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真正的美食来自心灵,而非机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9 04:55 来源: 钱江晚报

  上市公司湘鄂情力主推烹饪机器人,收购重组上海齐鼎“味之都”中式快餐连锁后,准备以此为卖点。

  这是新华社稿中的一段表述。公司探索新商业模式,无可厚非,但不知怎地,脑子里“嗖”地想到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还有一部是法国喜剧电影《好汉还是孬种》(又译为《美食家》),由路易·德菲耐斯主演的。不认识这个路易?《虎口脱险》里的指挥家!

  《摩登时代》展现的是人与机器的冲突,批判了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卓别林演的流水线工人查理一天工作十几个钟头,就干一样活:拧螺丝。拧啊拧,拧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高富帅”当成“屌丝”,最后连“白富美”和螺丝也不分了。见到了美女身上螺丝状的扣子,上前狠狠地拧一把,一声尖叫和“臭流氓”,查理彻底“晕菜”。

  我很怕烹饪机器人也犯倔犯浑,肉丝非直径三毫米的不炒,豆腐定要七成熟,芹菜不能太老,还有宫爆鸡丁,鸡肉和花米的比例得丝毫不差。否则就撂挑子不干,另请高明吧。这样,上市公司玩的噱头就要泡汤了,就像上海话说的“西洋镜戳穿了”。

  烹饪、餐饮服务人的味蕾,伺候人的五脏六腑,绝对是头顶大事。中国的餐饮文化渊源流长,传统美食的精髓,断不能通过几只机械手臂来复制。据说,国家级烹饪大师用萝卜雕出的开屏孔雀,能看到羽毛的细微感;同样,一分钟内把活鸡变成一盘生炒仔鸡,也断非流水线作业所能。此前,洋快餐把炸土豆丝浸油、起锅的时间精确到几分几秒,已经让人颇有微词。洋快餐如此,何况我泱泱大国的美食。

  在法国喜剧片《好汉还是孬种》中,美食杂志主编杜士曼先生具有天赋异禀的嗅觉和味觉。他的美食观遭遇一个妄想独霸法国餐饮业的快餐大亨的挑战。大亨企业内以工业化生产烤鸡,全是化工原料加染色剂,完全是垃圾食品。为了捍卫法国饮食文化,最终杜士曼父子两人联手揭穿了这家企业的真面目。

  剧中有句台词印象很深刻:真正的美食来自于人的心灵,而不是机器。

  这部电影原名《美食家》,在国内上映时被翻译成了《好汉还是孬种》。就借这个奇怪的译名,给读者出个二选一的选择题。饭店靠机器人炒菜,YES OR NO?(要还是不要)潘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