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罗高寿:用一生书写中国情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10: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莫斯科时间4月11日上午11时,罗高寿的葬礼在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举行。7日凌晨,这位刚过完80岁生日的老人在这里离世。

  10点刚过,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的殡仪馆停车场内已经找不到停车位,仍不断有人或手持鲜花、或抬着花圈,神色凝重地走来。俄罗斯总理普京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向罗高寿的亲属发去了慰问电。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杰尼索夫等人亲自前来致哀,中国驻俄大使李辉代表中方也出席了悼念活动。

  大小罗高寿的两代中国情

  “她是俄罗斯大使罗高寿的妹妹,她是罗高寿的妹妹!”那是1999年的一个冬天,一群中学生围在卡莉娜·斯捷潘诺娃身边,欢呼雀跃着。卡莉娜没有想到,在距离乌鲁木齐100公里之外的一所中学里,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竟然也知道、并如此喜欢自己的哥哥罗高寿!回忆起这段往事,年近古稀的卡莉娜哭得红肿的眼睛亮了起来,当年的兴奋、感动与自豪,仿佛再现。

  罗高寿,这个很中国化的名字,为太多中国人所知。但可能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罗高寿,这是父子二人共同的名字。父子二人同用罗高寿这个名字书写着中俄友谊的传奇。

  父亲罗高寿真正的名字叫阿列克谢·罗加乔夫。上世纪20年代,当时还是莫斯科东方学院三年级学生的阿列克谢就曾踏上中国的土地,并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苏联顾问的翻译,跨越长江南北。之后在度过多年的外交官生涯之后,阿列克谢开始后半生的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为中俄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阿列克谢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翻译成俄语,直到今天仍不断再版,受到俄罗斯各个时代读者的欢迎。

  传承了父亲的中国情缘,小罗高寿——伊戈尔·罗加乔夫从出生到离世,用一生继续书写罗加乔夫一家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在80年的生命历程中,伊戈尔在中国的年头加起来超过28年,他曾于1992年至2005年连续13年任俄驻华大使。1932年4月,母亲便抱着刚刚满月的伊戈尔来到乌鲁木齐,跟在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馆工作的父亲一起生活。1936年至1939年,小罗高寿又随着家人在苏联哈尔滨总领馆生活了3年。照顾他们的中国保姆的慈爱,夏天在松花江畅游的欢快,给小罗高寿兄妹的童年留下深刻记忆。

   中俄(苏)友好的见证人和推动者

  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与感情,使小罗高寿成为中俄(苏)友好历史不可或缺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1954年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学系的伊戈尔,曾经先后给多位中国领导人当过翻译,曾经陪援华的苏联专家深入中国中南部血吸虫病肆虐的农村了解疫情,曾经参与中苏边境问题谈判,曾经全力推动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他作为驻华大使的13年里,中俄关系得到迅猛发展:两国关系很快走出低谷、实现正常化、实现元首互访,1996年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今,中俄边境已经通过谈判划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在指导中俄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他生前回忆起那些与中国同行日以继夜的磋商谈判的情景时说:“那是非常愉快的过程”。他还因此得到了一枚枚友谊勋章。2005年,在罗高寿即将结束任期离开中国之时,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李肇星说:“中俄两国关系从经历波折到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大使先生功不可没。”

  “没错,作为驻华大使,他在外交事业上功勋卓著;但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个卓越的民间外交家!”如今作为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的嘉丽娜·库利科娃曾经在驻华使馆与罗高寿一起工作十余年。在驻华使馆工作期间,嘉丽娜发现,罗高寿对民间外交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在罗高寿的推动下,中俄两国文化交往越来越频密。仅1999年一年里,便有76个俄罗斯文艺团体访华,中国的中央芭蕾舞团和杂技团等文艺团体的俄罗斯之行也获得无数好评。

  “他的朋友遍布中国”

  “他的朋友遍布中国。”妹妹卡莉娜告诉记者,罗高寿几乎与不同年代的所有中国领导人都有交往。1989年,作为苏联外交部的副部长,罗高寿陪同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在接见时一眼就认出了罗高寿,高兴地说:“我认识你,你就是50年代末给我做过翻译的那个年轻人。”罗高寿的中国朋友并不仅限于政治领导人,作家、翻译家、艺术家,还有山里的老大爷,都是罗高寿乐于结交的朋友。罗高寿当驻华大使期间,卡莉娜曾多次到访中国,并与哥哥一起到京郊去参观。除了参观精美的中国古建筑之外,卡莉娜发现,罗高寿最喜欢与当地的老大爷、老大娘一起抽烟、聊天。虽然早已是俄罗斯副部级高官,但罗高寿从来没有官架子。无论是云南来的艺术家、陕西来的文学家,还是黑龙江来的农业专家,他从不拒绝会见。有一次,听说嘉丽娜要去参加著名俄语教授李莎80周岁的家庭生日宴会,罗高寿不请自去,与嘉丽娜一起到教授家里把酒言欢。

  “他跟父亲一样,都是(为中俄友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据卡莉娜介绍,2005年结束驻华任期后,已经73岁的罗高寿并未选择休息,而是作为阿穆尔州代表出任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继续为中俄友好满怀热情地工作。2008年秋,罗高寿在一次严重车祸中受伤落残,之后一直行动不便,但他仍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来华参加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庆典。嘉丽娜告诉记者,车祸后虽然大多数时间躺在医院里,但罗高寿对促进中俄友好的工作依然热情不减。每次跟嘉丽娜通话时都要幽默而热情地问:“近期(俄中)友协有什么活动?不要期待我(完蛋)!我要去参加!”

  罗高寿的心里装着中国朋友,他的中国朋友也同样惦念他。今年3月初罗高寿80岁的生日是在医院度过的。中国现任驻俄大使李辉、前任驻俄大使张德广曾先后到病床前为他贺寿。嘉丽娜告诉记者,罗高寿离世的消息公布后,已经有20多个中国朋友先后打来电话致哀。如今,小罗高寿走了,但他的众多中国朋友不会忘记他。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孙长栋

  (本报莫斯科4月11日专电)

  (责任编辑:刘潇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