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暴利引诱中国企业家赶走"青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16: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商业观察

  总有一些暴利,让我们望不到终点。

  4月11日,茅台2011年报出炉,其酒类毛利率高达91.57%。此前两日,高速公路暴利被广为“传诵”:13家已公布年报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平均毛利56.08%,而毛利最高的重庆路桥甚至达到了91.14%;4月6日,12家上市银行闪亮登场———净利共计8489亿,几近抽走同期A股1352家已发布年报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一半!“三桶油”亦不遑多让,净利总额达到2749亿,日赚7.5亿。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7%,有的行业更只有4%。不要说无法跟白酒行业和高速公路比肩,跟以制造业为赚钱基础的银行业42%的平均利润率相比,亦隔着“伤心太平洋”。

  一般而言,形成暴利需具备两种条件:一是技术壁垒;二是行业准入或行政垄断。对于前者,消费者尽管对支付高价不无微词,但保持着内心的敬畏,一如果粉们漏夜排队抢着为苹果送钱;而人为的垄断,会直接导致资源分配不公、效率低下,乃至寻租、腐败,这也是为什么民众总在声讨“暴利”。

  技术壁垒的高利润,会鼓动企业追求创新;垄断暴利,则直接压缩其他行业的盈利空间、生存空间。中国银行业2%的存贷差貌似不比欧美水平高,但是美国银行业仅不足3成利润来自存贷差,而国内银行业超过利润8成来自于此。制造业经营环境恶化还要支付高昂融资成本,“趴着也会中枪”;银行业固定息差形成事实垄断,“躺着仍能数钱”。

  垄断暴利之恶更在其严重摧残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构建。经济学家熊彼特有一个著名论述: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在年报发布的季节,垄断行业的暴利金光闪耀,中国企业家群体性“急躁、浮躁、暴躁”的转型期“三躁”症状明显:炼钢的忙着去养猪、造彩电的急着探矿、手里还有点钱的赶着放贷……

  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与失败,而在暴利的引诱下,中国很多的企业家正在忙着赶走“青蛙”,只想一步发现“王子”。事实上,暴利不止,浮躁难除,“王子”更难觅。

  吴江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