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环球:战略大师张桂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11: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商界,张桂平和张近东绝对是既让人振奋又令人胆寒的名字。
检索两人的履历,本科毕业的学历背景,机关国企的工作经历,将目光回转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样的身份已足够让绝大多数国人艳羡不已。
没有逐鹿中原的志向,何来问鼎中原的风光。
如果当初的张氏兄弟自比于知足的大多数,中国商界就不会有苏宁电器力挫八大商的突围奇迹,也不会有苏宁环球借壳上市的资本传奇……
当苏宁电器新十年规划今年出炉,声称要走“双轨制”发展路线,打造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商业帝国时,苏宁环球也在楼市入冬论甚嚣尘上之时逆势而上,稳健跨入中国地产第一军团,气定神闲的打造着另一地产王国。
其实,两大帝国有着一个奠基人——大哥张桂平;而所有传奇,都有着平凡的开始。
分道行车-苏宁环球张桂平
1987年,张桂平下海,鏖战空调市场,这是张桂平的第一次抉择,历史将证明这一抉择的伟大。
1990年,张氏兄弟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两层楼门面,取名苏宁交家电,专营空调。
没有人能料到,在这200平方的弹丸之地,没过多久会同时走出两大巨星。
凭借专业化服务、淡季打款等创新理念,苏宁迅速上位,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之一。
1992年,两兄弟分道扬镳:张近东专注家电零售连锁业,张桂平则转攻房地产开发,兼做医药科技、金融证券、汽车贸易等。
历史将证明,这同样是一次不同凡响的抉择。
之后,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玩的风生水起。张近东凭借着连锁的力量,在电器零售业迅速崛起,统领行业;而张桂平则搭上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列车,一路狂奔。
“本来是一股道上跑两辆车,现在是两股道上各跑一辆,现在的力量肯定比过去的力量要大。”张桂平这样解释当初的战略转移。
分道行车,既为提速清除了障碍,创造了空间,也壮大了苏宁的格局,成为任何对手都不可忽视的力量。
张桂平的目光是犀利的,在福利分房时代就嗅到了住房商品化的商机,并将这一商机牢牢抓在手上。
而张桂平的胸怀则更令人激赏。90年代初的家电还是卖方市场,加上当时的苏宁已经在南京站稳脚跟,摸索出了相对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夜之间,将其全部丢给自己的胞弟,自己转战一个全新领域,又谈何容易。
如果说两次抉择让张桂平的敏锐一览无遗,显示了他作为一位出色的战略家的天赋异禀,那么,在激烈的商战前线,运筹帷幄的战术选择同样不可或缺。
初试莺啼-苏宁环球张桂平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发布的“2011年中国百强房地产企业研究成果”,苏宁环球集团获“2011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十二名”、“201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第六名”。一举进入地产第一军团,在龙行虎啸的地产界占据一席之地。
江湖地位的取得,离不开从资本市场的借力。
2004年7月,张近东带领苏宁电器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当日,创下32.70元的高价,后续10个多月更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苏宁环球张桂平亮相资本市场时的“碰头彩”,丝毫也不逊色于胞弟张近东:凭一己之力托起濒临退市的*ST吉纸,让成千上万已陷绝望的股东有一种突中大奖感觉;在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之前6天,就拿出与政策情投意合的股改方案,其敏锐的感觉让人一览无余,而这起并购不仅成为众多T类公司股改时案头必备的案例,未来的中国资本史或许也会为此留下一笔。
2005年7月,苏宁环球张桂平到吉林投资的时候,遇到已亏损三年的*ST吉纸正在急寻重组方,双方一拍即合。8月30日,苏宁环球及张桂平的儿子张康黎,与吉林国资公司签约收购*ST吉纸50.06%的股权,成为国内第一宗在“股改”过程中收购绩差上市公司的个案。
以1元代价获得*ST吉纸的“壳”,而苏宁环球张桂平却将4.03亿元的房地产资产无偿置入上市公司,表面上张桂平似乎“吃亏”了,但2005年12月26日*ST吉纸更名为*ST环球恢复上市时,当天即收盘于2.79元/股,较停牌前1元/股翻番,令张桂平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市值达到5.58亿元,他的财富一夜暴增1.5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近期收益之外,苏宁环球张桂平的最大收获是在IPO暂停、众多公司欲叩资本市场无门、政府又不断收紧地产投资的形势下,低成本地打通了旗下地产业务的融资渠道,一举从做实业的加法,跳跃至玩资本的乘法,张桂平的手段让业内人士赞叹不已。
在资本市场初试莺啼,苏宁环球张桂平就以如此高的回报谢幕。但在风云激荡、波诡云谲的地产界,有钱,也仅仅是具备成功的可能。如何花钱,则更是一门学问。
谋定而动-苏宁环球张桂平
“企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管理大师德鲁克说。
苏宁环球的开发模式可概括如下:二三线城市+大盘开发+土地储备。
房地产市场典型的开发模式包括二种:中小盘开发和大盘路线。相对于中小盘的开发模式,大盘开发更低的地价款、更强的价格弹性、更快的复制速度以及更灵活的支付方式都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回报率水平。
而苏宁环球选择了大盘为主的开发模式,主要兼顾了自身在土地获取以及前期开发产品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大地产商扎堆盘踞大城市搞中小盘开发的竞争格局下,大盘路线让苏宁环球成功避免与一线地产的直接交锋,为公司快速扩创造了空间。
与之相应,张桂平剑走偏锋,将苏宁环球区位发展上定位于长三角和环渤海的二三线城市的沿江沿海区域。这种区域定位与公司的前期经验、开发模式和战略定位相得益彰,又避免了冒险进入土地成本高并且市场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
不言而喻,土地储备永远是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有价值的元素之一,也是未来高成长的基石。目前,苏宁环球在北京、上海、广州、云南、安徽、无锡等极具发展潜力的省市储备了大量土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谋定而后动,这无疑是企业成功的一大战略。苏宁环球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不仅保证了公司这几年的的高成长,也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引领公司逐步成长为全国性的前沿企业,在业界有“云天星球”四小龙的美称。
2010年以来,随着一轮紧逼一轮的政策调控相继出台,很多地产企业陆续碰到各种各样的发展困难,苏宁环球的发展模式却优势尽显,使其极具抗风险能力。
“苏宁环球开发的房产大部处于二、三线城市,并且销售价格平均处于中等价位,符合国家调控方向,贴近于老百姓买房的刚性需求,受调控影响较小。在目前很多房产公司资金紧张甚至断裂的情况下,苏宁环球现金流入,一直保持稳定。”业内专家指出。
这再一次证明了苏宁环球张桂平过人的战略眼光。
情系桑梓-苏宁环球张桂平
“李嘉诚多大了?不是也没有退休吗”面对媒体关于何时考虑退休的提问,张桂平如是回答。年届退休的张桂平依然精力充沛的在商战一线搏击。
历史上的徽商发源魏晋、成长于唐宋、在明清之际走向顶峰,称雄数百年,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无徽不成镇”是对徽商价值的最高肯定。
“钻天洞庭遍地徽”,放眼全国,徽商星罗棋布。浙江、江西等省早就成立安徽商会,而在与徽商渊源深厚、作为徽商重镇的江苏却迟迟没有省级安徽商会的踪影。
缺的就是具有号召力的人物。张桂平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在他的牵头下,历经5年苏皖两省来回奔波,终于促成江苏省安徽商会的成立,张桂平也毫无争议的当选为创会会长。
看一看商会这些大佬们的来头,个个都是行业内咳唾成珠、呼风唤雨的角色:江苏雨润董事局主席祝义材、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江苏黄埔董事长陈光标、南京金箔董事局主席江宝全、南京天地董事局主席杨修…….
不言而喻,能将这些大佬们团结到一起,靠的是身家实力和人格魅力。“如果自己企业的规模不大,自身不硬,没有发展前途,你要想当好一个商会的领头人,也很难。”言语之中,尽显舍我其谁的自信与霸气。
“我们组建商会的目的,就是想依靠商会团结的力量、共同的信念以及高瞻远瞩的思想来做一些大事,同时也能使企业会员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逐步提高,信息渠道更加广泛,这样对企业的今后成长是极为有用,对企业家极为有利的。”张桂平说
“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徽商精神需要商会这样的组织来传承,这无疑是商会成立的重要原因。此外,情系桑梓,反哺家乡也是题中之义。
从芜湖的安徽省‘皖江经济工作会议’,带领各地的企业家们皖江投资,到“2011年皖江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对接会”。一波又一波的项目运作,大大提升了商会的区域影响力,凝结着张桂平的智慧。“我们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尽所能帮助家乡安徽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契机,实现共赢。”张桂平说。
企业与家乡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又让我们看到了张桂平作为商业高人高屋建瓴的眼光和纵横捭阖的魄力。气定神闲、出手不凡。张桂平举手投足间雍容儒雅的风度,无不演绎着一名战略大师的风采。
(责任编辑:杨海洋)