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苗苏:同比环比双双下降 滞胀已成中国现实威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11: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创下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从环比看,第一季度GDP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8%,低于第四季度的环比增速,去年第四季度GDP较第三季度增长2.0%。同比环比双双下降,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加速放缓。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放缓。而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则连续21个月超过3%。国家统计局本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3.6%,再次出现抬头迹象,显示通货膨胀形势不容乐观。参见下表:

  苗苏:同比环比双双下降滞胀已成中国现实威胁

  2010年1月-2012年3月月度CPI同比涨幅

  苗苏:同比环比双双下降滞胀已成中国现实威胁

  通货膨胀持续低烧不退同时伴随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困难局面。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的话,上个世纪70年代席卷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滞胀”梦魇将会在中国重现。

  滞胀是指经济增长停滞、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一旦陷入滞胀宏观调控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于实体经济缺乏投资热点、失业得不到有效缓解,过剩的资本不仅会推高商品价格而且会涌向虚拟经济领域,导致资产类价格暴涨使通货膨胀更加难以控制;而为了稳定物价实行紧缩性的政策,则会因为投资和消费不足使经济增长陷于停滞。

  单纯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中国目前似乎还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滞胀,但是滞胀风险却是客观存在的。在当前国内宏观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物价水平受宽松货币政策(当前人民币仍然是负利率)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原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高涨)已经很难回落。

  客观地说,中国经济当前已经具有某些通货膨胀的特征。虽然最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保持在年均10%的高位,但是粗放型和环境破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减速已成必然。对于连续多年习惯高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低于8%的增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适。此外,中国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无法反映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隐性失业不容忽视。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滞胀几乎是坚持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而过去30年中国许多经济政策都带有明显的凯恩斯主义特征。笔者认为,中国管理层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滞胀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积极措施扭转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物价上涨同时并存的局面。一旦出现典型的经济滞胀,大规模失业将不可避免,保持社会稳定将是一项巨大挑战。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