绩在近年汽车类上市公司中一直名列前茅,并为福特持续稳定地贡献投资收益。
江铃汽车年报显示,2009年~2011年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1%、25.6%、24.4%,净利率分别为10.12%、10.86%、10.72%。
江铃与福特从1997年联合开发的车型——全顺一直热卖至今,销量占该公司总销量的30%以上。2011年该公司总产量为189166辆,其中全顺品牌商用车为5.72万辆。
从江铃汽车的股权结构来看,第一大股东江铃控股,持股40%,第二大股东则为福特汽车,持股30%,但江铃汽车是江铃集团和长安集团50%比50%组建的合资企业,也就是说,实际上江铃集团间接持有股份只有20%,福特汽车才是江铃汽车的最大股东。
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刘峰统计分析,自2003年至2011年,江铃汽车已连续8年实施分红,累计分红人民币共26.67亿元。201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送8.6元(含税)现金股息。公司近三年累计分红占比为71.46%。
一位证券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尽管1995、1998和2005年福特先后三次入资江铃汽车,总投资额约为7.85亿,但在2002~2011年间,福特光从江铃汽车分红中就共获得约9.67亿元收益,早已“连本带利”收回成本。
而除了丰厚的投资收益之外,福特每年还从江铃汽车获得高额的技术许可费。
占据江铃总销量近三成的全顺商用车,整车技术属于美国福特,配件大多也是直接从福特引进,此外,目前用于SUV和皮卡的发动机也是福特提供的,而这两大板块占江铃汽车总产销的三分之二以上。
按照双方协议,江铃汽车每年需要向福特支付全顺V348整车净销售额的2.6%作为技术许可费。而江铃自主研发的N350 SUV,由于采用的是福特PUMA发动机,也需向福特支付92美元/辆的技术许可费。
自主研发步履蹒跚
尽管江铃汽车依赖福特技术支持,在产销和盈利能力上都高于同行业水平,但在技术创新上一直原地踏步。
“其实江铃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业内还有一撮企业都是这样,庆铃、依维柯也是一直靠引进外方技术来做,自主研发也几乎都是空白的。”汽车业内分析人士宇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
事实上,随着主要竞争对手依维柯的全面提升以及上汽MAXUS大通和江淮星锐等新势力的加入,欧系轻客细分市场的竞争却逐渐趋向白热化。有了危机感的江铃汽车开始在全顺系列之外谋划新的盈利增长点:一方面,希望通过自主SUV车型“驭胜”的打造,将福特更多的乘用车资源吸引过来;另一方面,为突破核心技术的软肋,公司近年来开始力推自主研发,争取更多主动权。
年报显示,在2009~2011年间,江铃汽车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分别为3.09亿元、5.54亿元、6.11亿元,同比增长111.64%、79.29%、10.29%。据悉,为了增强竞争力,江铃计划在今年再投入4亿元进行技改。
然而,多家券商认为,受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以及商用车行业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江铃各类产品面临着由低价位竞争对手带来的市场份额压力,加上转型新产品销量低于预期,短期内SUV产品竞争力不够的局面仍难以扭转。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刘芬指出,江铃转战乘用车市场的首款SUV产品驭胜目前销量每月仅900辆,低于预期。短期来看,未能上量给公司贡献业绩。
而平安证券汽车分析师王德安在近期的一份研报中指出,2011年江铃宝威SUV和驭胜SUV合计销量约1万余辆,只相当于长城哈弗系列或比亚迪S6一个月的销量。
而对于此次江铃再次投入巨额引进SUV产品U375的动作,海通证券分析师赵晨曦指出,这对公司现有车型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但是,根据江铃产品引进的历史经验看,新项目的磨合期时间较长,预计该项目要形成产能需要到2015或2016年,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