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连串自救密集出台重振日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07: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明治奶粉变澳大利亚产 家电裁员卖股退业务断臂求存 汽车产能掀海外转移潮

  上周,日本成为全球财经舞台上的一位“主角”。日本当局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上调了对出口的预估,同时宣布2月份录得了五个月来首次贸易顺差。同时,多家日本企业也是“好戏”连场:索尼确认未来一年裁员万人,本田汽车则宣布改变在华的产品研发思路。

  日本大地震迄今已过去一年多,在经济走向缓慢复苏之路的大背景下,日企连串“自救”动作既折射出经营上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顿,也凸显了在天灾、升值和劲敌阻击下各大产业的“痛定思痛”。

  内部创新动力到底有多重要,诸多的改革措施能否引领企业走出低谷?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了日本多家汽车、电子和食品企业,希望通过还原生存夹缝下的日本产业危与机,为国内企业提供借鉴。

  撰文:刘俊、刘新宇、郭晓昊

  日本经济素描

  贸易:“家电业失去辉煌可能源于固步自封”

  富迅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FuNNeX Asset Management)总经理、首席经济分析师肖敏捷认为,顺差象征着日本制造风靡全球这一成功经验,很多人还沉湎于此。但是,日本的家电行业之所以失去往日的辉煌,当然可能因为其产品缺乏魅力,也可能源于经营者的固步自封。

  日本长期都保持着货物贸易的顺差。然而,去年由于发生东日本大地震、核电站事故、泰国洪水、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历史性日元升值等,导致出口减少和预期外进口增加的负面因素一起袭来,因此日本曾暂时出现了货物贸易收支逆差。肖敏捷此前撰文认为,这是日本海关统计时隔31年出现逆差,也是国际收支统计时隔48年出现逆差,各方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今年1月份日本经常收支又出现了逆差,如何确保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未来谁来买日本国债?各种担心随之而来。

  企业:“东南亚涨薪潮将成日企新课题”

  日本零售业和体育用品厂商在把中国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伊藤洋华堂将把功能性内衣的产地由中国一国扩大到泰国等地,使今年中国所占的生产比重比上一年减少20个百分点。此外,爱世克斯(ASICS)也计划把运动鞋生产基地由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但是,在日本企业加快推进“中国+1”策略的同时,东南亚也开始掀起的涨薪潮将成为日企面对的新课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拉动日本企业业绩增长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根据2011财年业绩预期对日本上市企业进行排名的结果显示,排在前列的都是类似手机运营商NTT DoCoMo等内需型通信企业以及因资源价格高企而获利丰厚的商社。而反观受电视机业务疲软和日元升值拖累而陷入困境的电气机械巨头,松下等5家公司的亏损都在1000亿日元以上。日本的盈利主力已经从制造业转为非制造业,从出口相关产业转为内需型相关产业,产业格局正在出现改变。

  如果对上述日本企业中的“最赚钱公司”与10年前的2001财年进行对比,结果会如何呢?2001财年日本企业净利润5强分别为丰田、日产、本田、武田药品工业和任天堂,均为制造业。净利润超过1000亿日元的企业只有上述5家公司。而在2011财年,排在第10名的本田净利润已经达到2150亿日元,超过1000亿日元的企业将达到21家。

  就业:“高收入人群也开始希望跳槽到海外”

  陈先生(日籍某日企职员)在中国应聘了一家日本银行的职位,目前已在该银行工作超过6年时间。他认为传统的日企依然比较讲究年功序列:“由于我们公司的实力比一般的中小日企要强大许多,因此尽管经济形势不太好,但收入还算不错。不过,一个进入公司的新人就已经能够预见到自己十年后的地位和收入,可即使你为公司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也不太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在谈到经济形势时,他坦言自己并不看好日本经济的前景:“现在几乎没有人预测日本经济短期内会向好,人们都没有信心,经济怎么可能振兴呢?”他甚至戏称,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他这样的海外就职一族来说也有好的一方面:“那样我回国后就能拿人民币换更多的日元了,所以现在还是努力工作吧。”

  日经新闻社日前汇总了日本企业2013年春季录用计划调查(第1次统计)。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录用计划人数与2012年春季实际录用预期相比,增长了12.1%,连续2年实现2位数增长。其中,日本非制造业计划录用人数的增长率为15.7%,而制造业仅增长5.7%。

  另一方面,日本的工资则正在下降。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显示,2010年,跳槽适龄期的30岁~34岁的收入月薪为30万9900日元(男性、本科和硕士毕业),这一数字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4年下降,共下降了3%(9800日元)。而35岁~39岁的月收入为37万3500日元(男性、本科和硕士毕业),较2006年下降了7%(2万7600日元)。

  在日本,希望跳槽到海外的风潮正在扩散到高收入人群。在日系企业正在强化人员配备的新加坡和中国,当地的工资水平在最近数年来出现了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因在日本国内就业难以实现收入增长而产生的无助感正在蔓延。“逃离日本”的潮流不仅限于已退休人员,而且也波及到年富力强的青壮年人员。

  汽车产业

  现状:去年是“非常艰苦”的一年

  马自达预计2011~2012年度净亏损1000亿日元,本田警告年度获利的跌幅将超乎预期,通用汽车和大众去年全球销量乘机超过了丰田……这就是日本大地震、泰国洪灾和日元坚挺下的日系车“成绩表”。

  本田汽车是这一连串事件中的一个缩影。去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本田暂停了本土汽车厂生产,零部件供应告缺,本田的研发单位更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本田在华的一家合资车企人士张晓雷(化名)对本报记者说,去年是“非常艰苦”的一年。张晓雷说,受链条中断影响,虽然去年前4个月合资公司整个势头按照既定节拍保持得很好,但是在5月~7月份就下行了。“我们的产业链有20万~30万人,当时我们能开一班就开一班。我们就是这样熬过来的。”

  不过,日本汽车业从今年起正迈向复苏。据最新统计,日本3月份国内新车销量同比增长78.2%至49.8万辆,远比去年发生大地震的3月时(27.93万辆)高。这意味着,该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第7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出路:产能转移销量增长瞄准中国

  丰田在本土制造的一半以上的汽车是销往海外,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表示,1美元兑90日元是保持日本制造业竞争力的最低水准。然而截至11日早段,美元仍触及80.60日元。

  事实上汽车产能在地震后已掀起海外转移潮。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戈恩表示,正计划将英菲尼迪的生产转移到日本以外地区,地点可能是北美或中国。据日本媒体消息,日产正计划投入300亿~400亿日元建造年产能为20万辆新车的大连工厂。戈恩预计,日产在华销量将增长一成到140万辆。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董事兼中国本部长仓石诚司对记者表示,从明年到2015年的3年里,本田计划将在中国陆续投放10款以上的新车型和全新改款车型,到2015年时的销量将比去年翻一番。

  电子产业

  现状:企业决策无力错失良机

  日本消费电子企业曾引领全球风潮,然而据日本媒体一项调查,“苹果”已成为日本人最受欢迎的品牌。除了苹果和三星的挑战以及天灾之外,关键原因还是出在日本企业内部。

  一位在日本电子企业工作10余年的中国员工陈莉(化名)对本报记者说,日本企业这几年的决策效率变得越来越慢,“我们在一线市场发现问题后,基本上是反映不到日本总部去的。”陈莉说,不少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日本人越来越多”,协调各方利益变成了工作的一大重点。

  更为致命的是,日本企业保守、不开放。以夏普为例,2009年欲在华建设液晶面板,却在几大城市之间犹豫,错过了时间节点,以致夏普在华液晶面板建设落后于三星和LG两家韩国企业。

  出路:转向医疗新能源等行业

  日本共同社认为日本电视生产商已陷入总体崩溃的窘境。被逼无奈的日本企业也必须要对“众多投资者要求改变的呼声”作出回应。索尼上周交出的“复兴战略”中明确加强数码影像、游戏、移动业务,在决定退出中小液晶和化学业务后,索尼还将在医疗行业发力,并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模块业务领域探讨建立产业联盟的方式。

  松下已决定削减等离子电视面板产能,并将位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的第三等离子面板正式实施停产,同时将出售千叶县茂原市的液晶显示面板厂。松下称,今后,松下将向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等环境能源领域投放经营资源,争取恢复业绩。松下试图转变成为太阳能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产业的领导者。

  而曾经十分害怕技术外泄的夏普上月居然宣布将约10%的股份卖给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及该集团旗下公司,后者将成为其最大股东。

  家电产业观察人士罗清启认为,日本企业还没有偏离制造的主业。转型的新能源等方向,虽然短期内难以贡献较大的利润,但未来几年,日本企业东山再起的机会仍然很大。

  食品产业

  现状:成内地最便宜“洋奶粉”之一

  对于某日本奶粉品牌“粉丝”高萤来说,前往香港“拖粉”本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她的这个习惯在去年日本大地震后戛然而止。

  “明治对于日本,以前是优势,现在有可能是劣势。”一位乳业销售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去年8月、9月,明治方面甚至进行了一次妈妈奶粉的免费派送,目前也在推动澳大利亚产的“行货”明治婴幼儿奶粉买二送一、买三送一,目的都是鼓励消费者去尝试。由于价格近年一直未涨,明治成为内地最便宜的“洋奶粉”之一。

  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顾虑。资料显示,目前对日本食品完全解禁的有加拿大、智利、缅甸、墨西哥等4个国家,还有47个国家和地区采取限制措施,当中部分考虑会尽快解禁。日前,香港已放宽了包括肉类和鸡蛋的进口限制。

  出路:奶粉换产地 大米恢复出口

  明治乳业在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指出,“从去年7月份奶粉重新投放市场以来,销售量逐月稳步上升,增幅约在20%左右。”该公司表示,即使是在本土产品召回事件发生当月(记者注:即1月),仍能够维持正常的销售量。明治方面称,奶粉产品已经选择了澳大利亚进行原料采购和生产。

  而就在4月13日,日本农协也宣布福岛核事故后暂停的对华大米出口已经恢复。据悉,中粮集团为此购买了14吨北海道去年产的“七星”精米。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