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掀起新一轮聚合创业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11:46 来源: 《中关村》Z-Park Takes off a New Round Of "Convergence" Start-Ups
在中关村,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In Z-park, a vibra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is taking shape。
文 本刊记者 吴炜
摄影 高强 张越
2011年以来,中关村以车库咖啡、贝塔咖啡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业和从业者聚集的场所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有趣的是,这些创业主题咖啡馆相距都不远。车库咖啡在中关村图书城附近步行街的一间老宾馆的二楼,贝塔在原第三极大厦创新工场楼下,而3W咖啡则在立方庭大厦。如果再把位于清华大学附近的拾年咖啡等较为非专业的咖啡馆都算上,整个中关村地区似乎都飘散着“创业咖啡”氤氲香气。如果再加上朝阳区望京科技园等的创业影院和必帮咖啡等,“大中关村”的咖啡和电影更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
这些咖啡馆都是民间IT从业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只是在一定的业内人士范围内有影响。然后,因为不断的口耳传播和微博(http://weibo.com)传播,也引起了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的关注。而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正因为其完全自发产生,我们更可以说它符合自然规律。当下,创业、创新如春之萌动,在中关村肥沃的土壤上,正欲喷薄而出。
20年一轮回
众所周知,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创业的始发地,在上世纪80年代,陈春先、柳传志等科技人员的下海掀起了科技创新潮,而90年代的求伯君、王永民、王江民等民间创业者进一步推动了创新浪潮。到了20世纪,随着新浪、百度、搜狐以及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企业等的崛起,中关村的科技创新更是炙手可热。
19世纪80年代,这里被称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到了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国务院批复授予中关村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称号。2011年,中关村开始实施“ 1+6 ”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
如果说,“电子一条街”时代中关村出现了科技和商业相互碰撞、科技创业萌动的状况,那么,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当以创业咖啡馆为代表创新集聚平台如雨后春笋地出现,我们看到又一个轮回开始了。
和以往不同,如果说20年前,创新还更多的是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模仿和亦步亦趋,到了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时,中国的科技人士和软件英雄们已经不再停留在复制和模仿阶段,他们更多地试图用各种创新,立足于世界科技之林,独领市场之风骚,中星微、UC浏览器、网秦杀毒等都获得不菲的成绩。
而且,较之以前,中国的IT人才储备和以前已经大大不同,中国每年毕业的IT人才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资本市场日趋成熟,中关村的高科技资源近些年引来了众多金融资源和科技中介资源的垂涎。数据显示,中关村示范区发生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1/3左右。
有丰厚的人才基础,加之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机会来临、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各种大大小小的创业团队和创新模式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俨然形成了新一轮创新热潮。和以往IT英雄们单枪匹马创业的不同,现在的创新创业有了更多集聚化倾向。
多方需求的整合
“创业团队初期需要什么?资金+社交+资源+人。对于创业者来说,(在车库咖啡办公)一方面降低了办公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社交成本。”这是车库咖啡的创始人苏菂对其咖啡馆的功能的一个描述。
如果说启迪俱乐部等场所更多地为成熟企业服务,那么车库咖啡等“创业咖啡馆”的诞生,正是应对了早期创业团队的需求。这里还形成了创业者集聚、交流和组团的优势。“与美国相比,中国从来不缺创业者。他们拥有梦想和干劲,一旦聚合起来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苏菂说,除了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垂直交流摩擦出火花外,创业者之间重组团队、业务外包的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前者,“据我自己不完全统计,创业者‘联姻’的已经有17家了,获得机构投资的有近20家,另外还有并购的、被收购的”。
同时,这些咖啡馆也是投资人和互联网大腕的天堂。各个场所都有投资人的身影出没。苏菂的身后是创新工场投资部副总裁郎春晖、联众创始人鲍岳桥、58同城早期投资人林先珍、我爱我家投资人安盟、春秋资本合伙人刘军等10位天使投资人,俨然一个“天使会”;贝塔咖啡股东有30多个,遍布全国各地,都是各大互联网、电讯等公司的高管;3W股东会第一期由超过100名股东组建而成,囊括了领军企业家、投资人、知名创业者、媒体意见领袖等多个领域的互联网业界影响力人士,他们中有知名企业家庄辰超、程云鹏、黄劲、高波等;知名投资人有曾李青、徐小平、沈南鹏等,以及众多来自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盛大、金山、阿里巴巴、Google等公司的高管。
对于投资人来说,找到合适的项目是他们存在的意义。而创业主题咖啡馆在运营得当的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他们找项目的精力。徐小平说:创业者需要的主要是两样,首先要有一个团队有一个想法,剩下立刻就要钱和指导,如何找到钱也需要指导,创业是个人奋斗的最高形式,而车库咖啡是提供了一个各种资源的集散地。对此,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也有体会,他做投资公司经理的时候平均每天见3—4个项目已经属于高效率,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路上。现在车库咖啡里,投资经理可以一天谈10几个项目。
当然,也不能否认这些咖啡馆的最基础的社交功能,它尤其满足了IT行业圈子里的聚会需求。贝塔咖啡最初来自阿里巴巴产品设计师白鸦的创意,他每周末组织同行朋友在家中聚会,因为人数多,索性就开了个咖啡馆。3W咖啡则开宗明义地宣称“这是互联网的圈子”,提供“持续的深度沙龙及聚会,促进知识分享和股东交流”。
创新创业生态圈
在车库咖啡办公地附近,有一家著名的早期投资机构——李开复领衔的创新工场。车库咖啡“民营资本的孵化器”的目标,与创新工场早期投资机构的定位,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车库咖啡定位更早期,来这里办公的甚至是思路尚未成型的项目;其次,车库咖啡可以为创新工场“服务”,向创新工场输送优秀的项目。
也就是说,如果说创新创业是个链条,那么它有较为前端的部分,也有相对后端的部分。显然,创新工场更聚焦于较为成熟的初创企业,那么车库咖啡站位更为前端,把触角伸向了萌芽中的创意。而两者是有联系的,创新工场的人可以来车库咖啡做指导或发掘项目,车库咖啡中的项目成熟后也可能进入创新工场或其他地方。
在中关村,微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神州数码、普天、爱国者等著名IT公司扎堆聚集。如果把这些大公司比喻为互联网企业“森林”的中的大树,那么互联网整个“森林”里还应该有灌木丛、大树的幼苗、以及绿草。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企业共享一片蓝天,共生共存,参与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互相之间还可取长补短,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中关村模式和美国硅谷模式还有个不同之处,就是政府扮演了较为积极主动的角色。去年12月底,中关村管委会给了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仅授予了他的车库咖啡厅“创新型孵化器”的官方牌匾,还为进出车库咖啡厅的初创型企业开了一条注册的绿色通道。这对创建仅8个月的车库咖啡厅而言,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殊荣。苏菂十分惊喜,“尤其是为车库的创业公司注册提供了快捷通道,创业者每月有两天可以向车库提交申请,由车库去帮助他们注册公司,省去了很多繁琐的程序”。
如果说,前些年政府关心更多的是中小企业以上的扶持。那么,他们现在开始更多地关注“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一个令社会各界都为之“心疼”而又“头痛”的群体。他们势单力薄,需要支持。但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超高的死亡率又让急于出手救助的社会各界望而却步。由此,社会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恶劣”的指摘之声一股脑地全部抛向政府。而通过扶持车库咖啡这样的聚合平台,政府事实上已经帮助了更多的小微企业。
打造扶持创新的多重平台
互联网界曾有过“平台为王”的说法。事实上,对于一个区域的科技创新来说,平台建设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全面兴起,全球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成为了一个整体,全球化的新经济也逐渐进入中国。中关村不断集聚高端要素,而资源整合的能力也逐步提升,集聚模式也呈现多样化。中关村形成了众多的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和总部基地,成为集聚高端要素和资源的载体。
现在,中关村已形成了扶持创新的多层级平台。早在2010年,中关村核心区的孵化器数量达到35家,占全市的42%;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占全市的72.4%;大学科技园15家,占全市的58%。孵化器共有在园企业2824家,在孵企业2001家,累计毕业企业2151家,累计孵化企业5393家。
除了颁布《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条例》和“1+6”等特别扶持政策外,中关村的政府部门正加速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对金融机构、民营孵化机构等中介提供房租补贴、利息贴息等优惠政策。就在“车库”的东边,伫立着一栋银白色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PE大厦。过去两年来,鼎晖投资、德同资本、英飞尼迪等超过50家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相继入驻。从这座大厦落成启用,到专门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贷款的14家银行信贷专营机构(科技支行)的相继开业,再到创新工场、中国技术交易所、首都科技中介大厦等一批孵化和中介机构的落地,中关村西区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创业和风投聚集的核心区域。
中关村的创新平台有着国际化特点。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秀英表示:海淀园正探索一条集政策、资金、媒体、合作为一体的“中关村核心区全球知识创新平台”的发展路径。在新型网络平台建设方面,海淀园建立了以Web2.0为资源整合理念的新型网络服务平台iBridge,它秉承了“联网、联心、联世界”的理念。
在全球化创新的潮流中,车库咖啡馆等新型聚合创新平台的出现,横跨了创业者和投资者两方,兼具办公和社交功能。作为新生事物,它得到了政府授予的“创新型孵化器”称号,已经被纳入了政府主导的整个创新扶持体系中去了。
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正在形成,中关村离世界科技创新中心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