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水利部通报李桥水库险情 部署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16:09 来源: 一财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天从国家水利部获悉,水利部已要求各地吸取李桥水库出险教训,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水利部首先通报了近日发生的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李桥水库大坝后坝坡及坝脚出现的塌坑险情。

  据介绍,李桥水库是马营河灌区重要的中心调蓄水库,始建于1958年。水库设计库容1540万立方米,承载着全县4个乡镇、11.5万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18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是山丹人民的母亲水库、生命水库。

  今年3月13日下午5时,水库管理人员在巡查时,发现大坝坡顶和坝坡脚分别出现一处塌坑,经测量,塌坑坑口直径分别为0.7、0.8米,深度分别达2.8和1.1米。经国家、省市专家组的分析鉴定,会诊把脉,决定在水库险情坝前修筑围堰工程,围堰合龙,消除溃坝风险。经过连续13个昼夜奋战,目前,山丹李桥水库已消除溃坝风险。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像李桥水库这样容易出现溃坝风险水库总数约有4万多座。而有关溃坝的危害,历史上也曾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

  1993年青海省库容330万立方米的沟后水库垮坝,造成下游3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1995年湖北省通山县库容仅十几万立方米的小湄港水库垮坝,也造成下游34人死亡;2010年6月8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凌口水库发生大坝坝体塌陷险情,下游的2700名民众被迫转移。2010年入汛后,当年江西、广西、贵州和新疆等地先后有8座小型水库溃坝失事。

  据水利部介绍,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完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大跃进”,成为世界上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现有的8.7万座水库,大部分建于那个时期。

  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许多水库的质量和建设水平都不是太高,大部分是小型坝,小型坝中的90%以上是土石坝,土石坝的寿命大约是50年,目前为止,基本上都已是超期服役。由于缺少必需的维护经费,水库病险的数量过半,达4万多座。

  有统计显示,全国头顶“一盆水”的城市有179座,占全国城市的25.4%;头顶“一盆水”的县城有285座,占全国县城的16.7%。

  根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实施5400座全国小型病险水库和15891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使下游9000万人口、1000余座县级以上城市和7800万亩耕地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据财政部统计,2006年到2012年1月,中央财政已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90亿元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排中央基建投资252亿元用于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年均增长都在50%以上。

  在解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所需的资金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各地财政已出台了多项措施。如安徽省在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时,优先保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市县配套;青海省安排下达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省内18座重点小(Ⅰ)和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程,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浙江省杭州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各区、县(市)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我国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