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我熟悉十二五规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07:3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托马斯。
上周,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之一丹佛斯全球首席运营官方行健,率领中国区总裁托马斯等一席高管亮相在华业绩发布会。刚刚过去的2011年,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市场,中国区以28%的业务增速领跑丹佛斯全球市场。
当初欣然接受中国区总裁任命这一挑战的托马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称,他熟悉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充满信心。
中国教会我迅速决策
掌舵丹佛斯中国区的托马斯在2010年10月接过帅印,谈及中国,他屡屡用这样的词语:始料未及、给我启发、深深感到、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教会了他快速决策。
托马斯最早是在2009年来到中国,全面负责丹佛斯中国区电力电子部工作。托马斯称,在2009年到2010年这短短的一年间,“我熟悉了中国的市场和文化,与中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力。因此,当总部任命我担任中国区总裁时,我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在中国3年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企业灵活性很强。欧洲企业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验证、探讨,然后才作出一个决策,但中国的发展节奏非常快,中国企业很善于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前进,一边调整,这一点对我很有启发。”托马斯称,“以前在欧洲做一个决定我会深思熟虑,但是现在会迅速决定。”
中国区业务增速领跑全球
就在上周四这场丹佛斯全球众高管坐镇的业绩说明会上,记者了解到,尽管去年欧洲出现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丹佛斯却继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实现了又一个非常强劲的增长年,整个集团达到63亿美金的销售额,同比2010年实现了7.5%的增长。
中国区为丹佛斯全球“漂亮”的业绩添上了最亮丽的一笔。托马斯介绍,丹佛斯中国区业务以28%的增速领跑全球市场,中国区的收入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员工总数位列全球第二,中国还成为丹佛斯全球最大的采购市场。
1994年,丹佛斯卖给中国第一个产品的时候,节能减排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汇,现在中国这个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国,节能减排已经无处不在。这次,方行健等丹佛斯全球高管来华目的之一就是参加中国制冷展,谋求在华更大的发展。
托马斯称,他熟悉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充满信心,了解到中国政府节能减排的决心和中国的经济转型政策,也感受到中国市场对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具有巨大需求,“其决心和潜力之大都是我以前未曾料到的”。
与中方伙伴决定分手
同时,记者了解到,丹佛斯与在华合资伙伴三花控股集团为期5年的婚约即将终结,双方签署了分手协议,将各自发展自己业务,但共享合资期间创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
此举意味着携手5年的中外两家企业将和平分手。事实上,数年前外资企业进入“人生地不熟”的中国选择与中企合资成为潮流,现今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外合资企业分手也屡见不鲜。
2007年,三花控股集团和丹佛斯共同注资成立了分别持股50%的合资公司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三花控股集团是我国一家民营企业。
到2010年8月,合资公司方在全球首家推出制冷空调用微通道蒸发器,空调冷凝器、蒸发器统称为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产品节能、环保,空调体积可缩小三分之一,现在在北美有批量应用,但在国内尚少。
不过,在专利申请上三花丹佛斯远远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形成100多项相关专利,是国内申请专利最多的换热器生产厂家。
目前,分手一事正在进行各种政府审批。对于分手,丹佛斯方面解释,因为两家企业背景不同,对未来的思路也不同,所以决定分手,现在这个产品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中国区变魔术321变111
对于中国的未来,托马斯称充满信心,将采取战略行动维持强势增长态势,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节能环保市场潜力无限,中国会成为其最大的市场,员工数也将位列全球第一,从而使中国区在丹佛斯全球的位置从目前的321变为111。所谓“3、2、1”,是指丹佛斯中国区在全球的销售份额居全球第三;员工人数全球第二,原材料采购全球第一。托马斯正率领其同仁一起将上述三个方面都变成全球第一。
据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丹佛斯中国区业务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从2011年到2015年,“我们预计年增长率略低于过去几年的增长率,大概在20%左右”。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丹佛斯提出了一个口号“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不光有销售和市场,同时要实现包括研发在内整个价值链的本地化。
托马斯介绍,2011年,丹佛斯启动了在华第二阶段的工厂建设,招聘了超过1000名员工,今年将启动第三阶段工厂的建设,同时将继续招聘研发人员,以及为现有员工发展提供空间。
之所以能变出111的大魔术,托马斯称:“我们的自信不仅仅来源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更来源于中国对气候和能源领域的高度重视。中国对气候和能源重视的趋势不是今年,是在今后五年、十年都会保持这种趋势。”
谈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托马斯称,越来越小,比如在新能源等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果在提高节能意识方面加大力度,加快产业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型的步伐,中国必定会取得更大和可持续的发展。
本报记者张艳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