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扩展助推农产品短调难逆涨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1: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施海
近阶段,国内外包括传统粮食、豆类、油脂油料、软商品在内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维持大涨浅回强势格局,并吸引大量增量资金积极进驻,大加追捧,致使国内外通胀难以显著缓解。究其原因,除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供需关系外,还有包括消费新格局在内的其他因素支撑农产品价格强劲扬升。
笔者认为,农产品消费结构由传统的食用需求拓展至食用、工业用需求,致使其消费领域明显扩展,而供应依然受到土地资源的严重限制,由此造就农产品期货价格演绎阶段性牛市行情,短线技术性回调,甚至深幅回落也难以根本逆转中长期涨势。
消费增长和升级促农产品上涨
虽然中国尚未大规模进口粮食,但肉类消费快速增长导致相关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专家研究,中国食物消费正在从传统的8∶1∶1,八成粮食、一成肉食、一成菜果快速转化,当前的比例可能约为5∶2∶3,而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如能进一步提高,转化的终点将可能是4∶3∶3。另外,在玉米—饲料—肉蛋奶的价格链条中,随着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增长,玉米等饲料粮需求和价格联动攀升。玉米作为饲料满足肉类生产需求的同时,其本身的深加工需求也迅猛增长,这导致玉米供需缺口不断扩大。数据显示,近几年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增幅均达到15%至20%,用于生产淀粉和酒精的玉米消耗量达到4200万吨,占玉米消费总量的25%。
除此之外,粳稻、食用植物油等多种农产品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同样支撑着价格高位运行。目前我国居民口粮消费中大米约占65%,而粳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近20年粳米的人均年消费量从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国内食用油消费量为2500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19千克。
虽然消费量激增,但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产品供应仍将有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人口规模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全球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全球农产品供应格局面临质变,该质变不是单纯数量增减,而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性矛盾,这成为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重要原因。
农产品能源属性逐渐显现
全球能源短缺,玉米、植物油和糖被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能源对原油是一种替代品,当原油价格上涨时,生物燃料需求增加,推动粮食价格上涨。当国际原油价格超过每桶60美元,生产燃料乙醇就有利可图。大量过剩资本涌入生物能源领域掠夺利润,西方发达国家在南美等地大量抢占适合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土地。早在1985年,美国玉米消费量的5%以上用于燃料乙醇的加工原料,2011年该比例已达40%;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两国生产的大部分棕榈油出口到欧洲,并被制成生物柴油;食糖主产国巴西将乙醇燃料定为国家战略性能源,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乙醇生产国。2010年,美国加工燃料酒精消耗的玉米已经超过1.3亿吨,虽然该年是历史上世界玉米产量最高的一年,但供需依然失衡。而今年4月用于乙醇加工的玉米消费量达到50亿蒲式耳(1.76亿吨),两年内增幅即达到35.38%。
(作者为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