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怎样破解南水北调工程移民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5:15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者按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难点和关键。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搬迁安置丹江口库区30多万移民,移民群众基本满意,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搬迁目标。日前,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蒋旭光与来自河南、湖北两省的移民干部和移民代表共同探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对话人 ——

  蒋旭光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树山 河南省南水北调办、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宫汉桥 湖北省移民局副巡视员

  姚根怀 丹江口库区移民、河南省中牟县刘集镇姚湾村党支部书记

  丰廷彦 丹江口库区移民、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辛安渡办事处红星农场

  农民

  主持人 ——

  李 力 经济日报农村新闻部副主任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任务艰巨,难在安置人口多、搬迁时间紧、搬迁安置强度大、近三分之二需要外迁。移民工作之所以能够积极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移民群众肯定,从根本上说,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

  有了地,有了房—— 移民群众成为工程建设的受益者

  蒋旭光:水库移民是困扰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被形容为“天下第一难”。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很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顺应和尊重移民意愿,制定合理惠民的移民补偿补助政策,并不断调整完善,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到位,把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以往对房屋等补偿固守“三原”的原则,即原标准、原规模、原功能。这次南水北调移民贯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研究制定惠民政策。主要是考虑到丹江口库区大多数是二次移民,甚至多次移民,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房屋面积小、标准低。这次对人均住房低于24平方米的给予专门补助,确保人均住房不低于24平方米。同时,对农村移民每人还要保证有一份耕地。我们要让移民群众都成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受益者,努力把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办成重大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

  王树山:确实,从生活安置、生产发展方面,这次政策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以土地为例,每一个农村移民得到的土地补偿面积都有了相应的提高,移民确保人均旱地1.4亩或水浇地1.05亩。通过这次搬迁,移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

  宫汉桥:我们湖北省的移民也通过搬迁得到了实惠。搬迁前移民土木结构的房屋占到了一半以上,搬迁后全部建为砖混结构;搬迁前,人均住房面积约21平方米,搬迁后,移民住房面积和结构都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土地方面,在落实国家安置标准的基础上,搬迁后还考虑了集体发展用地。

  蒋旭光:农村移民全部得到了有土安置,这非常重要,就是说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始终在自己手中。我认为,移民搬迁得以顺利实施,确保移民群众的核心利益是关键。要把移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安排好,要把移民建好房屋与调整得到土地作为核心环节切实安排到位。

  王树山:库区当地很多农民有养鸡、养猪的传统习惯,为此,河南省自己规划建起一些养殖小区,专门划一片土地用来让移民群众养鸡、养猪。在房屋户型选择方面,河南从社会上征集美观实用的户型设计方案230个,经专家论证后精选出了46个获奖设计方案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个移民村,让移民群众精挑细选。最后大多数的人同意某个设计,一个村就按照这个来实施。

  蒋旭光:两省第一批移民都是统一建房。但是到第二批移民的时候,河南是统建,湖北则是自建和联户建。这是因为情况不同,河南第二批移民属大规模的外迁,许多迁到几百公里以外;而湖北第二批移民主要是后靠,大多在本乡镇。两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最终效果都很好。总体看,国家移民补偿安置政策的全面落实,省内支持优惠措施的逐步到位,地方帮扶措施的及时跟进;实施中,把政策交给群众,透明公开,亲情操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促进了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

  宫汉桥:湖北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对外迁移民个人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等生产性补贴,以及养老保险、移民房屋及其围墙建设和室内基本装修等多项补助措施。在国家政策之外,人均各项补助超过1.5万元,移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内安移民建房中,各县市区出台“以奖代补”措施,对配合拆迁、按时建房、及时搬迁的移民实行分阶段奖励,人均奖励额度超过4000元,缓解了建房难、建房慢问题。

  姚根怀:如今,我们村里家家基本上都是二层楼,还带门楼。基础设施也很完善,统一安装有线电视等,村村有学校、卫生室、村民活动室、农村电教室。

  蒋旭光: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难在安置人口多、搬迁时间紧、搬迁安置强度大、近三分之二需要外迁。移民工作之所以能够积极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移民群众肯定,从根本上说,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是高度关注民生,实施科学移民、和谐移民的结果。

  吃了苦,流了汗——

  移民干部忘我工作甚至用生命兑现诺言

  在移民安置工作过程中,移民群众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移民干部负重拼搏、吃苦耐劳,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实现移民群众平安搬迁、和谐安置。

  蒋旭光:搬迁安置过程中,我们深深为广大移民群众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为移民干部负重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而感动。搬迁安置过程中两省出现了许多争当移民的情况,从一个侧面说明移民群众对安置工作是认可和肯定的。不断涌现的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电视剧等艺术手段表现了社会各方面的感动。

  宫汉桥:在工作中,先后有多位移民干部因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中有乡镇干部,也有村干部。丹江口市均县镇是全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人数最多、任务最重的乡镇,动迁人口2万余人。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因劳累过度,于去年病逝在移民工作岗位上,年仅42岁。他先后52次赴枣阳、宜城,完成了2300多户9100多人次的移民搬迁护送任务。

  王树山:河南省的情况与湖北类似,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却有300多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他们用健康甚至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迁出地到安置地,移民干部肚子里装的故事,几天几夜说不完。

  姚根怀:移民干部确实是吃了苦、流了汗,他们干的这项工作很伟大。我们老百姓也很理解他们。我看到和听到的感人故事很多,移民搬迁结束以后,有的移民干部坐在江边,放声痛哭;有的移民干部住进医院,接受治疗;有的移民干部在家连包3天饺子,以补偿对家人的亏欠。

  王树山:河南两年内移民16.5万,这么多人从百余个沟沟洼洼出来,沿着淅川仅有的两条交通动脉,才能进入高速公路。集中搬迁期间,分级成立了专门搬迁指挥部,交通、公安、卫生、电力等部门全力以赴保障搬迁。每批搬迁都是一场战役,货物装卸,对老弱病残孕特殊人群排查护送,搬迁车队有序进出和停放、途中控制速度,就连中途停车吃饭、上厕所的问题也都要考虑在内。每批次搬迁都有干部护送,没有出过大问题,很不容易。

  蒋旭光:在移民安置工作过程中,我们加强了移民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移民群众平安搬迁、和谐安置。

  搬得出,能致富——

  移民新村建成新农村的样板村

  库区移民群众“搬得出”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移民群众真正“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一个长期过程,还需妥善解决移民出行、入学、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完善新村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保障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蒋旭光:库区移民群众“搬得出”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移民群众真正“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一个长期过程,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帮扶移民,实现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转变。这就要加大政策帮扶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移民生产、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帮助移民创业,落实帮扶责任制度。进一步探索制定适合移民发展致富的规划,寻找和推进新的收入增长点。

  宫汉桥:为实现您说的这个目标,在移民政策之外,省财政又拿出2亿元,用于扶持移民发展生产,保障移民新村正常运转。继去年省政府人均安排500元生产发展资金后,今年又安排1000元,拟发展一批“短平快”的小项目,支持帮扶移民尽快增收。潜江、天门等市在省专项扶持经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又出台了一系列补助、补贴、奖励办法,一批移民已率先走上致富之路。据统计,全省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支持服务移民搬迁安置。

  丰廷彦:乡亲们常说,背井离乡是一种痛。刚搬迁时,我们也曾迷茫过。但是驻村干部始终与我们在一起,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了我们的思想疙瘩,为我们开辟新路指明了方向。我带领部分移民去年成立了福农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玉福农”商标。公司现建有标准食用菌大棚基地65亩,年收入可达60万元,还能安排移民就业30至50人,人均月收入约2000元。

  宫汉桥:去年,湖北省累计下拨移民培训资金2838万元,组织1337名南水北调移民参加中、高职业教育;完成各类技能培训380期约43000人次。2011年外迁安置的7万多移民,达到每户培训一名移民的基本目标,安置就业率100%,稳定就业率达95%以上。

  姚根怀:我跟乡亲们说,移民不是特殊公民,要过上好日子,必须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农村遍地是黄金,关键看你用心不用心。”我们用土地流转形式建设日光温室33座,水产养殖380亩,两年来喜获丰收。今年计划再建日光温室50座,建成一个年存栏5000头的生猪养殖场,增加人均经济收入,让姚湾移民早日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蒋旭光:移民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两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基层组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营造社会氛围,集中中央和地方各种优惠政策向移民倾斜,不光是移民部门,现在水利、农业、林业、商贸、国土、环保、卫生、公安、文化、广电等部门都积极参与进来了,集成资源,形成合力。

  宫汉桥:我们把移民新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水、电、路、气、房”等一次性考虑到位,建成了一大批有一定规模、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移民新村,普遍达到或超过了当地新农村的建设标准。此前库区农村鲜见的太阳能照明灯、健身器材、图书室、农家超市等都走进了移民的新生活。

  王树山: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现在河南省一共建成208个移民新村。省委、省政府要求把移民搬迁作为改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契机。移民新村配备齐全,有的移民村还通上了天然气、用上了太阳能路灯。可以说,每个移民新村整体水平超过了当地村庄10余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了移民群众一代人建设三代人居住的愿望。

  移民群众还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特别是对8岁到11岁的孩子,刚到异地,出村上学不放心。当时我们和教育厅出台举措,让三年级以下的学龄儿童,不出村就能上到三年级,11岁以后再出村上学。如今每个移民村,即使是242口人的一个小村也都建有一所三年级的小学。

  蒋旭光:移民诉求随着时代和安置阶段变化而不断变化,对其精神和文化需求也需高度重视。要排查化解并妥善解决移民出行、入学、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完善新村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保障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突出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集成中央和地方各种优惠政策向移民倾斜,把移民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